- 年份
- 2024(7103)
- 2023(9582)
- 2022(7930)
- 2021(7624)
- 2020(6418)
- 2019(14571)
- 2018(14190)
- 2017(26468)
- 2016(14477)
- 2015(16420)
- 2014(15735)
- 2013(16044)
- 2012(15312)
- 2011(14370)
- 2010(14289)
- 2009(13268)
- 2008(13133)
- 2007(11625)
- 2006(10590)
- 2005(9632)
- 学科
- 济(64670)
- 经济(64593)
- 农(46467)
- 业(43470)
- 农业(30677)
- 管理(30022)
- 方法(24452)
- 数学(22315)
- 数学方法(22166)
- 中国(20615)
- 企(20529)
- 企业(20529)
- 业经(16592)
- 贸(14688)
- 贸易(14678)
- 易(14481)
- 学(14032)
- 制(13567)
- 发(11642)
- 财(11188)
- 地方(10581)
- 农业经济(10202)
- 银(10191)
- 银行(10137)
- 体(10099)
- 行(9916)
- 策(9727)
- 及其(9611)
- 发展(9552)
- 展(9538)
- 机构
- 学院(214376)
- 大学(214216)
- 济(99128)
- 经济(97646)
- 研究(89765)
- 管理(74673)
- 农(70604)
- 中国(67961)
- 理学(64393)
- 理学院(63631)
- 管理学(62626)
- 管理学院(62285)
- 科学(56530)
- 农业(55336)
- 所(48811)
- 京(46882)
- 研究所(44896)
- 业大(44372)
- 中心(39540)
- 财(39427)
- 农业大学(33813)
- 江(31843)
- 财经(31366)
- 科学院(31360)
- 经济学(31325)
- 院(29977)
- 业(29843)
- 北京(29506)
- 经(29023)
- 省(28289)
- 基金
- 项目(147452)
- 科学(115139)
- 基金(110235)
- 家(102176)
- 研究(101685)
- 国家(100978)
- 科学基金(82072)
- 社会(66639)
- 社会科(62784)
- 社会科学(62765)
- 基金项目(56889)
- 省(56178)
- 自然(53522)
- 自然科(52303)
- 自然科学(52278)
- 自然科学基金(51388)
- 划(48335)
- 资助(45108)
- 教育(43630)
- 编号(37755)
- 农(37619)
- 部(34181)
- 重点(34176)
- 发(34038)
- 创(30825)
- 成果(30634)
- 业(30563)
- 国家社会(29636)
- 中国(29468)
- 计划(29447)
- 期刊
- 济(113518)
- 经济(113518)
- 农(74842)
- 研究(64108)
- 农业(50769)
- 中国(49263)
- 学报(47788)
- 科学(41181)
- 大学(34563)
- 学学(33285)
- 财(26460)
- 业(26300)
- 管理(25375)
- 业经(22241)
- 融(22167)
- 金融(22167)
- 经济研究(17183)
- 世界(16652)
- 问题(16457)
- 教育(16025)
- 财经(15990)
- 技术(15065)
- 业大(14664)
- 版(14253)
- 农村(14008)
- 村(14008)
- 经(13988)
- 农业经济(13854)
- 农业大学(13009)
- 贸(12870)
共检索到33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吐虹 郭青云 蔺瑞明 姚强 冯晶 王凤涛 陈万权 徐世昌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农家品种与甘肃南部生产品种抗条锈性类型及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为抗源的选择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苗期于自控温室内使用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流行小种CYR32,成株期于大田病圃使用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和重要致病类型共12个菌系组成的混合菌种对80个供试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基因推导在温室用25个毒性谱不同的小麦条锈菌系于苗期接种30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载体品系及对照铭贤169、17个国际鉴别寄主和供试品种,根据供试品种和标准品系对不同菌系的侵染型,对农家品种和生产品种进行抗性谱比对分析和系谱分析,解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蔺瑞明 郄彦敏 冯晶 徐世昌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侵染引起的气传性叶部真菌病害,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增加抗病基因多元化并积极推广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抗条锈基因。对收集于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的684份农家品种采用田间成株期、温室内苗期抗性鉴定以及潜育期变温处理等方法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在684份农家品种中获得只包含主效抗病基因且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反应型为中抗至免疫159份材料,其中117份为成株抗性材料,42份为全生育期抗性材料,所获得的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郄彦敏 蔺瑞明 冯晶 徐世昌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不断产生并流行,使生产中已推广应用的品种变为感病品种而被淘汰,给小麦抗病育种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成株抗条锈病基因。成株抗性作为持久抗性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成株抗性的利用,对培育持久抗性或非小种特异抗性品种至关重要。成株抗性遗传分析能为成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转育利用奠定基础。通过对4个成株抗性农家品种与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并用小种CRY32在田间进行接种鉴定,分析其抗病基因的组成及遗传特点。结果表明:3个农家品种换香头(3)、白麦(1-3)和白麦...
