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9)
2023(14984)
2022(12597)
2021(11915)
2020(10192)
2019(23890)
2018(23417)
2017(45429)
2016(24102)
2015(27374)
2014(27171)
2013(27177)
2012(24955)
2011(22332)
2010(22202)
2009(20718)
2008(20321)
2007(17952)
2006(15459)
2005(13610)
作者
(67299)
(56862)
(56464)
(54068)
(35747)
(27336)
(25785)
(22339)
(21480)
(19988)
(19340)
(18979)
(17730)
(17690)
(17577)
(17551)
(16956)
(16667)
(16252)
(16183)
(13961)
(13816)
(13766)
(13100)
(12932)
(12811)
(12484)
(12379)
(11392)
(11355)
学科
(107543)
经济(107442)
(69953)
管理(63375)
方法(48851)
(48683)
(47774)
企业(47774)
数学(44223)
数学方法(43748)
农业(31965)
中国(29364)
(26089)
业经(24209)
(24064)
贸易(24056)
(23584)
(19958)
地方(19822)
(19154)
(15852)
银行(15822)
(15149)
(14918)
金融(14915)
(14692)
财务(14647)
环境(14646)
财务管理(14606)
技术(14588)
机构
学院(343730)
大学(341755)
(153566)
经济(150911)
管理(134483)
理学(116844)
研究(116304)
理学院(115650)
管理学(113774)
管理学院(113126)
中国(91104)
(70473)
(69704)
科学(68695)
(66631)
(57675)
中心(55184)
农业(53896)
财经(53631)
业大(53570)
研究所(52443)
(49572)
(49125)
经济学(48305)
北京(43840)
经济学院(43815)
(42872)
师范(42460)
(40907)
财经大学(39700)
基金
项目(232617)
科学(184680)
基金(172577)
研究(170355)
(149992)
国家(148755)
科学基金(128223)
社会(111464)
社会科(105558)
社会科学(105531)
基金项目(90916)
(89126)
自然(81555)
自然科(79723)
自然科学(79699)
自然科学基金(78310)
教育(77226)
(74605)
资助(70681)
编号(68276)
成果(54344)
(53394)
重点(52112)
(50842)
(48363)
国家社会(47507)
教育部(45880)
课题(45632)
创新(45331)
科研(45037)
期刊
(164859)
经济(164859)
研究(98711)
(69793)
中国(63518)
学报(52149)
(51015)
科学(49153)
农业(47576)
管理(44982)
大学(40648)
学学(38618)
(33076)
金融(33076)
业经(31023)
技术(29490)
教育(28773)
经济研究(26509)
财经(26087)
(23967)
问题(23340)
(22493)
(19722)
世界(19214)
统计(17685)
技术经济(17592)
(17431)
国际(16485)
(15705)
资源(15496)
共检索到50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雅  肖海峰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8—2017年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使用二元边际分解的方法,从农产品整体层面、分类别层面对中国-新西兰不同阶段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二元边际变化及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差异较大,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多数时期大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集约边际;对比两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分解及贡献率发现,中国对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大于新西兰对中国同期出口增长扩展边际,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大于中国对新西兰同期出口增长集约边际,中国加入WTO及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的建立使两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贡献率均有提升,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依旧为集约边际。由此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扩大中新两国农产品出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刘莉  王瑞  叶婷婷  
本文采用1996—2010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并应用二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越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了测算,同时对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估测。研究表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均有拉动作用,相比之下,扩展边际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中越两国农业附加值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有正向作用,所以提升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在于增进双边合作,不断提高两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俊芳  武拉平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星晨  刘宏曼  
基于CEPII-BACI数据库2002—2017年的HS6分位数据,以"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从贸易关系生存的视角,通过将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作为参照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了二元边际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在扩展边际方面,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关系数量迅速增长,出口关系利用率增速较高,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已有关系的中断和新关系的进入;在集约边际方面,德国出口关系的生存情况优于中国,而印度的深化情况好于中国。二元边际分解结果显示,集约边际对出口增长贡献更大,而出口关系中断带来的损失不可忽视。在二元边际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事实分析,发现出口关系生存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出口额的增长,还可以提高出口增长的稳定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兰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HS92六位编码数据,基于Melitz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分析框架,采用H-K测度方法对中俄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中俄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能够显著促进中俄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增长,贸易成本对扩展边际的负影响更大,加入WtO能够显著促进中俄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在面对经济危机冲击时扩展边际具有"减震器"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中俄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德胜  朱小明  曹亮  
本文利用1995—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的农产品贸易数据,从产品层面上将中国农产品出口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然后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运用混合OLS、随机效应模型和Tobit模型估计了影响贸易增长的多个变量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所占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发展迅速,因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可变成本、自由贸易协定、经济冲击、农产品中间品属性等因素对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金缀桥  孙晓蕾  
本文采用2001—2015年的中韩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变化趋势,对中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分类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对二元边际的贡献度进行了探究。实证表明:扩展边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增长有主要贡献。其中水产品、谷物类产品在同种类产品的出口上具有传统优势,新增园艺品种出口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韩国贡献重大,畜产品出口额的增长和新出口品种的增加均带动其在韩国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畜产品在传统出口品种上出口潜力有待挖掘。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扩大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金缀桥  孙晓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雅   肖海峰  
为探究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及影响路径,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2001—2021年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K测度法对中国出口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增长进行三元边际分解,并分不同种类农产品探究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因,进一步,对整体农产品出口及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增长动因分解方面,整体层面,价格驱动的集约边际扩张是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分产品层面,园艺作物、水产品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价量齐增”的双重作用,农副产品、粮油作物和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价格边际驱动。对农产品出口总额和三元边际的影响因素方面,RCEP其他成员国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贸易便利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和三元边际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周华凯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的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HS-6位数据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结果显示中国对马来西亚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集约边际的贡献。另外,实证分析影响二元边际的不同因素,发现影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相反。说明在制定政策中应有不同的针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杰  刘成  冯中朝  
为研究中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特征,探究贸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样本,选取199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HS-6位编码数据,运用H-K测度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进一步深入分析各项贸易成本对于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波动较大,扩展边际对农产品出口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经济规模、地理面积、人口密度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均有显著正影响;关税水平、贸易距离、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关税水平、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馨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机电产品HS-6位出口数据及Hummels和Klenow(2005)的二元分解方法客观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认为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进一步将集约边际分解发现,出口增长实质来源于数量扩张,价格的贡献微弱,说明机电产品"以量取胜"的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另外,以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对两种边际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不同的,这表明政策的制定也应当有不同的倾向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曲国明  符磊  
本文根据新新贸易理论,应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二元边际分解方法考察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情况,得出近年来文化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而扩展边际的贡献率低。进一步将集约边际分解为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研究结果显示,价格边际与数量边际对文化产品出口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了我国文化产品已从传统产品的"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在各类文化产品中,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的视觉艺术和手工艺品对文化产品出口的贡献最大,而具备我国文化特色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对出口的贡献率最低,最能代表国家软实力的书籍和报刊虽然对出口贡献有一定提升,但总体数量过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义  阳素文  
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不仅各自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也不相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彭婷婷  吕亚楠  张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