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4)
2023(9993)
2022(8359)
2021(7683)
2020(6185)
2019(14096)
2018(13594)
2017(24181)
2016(13280)
2015(15113)
2014(14811)
2013(14776)
2012(13829)
2011(12624)
2010(12503)
2009(11907)
2008(12001)
2007(10238)
2006(9143)
2005(8790)
作者
(36460)
(30867)
(30410)
(29272)
(19602)
(14570)
(13918)
(11806)
(11782)
(10856)
(10653)
(10245)
(9980)
(9946)
(9805)
(9544)
(9093)
(8917)
(8792)
(8585)
(7817)
(7273)
(7216)
(7028)
(6989)
(6835)
(6809)
(6537)
(6063)
(6008)
学科
(56427)
经济(56332)
管理(41746)
(35642)
(29036)
企业(29036)
中国(22685)
方法(22121)
数学(19835)
数学方法(19712)
(17459)
(16424)
(16368)
贸易(16353)
(16162)
(14325)
业经(12201)
(11851)
银行(11844)
(11465)
(11267)
金融(11265)
(11085)
(10891)
(9867)
财务(9846)
财务管理(9819)
体制(9413)
(9394)
企业财务(9344)
机构
大学(193641)
学院(187902)
(91674)
经济(90214)
研究(73498)
管理(69146)
中国(59112)
理学(58625)
理学院(57912)
管理学(57308)
管理学院(56919)
(44710)
(42062)
科学(38185)
(36256)
财经(34450)
中心(32681)
研究所(32312)
(31582)
经济学(30839)
经济学院(27685)
北京(27510)
(27247)
(26661)
(26601)
财经大学(25766)
(23966)
师范(23771)
业大(22472)
(20886)
基金
项目(122158)
科学(98380)
基金(93072)
研究(92005)
(80990)
国家(80408)
科学基金(68804)
社会(63276)
社会科(60197)
社会科学(60189)
基金项目(47629)
(42248)
教育(42026)
自然(41131)
自然科(40183)
自然科学(40172)
自然科学基金(39525)
资助(38103)
(37405)
编号(34422)
(30064)
成果(29713)
(29187)
国家社会(28432)
重点(28222)
中国(27199)
教育部(26570)
(26201)
(25036)
课题(24704)
期刊
(99867)
经济(99867)
研究(66830)
中国(44891)
(35862)
管理(28212)
科学(26646)
学报(26460)
(24557)
(21465)
金融(21465)
大学(21427)
教育(20288)
学学(19870)
财经(18554)
经济研究(17400)
农业(16731)
(16079)
(15492)
技术(14857)
国际(13911)
问题(13592)
世界(12986)
业经(12476)
(10186)
技术经济(8762)
理论(8693)
会计(8651)
(8082)
统计(7983)
共检索到30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广胜  
中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有比较完整的户口登记资料。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利用了户口登记资料中可以利用的某些方面。事实证明,在人口普查中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是有效的,成功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同仁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1984年3月26—3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人口普查方面所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的经验,交流分析普查资料的初步成果。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85人,其中国外代表40人,他们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普查资料,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地阐明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于下次人口普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不无裨益的。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是随着资料的公布和提供而逐步展开的。1982年10月公布第一批手工汇总的简要资料之后,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底公布10%抽样的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1985年7月公布电子计算机汇总的全部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益民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取得了良好成果,证明所制定的人口普查办法是成功的。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现代化的、科学的人口普查办法。 一、人口普查办法的制定,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建立在 反复调查、反复试点、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 中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共有28条。集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适应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本文是作者应国际人口科学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for fhe ScientificStudy of Population)之邀撰写的一篇论文,已在1985年6月5—12日于意大利弗罗伦萨举行的国际人口会议《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专题讨论会上宣读,并进行了讨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明浩,周祖根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为了及时取得普查的结果,在资料的汇总上分成三个步骤。即:首先进行全面的手工汇总,以取得主要数字。然后,采用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样本的群体以各区(县)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为单位,在各区(县)范围内抽取10%的居民小组(生产队)和相当于这一级的集体户作为提前抽样汇总的样本进行机器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985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了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到会代表74人,收到论文65篇。会议共分为五个专题小组,现将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许多论文指出,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人口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服务对象。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经济建设计划、规划、都必须把人口数量及各种构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振裕  
中国政府在1983年11月决定进行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重点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普查采用直接发表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方法。对35 8702个工业企业采用直接发表调查,其中,71 071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填报甲类表,62 970个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填报乙类表,224 148个农村乡办和城镇街道办工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全部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艰巨的一步。普查登记工作做好了,就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普查成果奠定了基础。普查登记是需要动员和组织几亿人民群众和几千万普查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件大事。因而必须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普查办法;训练好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细致、业务熟练的普查队伍;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使十亿人民都明瞭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对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和合作。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在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和被调查者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优化人口普查数据生成过程,才能系统评估与控制相关误差,有效保障数据质量。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误差测度、质量评价和反馈控制的闭合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基于总调查设计的综合质量控制、基于事后质量抽查的系统质量评估和基于PDCA的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层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本文论述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质量验收方法。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文章对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作了具体说明。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只有每个工作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切实予以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数据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