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6)
2023(18237)
2022(15773)
2021(14814)
2020(12459)
2019(29152)
2018(28432)
2017(54513)
2016(29246)
2015(33278)
2014(32799)
2013(32496)
2012(29853)
2011(26982)
2010(26827)
2009(24623)
2008(23882)
2007(20674)
2006(17954)
2005(15810)
作者
(85423)
(71279)
(70554)
(67195)
(45422)
(34207)
(32066)
(27982)
(27244)
(25205)
(24196)
(24160)
(22672)
(22496)
(22102)
(21975)
(21209)
(21015)
(20543)
(20372)
(17593)
(17429)
(17256)
(16245)
(15911)
(15781)
(15693)
(15393)
(14398)
(13971)
学科
(122338)
经济(122187)
管理(82078)
(77829)
(64279)
企业(64279)
方法(60524)
数学(53084)
数学方法(52302)
中国(32615)
(31312)
(29352)
贸易(29334)
(29030)
(28472)
业经(25860)
(25854)
地方(23295)
农业(20859)
(20674)
理论(20182)
(18471)
环境(18294)
技术(17947)
(17909)
财务(17825)
财务管理(17785)
(17341)
银行(17283)
(17202)
机构
大学(421433)
学院(418268)
(172939)
经济(169600)
管理(164193)
理学(143268)
研究(143217)
理学院(141702)
管理学(138884)
管理学院(138171)
中国(106640)
(89796)
科学(89440)
(75904)
(71718)
(69665)
研究所(65916)
业大(64074)
中心(63972)
财经(61989)
(58746)
北京(56812)
(56653)
农业(54968)
(53567)
经济学(53207)
师范(52949)
(52758)
经济学院(48177)
(47582)
基金
项目(292415)
科学(229921)
基金(214388)
研究(208524)
(189177)
国家(187732)
科学基金(160640)
社会(132069)
社会科(125321)
社会科学(125290)
基金项目(112308)
(111718)
自然(106543)
自然科(104101)
自然科学(104070)
自然科学基金(102210)
教育(96253)
(95316)
资助(90567)
编号(82987)
成果(66042)
重点(65828)
(64932)
(61750)
(60358)
课题(57337)
科研(56593)
创新(56439)
教育部(55547)
国家社会(55275)
期刊
(178311)
经济(178311)
研究(121084)
中国(76006)
学报(69756)
科学(63688)
(61631)
管理(60116)
(55968)
大学(53004)
学学(50086)
教育(43274)
农业(43077)
技术(36794)
(33043)
金融(33043)
经济研究(30926)
财经(29976)
业经(28223)
(25721)
问题(23923)
(23830)
(23772)
统计(21034)
国际(20353)
技术经济(20267)
图书(20011)
科技(19600)
(19492)
(18855)
共检索到602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剑  庞植文  
在对中国加拿大贸易互补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局部均衡理论,利用SMART模型模拟中加自贸区建立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关税削减给贸易双方带来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效应、关税收入和福利效应。结论表明,中加两国在贸易产品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在短期情境下,加拿大进口商品数量增幅较大,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都较明显;在长期情境下,两国总贸易效应有显著增长,关税减让前关税较高的产品减让幅度较大,关税及福利总收入减少更显著。尽管中加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关税总收入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两国贸易和福利效应得到较大提升,更大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振  陈继勇  邱珊  
当前,中国与俄罗斯亟需通过FTA夯实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经贸基础。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估算了中俄FTA的贸易、关税以及福利效应,结果显示:随着FTA框架下关税不断削减,中俄两国大多数产品部门都将从贸易规模扩张中受益,尽管两国的关税收入会出现下降,但是整体的经济福利都将获得提升。如果两国能够尽快实现零关税,那么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会获得快速增长。因此,中俄两国需要从战略层面把握中俄FTA建设的重要意义,尽快推动中俄FTA谈判与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帅竞  郭晴  严良  
铜作为一种重要矿产资源,在电力、建筑、电子、医疗以及国防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由于中国铜矿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此铜矿资源的供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精炼铜的进口受到中国国内需求和各出口国供应的双重影响。(2)中国精炼铜的进口贸易伙伴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具体而言,中国与菲律宾、澳大利亚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过度贸易型);中国与波兰、哈萨克斯坦、智利、秘鲁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长型,具有较大潜力;中国与美国、韩国、赞比亚、日本的精炼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韶艳  李娟  
在中国和海合会自贸区框架下,利用GTAP模型模拟并比较降低关税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同时从宏观影响、贸易影响和产出变动三个层面进行相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关税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降低都会对中国和海合会GDP、福利水平、总进口量、总出口量、贸易条件、国内就业、消费和投资等宏观经济产生正向影响。但技术性贸易壁垒下降比关税下降对GDP的贡献更大,且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幅度的增加,各项宏观指标将会有倍增式的增长。中国对海合会加工制品、石油化工产品和牲畜肉类产品出口量因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带来的替代效应增幅明显;中国对海合会纺织和服装、轻工业、重工业、石化行业的出口需求拉动了中国相关部门的产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曙东  卢祥  
中加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立正处于研究阶段,两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均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对中国和加拿大农产品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测算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加建立自贸区对两国整体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贸易对加拿大呈顺差态势,但在农产品上呈逆差态势;中国在蔬菜水果、油料及油脂产品和渔业上对加拿大有比较优势,但对加拿大互补性较低,加拿大在谷物、油料及油脂产品、动物及制成品上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且互补性较强。中加建立自贸区后两国均会获益,但中国获益少于加拿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在SMART模型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基于HS6分位数据模拟中日韩三国间不同的阶段性双边关税减让方案和长期内关税的全部减让对三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启动后,三国的农业部门、日本和韩国的纺织品部门以及中国的汽车部门将受到来自其他两国较为明显的冲击。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区域内贸易增长潜力有限,但三国在该领域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尚具备进一步拓展的潜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首先要克服来自当前高度保护部门的阻力,而在机电产品领域应重点促进区域内投资和技术贸易的便利化,运用发达的地区分工网络提升各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叶青  刘志雄  尹湘源  
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2002年CAFTA的建立以及双边经济差距均能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及东盟对华投资影响中国出口东盟,但却不影响东盟出口中国。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存在差异,中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潜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继续深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双边贸易互补性,减少双边贸易竞争;加强相互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昊  李秀敏  
中蒙两国拥有深厚的贸易合作基础以及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基于2015年中蒙贸易数据,运用SMART模型对构想中的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蒙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和后期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及关税收入和福利变化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随着关税的降低,中蒙两国大部分产业部门都能产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效果,并且随着两国降税幅度的加大,贸易效应会明显提升,两国贸易潜力能够得到有效挖掘,但随之而来的关税收入损失和市场冲击的不平衡性不容忽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丹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互有不同,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潜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亚波  
文章运用1992-2011年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描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并使用引力模型,计算了中-智双边贸易的潜力。文章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中、智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但中国常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其次,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贸易潜力值围绕1上下波动,意味着两国的双边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最后,提出了促进中-智双边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丘俭裕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与APEC成员的实际,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2003-2015年的跨国贸易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面向APEC成员出口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对APEC成员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两国经济规模、贸易协定的签订、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国距离与出口显著负相关,而中国对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中国今后在与APEC成员开展贸易的过程中,既要强化贸易的积极因素,化解各种消极因素,又要在巩固已有地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王红梅  
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利用中国对28个代表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估算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国GDP及两国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对大部分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是不足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实现;在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非效率影响因素中,国外经济自由度、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政府效能、监管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能够促进贸易潜力的实现。所在国腐败的控制力度、政治稳定性、法制水平则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起到负面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