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2)
- 2023(14066)
- 2022(11467)
- 2021(10420)
- 2020(8675)
- 2019(19719)
- 2018(18947)
- 2017(36264)
- 2016(19426)
- 2015(21780)
- 2014(21424)
- 2013(21613)
- 2012(19938)
- 2011(17973)
- 2010(18080)
- 2009(16847)
- 2008(16896)
- 2007(14903)
- 2006(13444)
- 2005(12505)
- 学科
- 济(102146)
- 经济(102045)
- 业(84249)
- 企(75694)
- 企业(75694)
- 管理(69962)
- 方法(42444)
- 数学(34040)
- 数学方法(33851)
- 业经(30041)
- 农(28774)
- 中国(27953)
- 财(27240)
- 技术(21377)
- 农业(21192)
- 地方(20898)
- 务(19584)
- 财务(19572)
- 财务管理(19559)
- 企业财务(18548)
- 贸(17227)
- 贸易(17216)
- 制(16883)
- 易(16763)
- 划(16476)
- 和(15964)
- 策(15769)
- 理论(15118)
- 学(14797)
- 环境(14783)
- 机构
- 学院(293749)
- 大学(289376)
- 济(135994)
- 经济(133735)
- 管理(116480)
- 研究(103288)
- 理学(100168)
- 理学院(99053)
- 管理学(97900)
- 管理学院(97329)
- 中国(80480)
- 京(61986)
- 科学(60610)
- 财(58556)
- 所(52034)
- 农(50809)
- 研究所(47202)
- 财经(47182)
- 中心(45503)
- 江(44076)
- 经(43109)
- 经济学(42741)
- 业大(42031)
- 农业(40020)
- 北京(38980)
- 经济学院(38712)
- 院(36929)
- 范(35136)
- 师范(34812)
- 财经大学(34806)
- 基金
- 项目(194812)
- 科学(157360)
- 基金(146111)
- 研究(141496)
- 家(128111)
- 国家(127066)
- 科学基金(110313)
- 社会(95885)
- 社会科(91288)
- 社会科学(91268)
- 基金项目(77123)
- 省(74384)
- 自然(69798)
- 自然科(68274)
- 自然科学(68259)
- 自然科学基金(67140)
- 教育(62713)
- 划(62678)
- 资助(58730)
- 编号(53479)
- 重点(44446)
- 部(44248)
- 发(43859)
- 创(43711)
- 国家社会(41685)
- 业(41150)
- 成果(40863)
- 创新(40251)
- 教育部(37927)
- 人文(37164)
- 期刊
- 济(150576)
- 经济(150576)
- 研究(89269)
- 中国(56193)
- 管理(47721)
- 财(47099)
- 农(46160)
- 科学(43385)
- 学报(41174)
- 农业(32370)
- 大学(31739)
- 学学(30450)
- 技术(28339)
- 经济研究(24704)
- 融(24503)
- 金融(24503)
- 财经(24413)
- 业经(23856)
- 教育(22519)
- 问题(21413)
- 经(21411)
- 业(20784)
- 技术经济(19066)
- 贸(17022)
- 世界(16817)
- 现代(15164)
- 国际(14600)
- 资源(14486)
- 统计(14427)
- 科技(14054)
共检索到44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红军 赵祚翔 甘克勤 李欣泽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Dagum基尼系数、传统与空间Markov链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揭示2015~2019年中国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9个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增长态势;整体、区域内以及区域间差异均呈明显扩大态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时空转移特征呈现出“非对称向上”、“俱乐部收敛”和“跨层次跃升”的态势;在不同领域环境下,其转移特征表现出显著空间依赖性。研究结论对于缩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红军 赵祚翔
通过构建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传统与空间Markov链等方法,对2014—2019年我国八大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八大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均呈提升态势,其中,珠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北部湾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弱;(2)总体、区域内以及区域间差距呈明显扩大态势,其中,区域间差距是造成技术创新能力差距的主要原因;(3)技术创新能力分布曲线逐渐右移,呈现向右拖尾态势,但极化现象各异,考虑空间关联后,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非同步、非均衡的时空转移特征。因此,应以引领带动、资源均衡、跨区协同、开放创新等方式推进不同城市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李欠男 马小珂
基于2000-2017年中国大陆117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序列DEA方法对县域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系统考察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3.02%,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阶段性波动特征;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超变密度对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贡献最高,而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相对较低;全国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表现为“双峰”分布,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东部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由“双峰”向“单峰”转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双峰”分布。由此,建议通过促成前沿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双驱动”模式、促进县域间农业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促进县域农业TFP增长。
关键词:
县域 农业TFP 地区差异 动态演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李欠男 马小珂
基于2000-2017年中国大陆1173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序列DEA方法对县域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系统考察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3.02%,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和阶段性波动特征;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趋势,超变密度对县域农业TFP增长的地区差异贡献最高,而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间差异的贡献相对较低;全国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表现为“双峰”分布,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东部地区县域农业TFP增长由“双峰”向“单峰”转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双峰”分布。由此,建议通过促成前沿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双驱动”模式、促进县域间农业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强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促进县域农业TFP增长。
关键词:
县域 农业TFP 地区差异 动态演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朝静 杨坤 田云
基于2005-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本文科学估算中国农业生态价值,进而将其作为一种合意产出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构建EBM-GML模型测算和分解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采用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等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5-2021年,中国农业生态价值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且形成“西高、中次、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二,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08%,表现出阶段性的波动式增长和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中国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生态技术进步驱动。第三,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总体差异明显扩大,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此外,全国和三大区域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s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第四,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明显扩大,分布形态呈现由“单极化”向“两极化”和“多极化”演进的趋势,且分布动态的内部流动性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建红 徐建军
