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0)
2023(16146)
2022(13635)
2021(12557)
2020(10522)
2019(24727)
2018(23914)
2017(45789)
2016(24250)
2015(27777)
2014(27693)
2013(27938)
2012(26650)
2011(24390)
2010(24566)
2009(22945)
2008(22956)
2007(20183)
2006(17909)
2005(16652)
作者
(70602)
(59097)
(59065)
(56091)
(37727)
(28501)
(27054)
(22888)
(22518)
(21146)
(20171)
(19806)
(18916)
(18820)
(18533)
(18325)
(17446)
(17369)
(17057)
(17046)
(14998)
(14537)
(14364)
(13582)
(13317)
(13278)
(13088)
(13015)
(11937)
(11683)
学科
(118759)
经济(118655)
(66293)
管理(66034)
(51137)
企业(51137)
方法(48846)
数学(42462)
数学方法(42142)
中国(35527)
(33693)
(29255)
贸易(29234)
地方(28551)
(28341)
(26342)
业经(25282)
农业(21484)
(20901)
(20808)
(18788)
金融(18786)
(18734)
银行(18700)
(18074)
环境(16429)
(16256)
技术(16100)
(15874)
地方经济(15774)
机构
大学(357708)
学院(356525)
(163130)
经济(160218)
管理(134303)
研究(130845)
理学(114431)
理学院(113092)
管理学(111505)
管理学院(110811)
中国(100889)
(76720)
科学(74568)
(73500)
(66304)
研究所(59563)
(59045)
中心(58723)
财经(57776)
(53862)
(52563)
经济学(51612)
北京(49493)
业大(48716)
(47864)
师范(47453)
(46653)
经济学院(46644)
农业(46067)
(42913)
基金
项目(228745)
科学(181214)
研究(170489)
基金(167351)
(144894)
国家(143696)
科学基金(122603)
社会(111382)
社会科(105880)
社会科学(105852)
(87256)
基金项目(87247)
教育(77307)
自然(75381)
(73961)
自然科(73665)
自然科学(73644)
自然科学基金(72378)
资助(69084)
编号(67911)
成果(56056)
(54707)
(52354)
重点(52129)
(47761)
课题(47635)
国家社会(47234)
教育部(45319)
发展(44985)
创新(44736)
期刊
(184267)
经济(184267)
研究(114310)
中国(75891)
(55702)
(55117)
学报(52084)
管理(50196)
科学(49747)
大学(40022)
教育(38256)
(37688)
金融(37688)
农业(37615)
学学(37156)
经济研究(31493)
技术(30582)
业经(30161)
财经(29180)
(26061)
问题(25533)
(25357)
国际(23198)
(21362)
世界(20322)
技术经济(18998)
商业(17719)
统计(17395)
图书(16602)
理论(15962)
共检索到560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烨  王珍珍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产品内分工这一视角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婷  陈媛  
文章在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分析框架,然后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重点研究产品内分工程度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国际分工由产业间深入到产业内并进一步深入到产品内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产业。经典贸易理论以整体终端产品作为潜在的分析假设,因此难以担负解释国际贸易现状的重任。那么,什么是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怎样分析产品内分工的组织或权力结构?本文将以汽车为例,针对以上问题作出初步的回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通过对1992年至2004年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变动情况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稳定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机械、电子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规模大、程度深。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而提出了中日产业内贸易总体规模扩大、机电产业为重点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健美  
目前,中日贸易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1999-2005年中日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实证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同时,本文也根据中国对日本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宏  丛静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鹏  
本文利用Kandogan方法测算东亚七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贸易角度研究该地区的产业分工形态。认为是产业特征、要素禀赋及国内政策差异导致东亚地区各个产业分工形态迥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平  施凤丹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经历着产业内贸易的形态变迁,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可能不同。本文通过对1996-2005年18个制成品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较大,同时调整成本也因不同产业而有所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春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进步与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的进展使得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到特定产品生产流程所包含的生产区段或工序层次,即产品内分工。这种全球产业分工的新模式在微观层面体现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组织方式的调整,即企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分解。在宏观层面体现为不同国家在特定产品的生产流程中的序贯联系日益加强。产品内分工的盛行对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对传统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并拓展了比较优势的内涵;二是为解读当代国际贸易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三是导致了国际贸易流动性质上的变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袁辰  
运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Thom&McDoWell指数分析在自贸易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产业内贸易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提出继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原木、木浆以及锯材的产业间贸易;推进木制品以及木制家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园艺产品从1997-2007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园艺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园艺产品11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园艺产品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贸易增量基本相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白描  田维明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就产业内贸易在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双边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实证研究。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日双边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特征,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则受到产业内贸易的明显推动,特别是在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由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远大于与韩国的差距,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在中韩之间发生。测算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表明,中韩之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强度较高,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这间接验证了上述发现。从三国现状来看,仅中国具有发展加工型农产品出口的条件,这对三国之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构成限制。推进三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特别是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君茹  卫旭东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短短数十年间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0年至2007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