关键词:
小麦农家品种 条锈病 成株抗性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亮 刘太国 肖星芷 屈春艳 刘博 高利 罗培高 陈万权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水平,掌握条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利用情况,加强小麦品种的合理应用,促进品种布局与推广,延长品种使用年限,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方法】在温室中采用条锈菌CYR32、CYR33、G22-9、G22-14对中国小麦主产区的7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喷雾接种的幼苗在(10±1)℃的黑暗保温桶中保湿12—18 h,取出置于白天16—18℃,夜晚14—16℃温室中,光周期为L﹕D=16 h﹕8 h,15 d后按0—9级分级标准进行调查;在河北廊坊大田中采用条锈菌CYR3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峰奇 韩德俊 魏国荣 曾庆东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鉴定黄淮麦区近年小麦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了解抗条锈病基因在该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为小麦安全生产与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对黄淮麦区12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分别用Yr(91B/1R)、Yr5、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其在参试品种(系)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在126个供试材料中,对CY32和水源致病类型14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的品种(系)只有11个,占8.73%;携带Yr9基因的小麦-黑麦1B/1R易位系的频率仍高达41.6%;分子检测表明,1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淑静 许为钢 胡琳 董海滨 张建周 昝香存 李正玲
对河南省60年来大面积推广的43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并利用与Yr1、Yr2、Yr5、Yr7、Yr9、Yr10、Yr24、Yr26、YrZH84、YrSp等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抗条锈病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品种对条锈病优势小种CY32、CY33、Hy-8、Su11-4不具备或丧失抗性,仅3个品种对这4个生理小种有较好的抗性,占供试品种数量的7.0%;Yr1、Yr2、Yr5、Yr7、Yr9、Yr10、Yr24、YrZH84等基因在43个品种中的检出频率分别为14.0%,95.3%,11.6%,4.7%,16.3%,7.0%,2.3%,11.6%,供试材料中未检测出Yr...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基因 分子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玉路 孙权 张春宇 崔娜 林凤 徐世昌 章振羽 高阳 徐晓丹
【目的】了解59份美国西北部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当前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性水平,分析其抗病基因的存在情况,为培育中国抗条锈病新品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对大部分具有高温成株抗性的美国59份小麦品种(系)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抗性接种鉴定,利用与当前有效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Yr10、Yr15、成株抗性基因Yr18、高温成株抗性基因Yr39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抗性鉴定表明,Expresso、02W50076、ACS52610、WA008012、WA008018等5份材料苗期与成株期对条中31号、条中32号和条中33号...
