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0)
2023(12373)
2022(10777)
2021(10336)
2020(8691)
2019(20317)
2018(20073)
2017(38068)
2016(20806)
2015(23604)
2014(23295)
2013(23162)
2012(21426)
2011(19274)
2010(18936)
2009(17140)
2008(16552)
2007(14055)
2006(12066)
2005(10662)
作者
(61091)
(50934)
(50476)
(48161)
(32472)
(24450)
(22858)
(20136)
(19418)
(17917)
(17437)
(17413)
(16169)
(16147)
(15835)
(15653)
(15179)
(15069)
(14513)
(14434)
(12733)
(12621)
(12228)
(11425)
(11396)
(11287)
(11249)
(11011)
(10205)
(10179)
学科
(81194)
经济(81106)
管理(53959)
(51781)
(42216)
企业(42216)
方法(38802)
数学(34104)
数学方法(33736)
中国(23344)
(21631)
(21127)
(18384)
(16845)
贸易(16836)
业经(16748)
(16438)
地方(14506)
农业(14006)
(13715)
(13640)
环境(13001)
理论(12481)
技术(12113)
(11909)
银行(11853)
(11379)
(11245)
金融(11243)
(11218)
机构
大学(296292)
学院(291182)
(117308)
经济(114972)
管理(113695)
研究(106059)
理学(99087)
理学院(97936)
管理学(96224)
管理学院(95728)
中国(78235)
科学(68689)
(64430)
(54584)
(51536)
研究所(50712)
(50307)
业大(46949)
中心(46401)
财经(41427)
北京(41413)
农业(40676)
(39851)
(38988)
(38754)
师范(38340)
(38039)
经济学(35683)
(32253)
经济学院(32242)
基金
项目(208984)
科学(163068)
基金(152852)
研究(148166)
(136228)
国家(135201)
科学基金(113988)
社会(92225)
社会科(87312)
社会科学(87290)
基金项目(81543)
(78416)
自然(76251)
自然科(74466)
自然科学(74443)
自然科学基金(73115)
(68164)
教育(66739)
资助(63573)
编号(58511)
重点(47551)
成果(47475)
(46417)
(44459)
(42804)
科研(40797)
课题(40482)
创新(40075)
教育部(39063)
计划(38949)
期刊
(121208)
经济(121208)
研究(85604)
学报(53348)
中国(51791)
科学(48523)
(45877)
管理(40218)
大学(39410)
学学(37277)
(35126)
农业(32570)
教育(29698)
技术(22864)
(21448)
金融(21448)
经济研究(20314)
财经(19602)
(17974)
业经(17954)
(16701)
问题(15939)
图书(15462)
科技(15061)
资源(13983)
理论(13962)
林业(13862)
(13856)
业大(13852)
(13520)
共检索到41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张跃进  陈铁山  
为探讨绢蒿属S eriph id ium(B ess)Po 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学问题,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12种绢蒿属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形态多样,分别呈卵形、长卵形、棒状、矩圆形和肾形;表面纹饰以纵条纹为主;在系级水平上,种子微形态特征虽表现出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种子形态、大小((0.78~2.86)mm×(0.31~1.03)mm)、千粒重(0.286~0.512 g)、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绢蒿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3种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Poljak.)Poljak.、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Krasch.)Poljak.和西北绢蒿Seriphidiumnitrosum(Web.ex Stechm.)Poljak.)的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天然种衣形态、种子吸水曲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伊犁绢蒿、新疆绢蒿和西北绢蒿的千粒重分别为0.331,0.455和0.313 g;种子吸水曲线均呈现“快-慢-稳”的格局;伊犁绢蒿和西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郭成龙  秦新生  刘创会  郑明轩  
利用数码体视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9种鹅绒藤属(Cynanchum Linn.)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种子形状、大小及表皮纹饰在各个种间存在差异,催吐白前组(C.Sect.Vincetoxicum)中种子外观、种子大小及种皮纹饰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牛皮消组(C.Sect.Endotropis)种皮纹饰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于牛皮消(C.auriculatum)表面凹陷呈嚼烂状,网孔不规则,而峨眉牛皮消(C.giraldii)表面凹陷呈网状,网孔较规则。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植物志(第63卷)》中对催吐白前组的分组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艺  王娜  马颖杰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左照江  张汝民  朱金胡  温国胜  侯平  高岩  
为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未损伤与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Paphanus sativus,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种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和绿豆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降低了45.8%和30.0%。未损伤冷蒿VOCs对绿豆芽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6.4%;对4种植物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禹  王学华  屠乃美  易自力  
为确定芒属植物种子的适宜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间对3个芒属植物野生材料与3个芒属植物人工杂交种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芽比等影响显著,根据以上指标确定了各材料种子的适宜采收时间,A0104、湘杂芒3号为11月20日,A0107、B0605、湘杂芒1号为12月20日,而湘杂芒2号为1月20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山宝琴  贺学礼  
为了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适应极旱生环境的机理,运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毛乌素沙地12种蒿属植物叶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蒿属植物的叶片分等面叶和异面叶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条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器以不规则型为主,仅有1种为环列型,保卫细胞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气孔排列方式为平列型和散乱型,气孔指数差异较大。12种蒿属植物叶片具有明显的强旱生植物结构特征,如叶面积显著缩小,表皮毛发达,角质膜厚,栅栏组织极为发达并具环栅结构,维管束多且具维管束鞘,气孔器密集,均生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孔下室较大等。12种蒿属植物的叶解剖特征表现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  朱洁文  王坤  孙焕良  