利用非参数Ma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8%,并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区差异特征。从时间上来看,除了整顿提高阶段和调整创新阶段TFP的增长率为负以外,其他阶段TFP均实现了增长,并且表现为要素投入驱动和生产率提升双重驱动的特点,其中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占主体;从三大地带来看,乡镇企业TFP从东向西渐次降低;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北部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乡镇企业TFP增长率最高,东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次之,其他四个综合经济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家章 宗晓华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采用Mal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05年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近30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因素,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但是技术效率变动的差异却导致了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发散趋势,而后者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收敛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文 李大胜
本文基于我国27省市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外贸依存度和R&D投入增长率PanelData的实证检验并结合其变化趋势,得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而进出口量增长对TFP增长影响不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进出口量增长迅速的一些地区TFP增长却不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晓珍 杨龙
文章利用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将其作为经济的非理想产出纳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及其时间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显著下调,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是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整体上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较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在控制投资率、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环境治理力度后,各地区均表现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健民 党耀国 吴中伦
笔者基于2002年~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乡镇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乡镇企业TFP平均增长率为-6.6%,东、中、西部乡镇企业TFP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目前应注重乡镇企业的规划、管理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伟民
利用从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得到的数据资料中包含同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认定的(保证样本的同质性)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这一优势,本文对政府政策、开发区建设与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政府政策、开发区建设与高技术企业成长之间,起作用的实际是政府政策,而开发区建设则对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很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政策 高新技术 集聚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张军
本文利用1996年到2006年的数据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我国五个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和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在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有差异的,但我国总体上是属于资本投资驱动型增长。详细地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产出增长贡献份额不同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吴延瑞 颜鹏飞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下中国30个省份1998—2007年的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的结论有: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效率较高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高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市场全要素生产率还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排名有显著的影响;人均GRP、FDI、结构因素、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公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刚 刘灵芝
水禽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准确审视水禽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进规律,探讨不同阶段水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策略十分重要。基于中国水禽体系产业经济团队的调研数据和固定观测点数据,结合有关年鉴整理出水禽的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2010—2018年水禽产业时空演进特征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结合永续盘存法和索洛余值,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估算全国29个省份水禽TFP指数,比较各地区的TFP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而分析此期间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2014年TFP增长率大幅下跌,2015年又逐渐上升,2016年以后才趋于平稳增长,概括水禽TFP增长率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先降后升的"U"型走势。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H7N9突发事件影响,水禽产业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发生了改变,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电及燃料动力投入、基础设施维护及新增投入、疫苗防疫及医疗投入等,这些因素对水禽TFP增长的时空变动影响显著,进一步说明水禽技术效率有待提升,风险规避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影 张鹏
为把握经济包容性增长情况,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价视角考察城市群包容性增长水平。基于2006—2019年城市数据,运用全局Malmquist-Lenberger模型(GML模型)测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包容性TFP指数,然后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的分布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整体包容性TFP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群内部包容性TFP差异总体扩大,技术效率是促进包容性TFP增长的主要来源。(2)三大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具有空间异质性,长三角包容性TFP增长水平整体上优于京津冀和珠三角,且其包容性TFP差异呈总体缩小趋势。(3)城市群整体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包容性TFP增长均存在拖尾和极化特征,而珠三角城市群无明显的拖尾现象且极化趋势逐渐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民间金融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用渠道与区域差异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与经济转型增长困境
中国工业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增长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环境约束下我国三大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差异研究——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创新效率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京津冀城市群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动态演进与趋势预测
要素累积、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农业增长地区差异
国家级高新区和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
我国谷物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