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3)
2023(12561)
2022(10558)
2021(9851)
2020(8190)
2019(19432)
2018(18968)
2017(35797)
2016(19215)
2015(22351)
2014(22599)
2013(22877)
2012(21969)
2011(20190)
2010(20470)
2009(19278)
2008(19187)
2007(17198)
2006(15369)
2005(13836)
作者
(57415)
(48334)
(48292)
(46402)
(30803)
(23054)
(22105)
(18886)
(18351)
(17240)
(16756)
(16108)
(15533)
(15494)
(15398)
(15115)
(14142)
(14139)
(14027)
(13762)
(12202)
(11910)
(11807)
(11143)
(11079)
(10939)
(10651)
(10510)
(9803)
(9624)
学科
(107016)
经济(106934)
管理(51026)
(45825)
方法(40890)
数学(36576)
数学方法(36363)
(34611)
企业(34611)
中国(30733)
地方(25188)
(24442)
(20625)
(19978)
业经(18568)
(18522)
贸易(18512)
(17904)
(16372)
农业(16317)
地方经济(14793)
环境(14713)
(14162)
金融(14160)
(14070)
(13844)
银行(13815)
(13306)
(12896)
(11764)
机构
大学(292614)
学院(288534)
(136130)
经济(133460)
研究(110348)
管理(105514)
理学(89531)
理学院(88357)
管理学(86978)
管理学院(86421)
中国(84376)
(63830)
科学(63592)
(59731)
(56229)
研究所(50747)
中心(49029)
(47633)
财经(47096)
经济学(44284)
(43524)
(42857)
北京(41283)
业大(39763)
经济学院(39740)
(39313)
(38714)
师范(38417)
农业(37165)
财经大学(34731)
基金
项目(183626)
科学(144677)
基金(134866)
研究(134360)
(117529)
国家(116599)
科学基金(98691)
社会(88577)
社会科(83931)
社会科学(83907)
基金项目(70832)
(68182)
自然(61092)
教育(60895)
自然科(59648)
自然科学(59629)
自然科学基金(58590)
(58555)
资助(55767)
编号(52348)
成果(43569)
(42482)
重点(42007)
(41339)
国家社会(37779)
课题(37322)
(36725)
教育部(36488)
中国(35645)
科研(34860)
期刊
(157005)
经济(157005)
研究(95167)
中国(61343)
(45954)
学报(43448)
(43076)
科学(41296)
管理(38649)
大学(32856)
学学(30584)
农业(29089)
教育(27955)
(27531)
金融(27531)
经济研究(26465)
技术(24916)
财经(24726)
问题(22185)
业经(21554)
(21526)
(18945)
世界(17153)
国际(17016)
(16432)
技术经济(16279)
统计(15118)
图书(13659)
资源(13330)
经济问题(12994)
共检索到45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马爱慧  苏向学  
为考察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81年-2007年的两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会偏离长期均衡,城市建设用地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44.9%,而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时,仅以9.4%力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②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Grange原因,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③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能够解释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50%以上,而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水平仅仅保持在10%左右。城市政府应该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积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官印  蔡运龙  
中国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同步增长,但也存在低效利用的问题。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面向投入的CCR模型,测算得到了1997-2007年28个省份的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对GDP产出的效率。研究表明:①多数省份的建设用地等要素投入平均效率较低,各地区效率水平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致;②以1997-2002年和2003-2007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计算平均效率,有21个省份后一时段的效率相对降低,这个趋势与后一时段中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③在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方面,存在不同形式的投入要素的松弛,即纯超量投入,主要以就业人口和建设用地的松弛为主,进一步表明这些生产要素没有实现最佳配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一、引言作为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之一的农业,与其它产业部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农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关联而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其它部门的变化也会通过产业关联而影响农业。现代农业,一方面表现为来自农业部门以外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农业系统,从而打破农业系统自身的封闭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如庆  张二震  
在把制成品按技术含量细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拓展的Feder模型和31个省市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出口确实通过该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效应以及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一样,样本期内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次之,而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暂无正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光辉  
本文基本使用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 ,从文化程度不同的人口的角度对 1981年至 2 0 0 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政府财政教育支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文章通过纳入表征教育程度的不同变量进行分析 ,指出小学、初中人口存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高中、大学人口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现阶段初中人口存量与资本所组成的生产投入集的配置较为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 ,但可以预期的是高中人口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逐步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冬生  
文章以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对象,用中国1981~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两者是双向促进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胜  黄登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利用率低下。本文利用C-D函数,基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DEA方法,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本文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并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测算由能源消费增量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而进行能源效率评价,并根据经济惯性原理,发现了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锋  李慧中  
建设用地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场所和空间,作为一种政府控制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影响投资增幅进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近几年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扩张在引起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资本产出比率的上升,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非常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四个:(1)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刺激起来的投资在总量上是过度的;(2)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经济资源集中到楚筑投资上,挤占了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3)建设用地刺激的投资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主要依赖外延式扩张的道路,不能充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聚效应;(4)政府低价供应土地的行为降低了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政府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并不一...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岳敏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宝涛  杨兴龙  郭佳  
为深入探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运用脱钩分析模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1)2001—2015年,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脱钩关系整体较为合理,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在空间上,各地市(州)脱钩关系地域差异性显著,主要划分为脱钩理想型城市(辽源市和白山市)、脱钩基本理想型城市(长春市、通化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州)和脱钩不理想型城市(吉林市和四平市)。3)基本理想型城市逐渐趋向理想状态,而不理想型城市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最后从加强建设用地供地管理、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理想脱钩,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靖  张文忠  
文章研究了1990—2017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及经济规模变化情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99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总体呈加快态势,各城市在不同时期建设用地增长速度的变化与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的变化密切相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规模多数在广东—港澳范围内排行前列,且位序逐渐攀升,仅有肇庆和澳门在1990—2017年经济规模在广东—港澳范围内排序明显下降。以1990年为基期,至2017年,大湾区整体建设用地与经济规模增长的协同度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有序性不断增强,上升速度2010—2017年期间与之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体现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增长和经济规模增长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各城市间建设用地与经济规模增长的协同度演变差异性十分明显。深圳、珠海、中山三个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规模增长的作用效率在研究期间不断上升,其他多数城市研究期间该效率在2000—2010年期间达到最高,2010—2017年期间均出现明显下降。各城市间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目标定位的不同造成了建设用地和经济规模增长协同性的差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路  
学术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争论已久。受限于中国省级政府融资平台数据的不公开,定量分析不足。本文为了解决数据统计口径一致性的问题,以2007年至2011年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PVAR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并且时点效应逐年递增,但各个地方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作用力依次减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伟,薛东前,李硕,谢文君  
以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城市(仅指建制城市)数量增长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侧面,结合中国城市化动因分析,探讨了城市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中国现代历史时期及现代化过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各个阶段城市数量增长状况及增长原因分析,认为区域城市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出我国今后建制城市设置应主要基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科学规律基础上,限制城市数量的盲目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元清  唐红  
本文利用天津1980~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天津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出口对同期和后一期的天津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天津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天津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互为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促进天津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