以苎麻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及GC-MS联用仪,对其微结构、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等进行研究,探讨了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结构和油脂的功能特性,为苎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且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分别在0.034~0.049 g、0.455~0.694 mm和0.250~0.322 mm之间;在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80℃水浴和12h萃取时间的最佳条件下,种子出油率为13.45%~28.19%,属于高含油量种子,但不同基因型种子的出油率差异较大,野生种的平均出油率要高于栽培种的;种子油脂肪酸以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蕊  王秀花  章建红  周志春  
选择具有长期休眠特性的3种冬青属Ilex树种铁冬青Ilex rotunda,冬青Ilex chinensis和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种子,以无休眠的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种子为对照,开展低温层积过程中种子内含物质量分数、酶活性和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等生理变化研究,以揭示冬青属种子休眠的可能生理机制。测定结果表明,铁冬青、冬青和全缘冬青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代谢活跃,脂肪质量分数不断下降,淀粉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明显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大幅降低,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真  张书琴  李文洁  蒋霏飞  陈焘  
种子大小是种子的重要属性之一,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在青藏高原东缘收获的17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温度条件(10、15、20、25℃)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种子大小与种子萌发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死亡率及真菌侵染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2)在10℃条件下,种子大小与种子发芽率无显著相关关系(P> 0.05),但在15、20和25℃条件下,种子大小与发芽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温度升高相关性增强(P <0.05),且在25℃条件下两者相关性最强。因此,温度的增加不仅可以提高大粒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也增加了其遭受病原真菌侵染的风险。本研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存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祯  陈大立  罗鑫萍  杨凌杰  胡小文  
分布于温带地区的大部分豆科植物其种子普遍存在硬实特性。除种子自生遗传基础外,种子硬实特性还受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所调控,而对来自同一生境的植物种子,在属内水平系统的研究其硬实特性以及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鲜有报道。因此,以15种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硬实特性以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势的响应。结果表明,1)参试15种锦鸡儿属植物中,除荒漠锦鸡儿(C. roborovskyi)和刺叶锦鸡儿(C. acanthophylla)硬实率分别为63%和14%外,其他13种物种硬实率均较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涛   辛建攀   黄艳波   肖汉文   卫晨昱   田如男  
为探讨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对土壤中镉(Cd)的修复潜力,以3种鼠尾草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质量浓度Cd2+单一胁迫对甘西鼠尾草(S. przewalskii)、佛光草(S. substolonifera)、荔枝草(S. plebei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耐重金属Cd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5~20 mg·L-1 Cd2+胁迫下,甘西鼠尾草各项萌发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在50 mg·L-1 Cd2+胁迫下仅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P < 0.05),但依然高达63.33%。在5~20 mg·L-1 Cd2+胁迫下,佛光草加快了萌发进程,发芽势显著提高;当Cd2+浓度达到50 mg·L-1时,佛光草种子刚萌发便丧失活力。在5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达到98.33%;在10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下降至65.00%;当Cd2+浓度达到20 mg·L-1时,荔枝草种子未萌发。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对Cd的耐受性强弱为甘西鼠尾草>佛光草>荔枝草。甘西鼠尾草Cd耐性较强,具有作为Cd污染严重地区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荔枝草和佛光草Cd耐性较弱,但生长速度快,地区适应性好,可应用在Cd污染较低的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炳扬  缪晶  盛束军  吴欢笑  
In this paper, the variation in fruit shape, size and its seed number were studied, and the correlativity of length and diameter of fruit to seed number for 12 species of \%Rhododendron\% from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fruit shape and the ratio of length to diameter, 12 species 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傅建敏  周道顺  梁玉琴  张嘉嘉  
对64份采自河南、福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柿属植物野生资源和主栽品种的种子表型、发芽率及实生苗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64份资源的种子按种子长度可分为长种型、较长种型、普通型、短种型;按种子宽度可分为宽种型、普通型、窄种型;按种子厚度可分为厚种型、较厚种型、普通型、薄种型;按长宽比可以分为高长宽比型和低长宽比型;按发芽率可以分为高发芽率型、普通型、低发芽率型;按实生苗苗高可分为高苗高型、较高型、普通型、低苗高型;按实生苗地径可以分为粗地径型、较粗型、普通型、细地径型。种子发芽率分别和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和种子长宽比没有相关性,即种子萌发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