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358)
- 2022(11305)
- 2021(10850)
- 2020(9361)
- 2019(22032)
- 2018(21670)
- 2017(40259)
- 2016(21748)
- 2015(25137)
- 2014(25174)
- 2013(25051)
- 2012(23236)
- 2011(21055)
- 2010(20549)
- 2009(19192)
- 2008(19016)
- 2007(16366)
- 2006(13813)
- 2005(12482)
- 学科
- 济(93441)
- 经济(93325)
- 管理(59521)
- 业(57597)
- 方法(46521)
- 企(45618)
- 企业(45618)
- 数学(42166)
- 数学方法(41649)
- 中国(26605)
- 财(25832)
- 农(24893)
- 贸(19374)
- 贸易(19367)
- 学(19324)
- 易(18921)
- 制(17957)
- 业经(17712)
- 农业(16434)
- 地方(15383)
- 银(14316)
- 务(14300)
- 银行(14276)
- 财务(14251)
- 财务管理(14214)
- 融(14102)
- 金融(14099)
- 行(13656)
- 和(13547)
- 企业财务(13476)
- 机构
- 大学(316200)
- 学院(311951)
- 济(137000)
- 经济(134585)
- 管理(120153)
- 研究(110434)
- 理学(104261)
- 理学院(103070)
- 管理学(101223)
- 管理学院(100629)
- 中国(84719)
- 京(66955)
- 科学(66697)
- 财(61379)
- 所(55830)
- 农(53039)
- 研究所(51127)
- 中心(50609)
- 财经(49169)
- 业大(46696)
- 经(44983)
- 江(43867)
- 经济学(43739)
- 北京(42470)
- 农业(41890)
- 范(39932)
- 院(39861)
- 师范(39526)
- 经济学院(39524)
- 财经大学(36704)
- 基金
- 项目(213854)
- 科学(169226)
- 基金(159456)
- 研究(152111)
- 家(140535)
- 国家(139473)
- 科学基金(119051)
- 社会(98518)
- 社会科(93439)
- 社会科学(93417)
- 基金项目(83751)
- 省(79630)
- 自然(77901)
- 自然科(76114)
- 自然科学(76091)
- 自然科学基金(74750)
- 教育(69878)
- 划(69123)
- 资助(66392)
- 编号(59292)
- 部(49001)
- 重点(48833)
- 成果(47712)
- 发(45170)
- 创(43870)
- 国家社会(42284)
- 科研(42105)
- 教育部(41894)
- 创新(41316)
- 课题(40600)
共检索到457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靖 张车伟 毛学峰
本文使用多年微观家计调查的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分析1991~2006年间收入分布变动的差异,通过分解差异的不同来源考察其所代表的不同的福利含义,并试图回答改革过程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这十五年间收入分布的显著变动主要体现在中等收入组分布密度的下降以及中低收入组向高收入组的流动,同时分布多年呈现出双峰或多峰形状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不平等),残差效应(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分布变动主要源于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改善,不平等效应虽然也起到很大作用,但整体效果小于均值效应,而异质性群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组,...
关键词:
收入分布 核估计 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康 韩兆洲 舒晓惠
本文使用1988-2007年20年间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根据人均GDP和对数相对人均GDP两个指标描绘出1988-2007年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分布状况,通过对省域经济增长分布函数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省域经济发展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在对分布函数因素分解过程中,研究表明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省域经济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省域经济不平等),残差效应(省域经济中的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
关键词:
省域 经济 增长分布 核估计 因素分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霞
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基于我国31个省份1985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估算我国省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指标,并采用非参数分析中密度分布函数的核估计方法,剖析了收入不确定性因素的省域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动趋势。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正在迅速扩大,居民收入不确定性在省域之间的影响力度和差距逐步拉大。在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尽快完善各种经济制度改革的底层设计,以提升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居民消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兆祺 曹心影
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预测对于制定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至关重要。本文应用最大熵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劳动收入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应用该模型编制数值计算程序,以失业率为边界条件,对国民劳动收入的人口数目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收入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百分比较低,中低收入的人数居多,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0.5万元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学锋 王鹤
文章首次利用密度函数核估计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得出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呈现双峰分布的主要成因;并通过对1980~2006之间各主要年份收入分布的估计得出收入分布情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都在逐年增高,但高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者收入增长速度,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拉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希镇 胡兆红
文章运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技术并结合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Copula函数中的参数,克服了传统方法在估计Copula函数参数时的不足。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琴 籍艳丽
Copula函数包含了变量的边际分布和变量间的相关结构两方面的信息。用Copula函数可以很灵活地构造相关结构和边际分布不同的联合分布函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在金融市场分析中很有用。在用Copula理论建模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参数估计。文章采用对边际分布不作具体假设的非参数核密度方法来估计Archimedean Copula的参数,并用实证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蓉华 顾蓓青 徐晓岭
文章提出一种广义四参数Birnbaum-Saunders疲劳寿命分布GBS(m_1,m_2,α,β),研究了该分布的性质及密度函数的图像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涛 阮敬
文章用原始样本数据的分组均值与总体方差为参数的正态函数作为插值基函数,构造出线性正态插值函数曲线以拟合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概率分布函数曲线。在相同的样本总量条件下,利用拟合的正态插值函数曲线计算出拟合的函数面积估计值并比对相应的样本数据直方图面积,进而得出此正态插值函数拟合方法与样本数据分组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关系可以得到适用于构造正态插值函数拟合方法的样本最优分组数。
关键词:
分组均值 插值基函数 最优分组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汶华 钟文广 郭均鹏
文章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当函数自变量的分布函数已知情况下估计因变量的分布函数,并将其应用于随机DEA模型。当投入和产出变量的分布函数已知时,通过算法估计得到随机DEA决策单元效率值的分布函数。算法中引入弹性分析,找出对效率值有决定性或者较大影响的变量,提高了计算效率,最终求得了呈分段线性的概率分布函数。
关键词:
随机 数据包络分析 分布函数 区间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宝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过7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困境与阻力。本文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改革成效、现有困局和趋势展望为主线,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视角,阐述我国从单一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兼顾效率公平和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改革成效 新中国成立70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加兵 朱成莲 王志祥
文章考虑取两个均匀分布总体样本数相等时,两个均匀分布总体标准差比的估计,给出了两个均匀分布总体标准差比的估计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其渐近分布。
关键词:
均匀分布 标准差 概率密度函数 渐近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祖麟 黄治华
本文应用核估计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动态进行了分析,通过4个时点的人均GDP分布概率密度的核估计,我们发现在我国改革的3个不同阶段,中国省级地区的增长动态不是简单线性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两极分化与中间交叉变动的混合,三大直辖市始终在前3位,而贵州则始终停留在最后1位。从长远来看,中国省际增长分布有向双峰(bimodal)分布发展的趋势,这在1999年表现非常明显。三个阶段的动态分析说明,中国区域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中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差距 核密度估计 双峰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李建豹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用基于平方根负指数模型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能够很好地阐述研究区域的人口集聚与扩散。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两种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兰州城区与西宁城区呈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而临夏市则为弱中心式扩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博 梁盛楠 董小刚
目前众多数据具有高维度特点,含有大量与类别标签无关的特征。直接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难以获得较好的分类性能。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核主成分分析(WKPCA)的维度约简算法,依据核矩阵特征值构造核函数权重,将多个核函数进行组合加权,进而达到特征降维的目的;为了提高WKPCA的维度约简效率,构造了t类核函数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证明;以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朴素贝叶斯为分类器,对6个真实的数据集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全变量模型、线性主成分降维以及单个核函数降维相比,WKPCA维度约简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目前主流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预测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