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0)
- 2023(4928)
- 2022(4082)
- 2021(4204)
- 2020(3435)
- 2019(8147)
- 2018(7900)
- 2017(14197)
- 2016(7571)
- 2015(8781)
- 2014(8396)
- 2013(8585)
- 2012(8328)
- 2011(7817)
- 2010(7537)
- 2009(7117)
- 2008(7246)
- 2007(5599)
- 2006(5065)
- 2005(4950)
- 学科
- 济(36421)
- 经济(36386)
- 管理(18874)
- 业(18744)
- 方法(17151)
- 数学(16224)
- 数学方法(16179)
- 企(14773)
- 企业(14773)
- 中国(13645)
- 财(10173)
- 贸(9615)
- 贸易(9610)
- 易(9510)
- 制(8091)
- 农(7981)
- 融(6393)
- 金融(6393)
- 务(6315)
- 财务(6313)
- 财务管理(6305)
- 银(6289)
- 银行(6288)
- 企业财务(6155)
- 行(6142)
- 体(5895)
- 出(5841)
- 关系(5608)
- 业经(5544)
- 体制(5028)
- 机构
- 大学(109369)
- 学院(104557)
- 济(57946)
- 经济(57356)
- 研究(45460)
- 管理(38639)
- 中国(37788)
- 理学(32858)
- 理学院(32453)
- 管理学(32182)
- 管理学院(31963)
- 财(26297)
- 京(24239)
- 科学(22499)
- 所(22484)
- 财经(20763)
- 研究所(20129)
- 中心(19784)
- 经济学(19683)
- 经(19480)
- 经济学院(17727)
- 北京(16691)
- 院(16144)
- 财经大学(15916)
- 农(13816)
- 科学院(13803)
- 范(13072)
- 师范(13004)
- 研究中心(12837)
- 江(12594)
- 基金
- 项目(66465)
- 科学(53985)
- 基金(52910)
- 研究(49516)
- 家(46396)
- 国家(46120)
- 科学基金(39070)
- 社会(35005)
- 社会科(33369)
- 社会科学(33362)
- 基金项目(26858)
- 自然(23366)
- 自然科(22856)
- 自然科学(22849)
- 自然科学基金(22521)
- 资助(22476)
- 教育(22213)
- 省(19765)
- 划(19043)
- 中国(18176)
- 部(17686)
- 编号(17469)
- 国家社会(16462)
- 教育部(15675)
- 重点(15321)
- 成果(15093)
- 发(14174)
- 人文(14106)
- 创(13457)
- 性(13456)
共检索到173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童鑫来
2015年中国A股市场的"股灾"在国内外引起震动。本文分析了"股灾"发生时主要特点,如,连续单日大幅度波动、多次千股跌停、大面积上市公司停牌潮等。"股灾"致使深沪的两市市值减少十几万亿,新股停发,中断直接融资,造成巨大损失。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M2与GDP比值过高,资金缺乏投资方向和不恰当的融资配资,导致A股股价自身高企;新股发行过快,加之高位去杠杆,引发断崖式下跌。中国政府果断救市,举措有力得当,深得民心。政府"救市"的三大短期目标已成功实现。最后,本文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融资配资业务监管;提高股价波动管控能力;完善新股申购制度;谨慎试点"注册制";千方百计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以保...
关键词:
A股异常波动 局部性金融风险 融资配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始于今年6月15日的股灾至9月末基本上宣告结束。其标志至少有二:一是整个9月的行情未创出新低;9月5日以及10月9日,央行正副行长周小川、易纲相继表示:"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股市大幅波动基本结束";二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也在9月相继肯定股市救市,认为股市救市"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对2015中国股灾发生的原因加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而以笔者之见,本轮股灾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 陈娴 陈欣
2015年股灾中出现了罕见的"千股停牌"现象,本文以此次股灾中上市公司的停复牌行为作为切入点并分析其市值管理行为的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停复牌行为与其和市值管理动机相关的公司特征显著相关。非国有控股、更高的股权质押比例、更强的机构关注度、较小的公司规模、较低的大股东持股、较小的前期跌幅和较低的ROE都会导致股灾中上市公司停牌的避免股价进一步下跌。而且,具备这些特征的停牌公司往往也停牌避险时间更长。而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是,公众的关注度与股灾中停牌的概率及停牌的时间长度呈现负向关系。本研究有利于理解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为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股灾 停牌 复牌 市值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致远 唐振鹏
2015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段剧烈的牛熊转换过程。在这一波资金主导的杠杆牛市中,证监会的各项政策对股票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相关数据显示,股指走势同杠杆水平高度相关。由于前期证监会对两融业务的放松及场外配资监管的滞后,杠杆资金推高股市泡沫;而在牛市后期证监会严查杠杆资金,最终使得股市泡沫破裂,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导致股市崩盘,在政府全面救市背景下才最终企稳。深入研究证监会在此期间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相关影响,对我国未来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重大启示。
关键词:
股灾 证监会政策 杠杆 配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红伟 江涛 王励励
股市相关结构研究是建立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随机矩阵理论是分析市场相关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上证A股2015年股灾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相关结构,得到以下结论:经验数据相关结构表明市场存在明显的非随机结构;中国股市结构存在时变性,股灾中市场相关结构与股灾前后相比偏离情况更显著;排除市场指数因素的偏相关系数矩阵中,存在与股票市值相关的稳定性特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健俊 殷林森 叶文靖
基于2015年所爆发的"股灾"选取2014~2016年数据,以个股层面的股价收益、股价波动以及基于VECM的市场宏观层面的股价泡沫作为主要被解释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以两融余额作为杠杆资金的度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层面投资者情绪显著加大了股价收益及波动风险并且存在风险补偿效应;融资融券总体表现出的融资强杠杆及融券弱风险对冲的特点存在着加大情绪对股价波动的净效应;宏观市场层面基于股价泡沫的VAR结果发现情绪与泡沫互为Granger原因,投资者情绪影响融资杠杆进而对股价泡沫和融券杠杆产生影响,股价泡沫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上述三因素中,投资者情绪冲击的影响程度最大。由此提出稳定投资者情绪、有效运用和完善杠杆制度等监管建议。