关键词:
美国小麦 小麦条锈病 分子标记 抗性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军海 刘太国 陈万权
【目的】探明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携带的苗期抗叶锈基因状况,改进和完善基因推导方法。【方法】选用17个具有较高鉴别能力的致病类型,在不同温度和(或)光照强度下测定,结合系谱分析进行基因推导。【结果】在供试的47个小麦品种(系)中,推导出Lr1(存在于11个品种或品系中)、Lr3(7)、Lr3bg(3)、Lr9(3)、Lr10(3)、Lr13(10)、Lr16(6)、Lr23(2)、Lr26(14)和Lr34(1)共10个已知抗病基因,另有42个品种(系)含有未知基因。【结论】在苗期进行基因推导时,尽量多地选择鉴别能力强的致病类型,在相对稳定均一的环境条件下重复测定,并结合系谱分析,才能获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敏娜 徐智斌 王美南 宋建荣 井金学 李振岐
【目的】中梁88375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4/S394//咸农4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系,对小麦三锈免疫。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及遗传特点,建立与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以利于抗源筛选和培育持久抗病新品种。【方法】将中梁88375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用小麦条锈菌条中31号对其进行遗传分析;采用SSR技术,选用普通小麦的32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梁88375及铭贤169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中梁88375对多个条锈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CY31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把该基因暂命名为Yr88375。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晓翠 李在峰 杨华丽 张换换 Gebrewahid Takele Weldu 姚占军 刘大群 周悦
【目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控制该病害。论文通过基因推导结合系谱分析、分子标记及成株抗病鉴定对小麦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进行鉴定,从而确定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方法】选用18个小麦叶锈菌菌系(PHGQ、THJT、PHJT、KHJS、PHJS、THTT?、KHHT、FHRT、FHJQ、PHTT、THTT?、PHTT、FHTR、FHHT?、FHHT?、TGGT、FHTT、FGMT)接种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中国的30个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飞 陈建雄 刘耀霞 姚强
[目的]探明青海主栽与后备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水平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为青海省高抗条锈病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1、CYR32、CYR33、CYR34对44份供试小麦品种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全生育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利用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24、Yr44的侧翼分子标记检测其抗病基因的分布。[结果]在供试的44个小麦品种(系)中,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1份(70.4%)材料对CYR31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533和青春38等35份(79.5%)材料对CYR32表现抗病,青麦1号、青春38、YZ282等35份(79.5%)材料对CYR33表现抗病,互麦13、云繁105、稷麦8号等35份(79.5%)材料对CYR34表现抗病;青春533、青春38、青春39等20份材料(系)表现成株期抗病性,占供试品种的45.4%,其中GY363和GY856表现免疫,15-34-3、HYNM19-2和互紫麦1号等11份小麦品种表现高抗,青春38、青春39和稷麦8号等7份小麦品种(系)表现中抗,分别占总数的4.5%,25.0%和15.9%。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34-3、HYNM19-2、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5基因,云繁105、稷麦8号和15-34-3等11份(25.0%)材料可能携带Yr9基因,青春533、青春38、40-12-86等4份(9.1%)材料可能携带Yr10基因,互紫麦1号、YGW-46、GY363等5份(11.3%)材料可能携带Yr15基因,青麦5号、稷麦8号及15-34-3等15份(34.1%)材料可能携带Yr24基因,宁春51、15-34-3、19399-11等8份(18.1%)材料可能携带Yr44基因,其中航远L621未携带这6个抗病基因,但是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结论]青海省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病性较高,今后应减少含有Yr9基因小麦品种的使用,加大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组合品种选育的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立军 曾凡松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汪华 向礼波 喻大昭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种68个品种离体叶段进行抗感性测定;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表型抗感性数据进行UPGAMA(unweighted pair group arithmetic mean analysis)聚类分析;用实验室长期收集保存的31个毒谱不同的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对30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和68个主推品种的离体叶段进行接种,比较68个品种和单基因材料对31个鉴别菌...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主推品种 抗性频率 抗性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芳萍 王忠伟 周祥椿 杨文雄 何春雨 尚勋武
【目的】了解抗锈基因Yr18在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系)中的分布,验证标记的有效性,选育慢锈小麦新品种。【方法】以含Yr18基因的CP90-02-4-1为抗源,以洮157为农艺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培育小麦新品系,并利用分子标记csLV34和形态标记Ltn1对42份冬小麦新品种(系)、21份抗源亲本及洮157衍生后代进行Yr18基因鉴定。【结果】(1)csLV34有2种多态性,凡含有Yr18的材料均能扩增出150 bp的片段,不含Yr18的材料能扩增出229 bp的片段。但Ltn1对应的叶干尖不具有唯一性。(2)检测材料Yr18的分布频率低,主要原因是亲本携带目标基因的频率低。(3)以含慢条锈基因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永贵 殷贵鸿 李慧慧 夏先春 阎俊 郑天存 吉万全 何中虎
【目的】利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解析了周8425B衍生品种的遗传结构,并鉴定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方法】利用921个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和83个SSR标记分析周8425B及其50份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区段传递,并利用关联分析定位抗条锈病基因。【结果】周8425B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平均为67.6%,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周8425B对其衍生一代、二代和三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7.7%、63.6%和58.8%,在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8.7%、62.0%和59.4%。周8425B对其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