关键词:
股灾 投资者情绪 杠杆资金 股票价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瑞安 张金林 杨小花
本文运用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建立DCC-MVGARCH模型和BEKK-MV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种股票指数收益率分别与IF、IH、IC股指期货合约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基于该视角分析论证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是否由股指期货交易导致。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联动性在股市运行平稳期和股灾爆发期间都没有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自身上一期波动的影响,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小,且这种波动溢出关系在股灾前后并无明显差异,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并不是导致此次股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生 金凌 张知宸
2015—2016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了罕见的股灾,与之前股市的多次大跌不同,此次股灾具有下跌速度快、下跌幅度大和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先后共有16个交易日出现千股跌停,表现出极强的尾部系统风险。本文利用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A股市场数据,研究"国家队"持股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队"持股有效降低了股票价格的尾部系统风险,有利于稳定危机时期的股票市场;(2)"国家队"持股对左尾和右尾系统风险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稳定市场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对左尾系统风险的影响上,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显著降低股价随大盘暴跌的可能性;(3)危机时期"国家队"救市对尾部系统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提振市场信心两个渠道;(4)"国家队"持股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市场质量,导致股价同步性和交易成本增加。本文采用匹配—双重差分、工具变量等方法控制内生性等问题,并得到了一致稳健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金融市场危机、政府干预和市场稳定机制的相关文献,为危机时期维护市场稳定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场恢复稳定后"国家队"的逐步退出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股灾 “国家队”持股 尾部系统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荫贵
1910年,中国爆发了橡胶股票风潮。相比1883年洋务运动时期上海的股票买卖热,这次风潮中投资股票的人数更多、资金规模更大、后果也更严重。风潮使得上海金融崩溃,钱庄倒闭一半多,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潮还蔓延到江南和中国其他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金融损失。这次风潮可说是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股灾。橡胶股票风潮的起因二十世纪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橡胶成为工业新兴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良 燕鑫 杨宇程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了2015年我国的股市危机,理论模型借鉴Hong等(2006)过度自信和卖空限制产生资产泡沫的设置,并根据我国市场特性从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允许一定程度的卖空和引入去杠杆冲击。过度自信者在不严格卖空限制下也会挤出其他投资者,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面对去杠杆冲击,杠杆交易者被迫出售资产,根据被挤出的投资者的需求函数,资产价格会经历一个非连续下跌,才能让后者重回市场吸收抛售者减持的份额,价格未调整到位时会产生流动性危机,本文以此机制来解释A股泡沫化和股市危机期间的千股跌停现象。实证
关键词:
卖空限制 去杠杆冲击 流动性危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海东
台湾股灾对台湾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对当前两岸经贸关系尤其是大陆对台出口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台湾股灾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台资进入中国内地不仅将增加,而且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台湾 股灾 两岸经贸关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英军
传统的观点认为投机过度是导致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溃的罪魁祸首,而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美国当时的经济金融资料后发现,错误的货币金融政策和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人人喊打"的舆论效应亦是酿成那次股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事后更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可以获得比当时更全面和深刻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1929股市崩溃 货币政策 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股灾是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虽然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10多年中,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股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股市就不会发生大股灾。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尚未发生大股灾之前,充分认识股灾的危害性、剖析股灾的成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防范股灾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股灾之后采取可行的对策以减少股灾的破坏力,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灾 泡沫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