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2)
- 2023(14392)
- 2022(12242)
- 2021(11572)
- 2020(9691)
- 2019(22398)
- 2018(22133)
- 2017(42299)
- 2016(22565)
- 2015(25749)
- 2014(25474)
- 2013(25643)
- 2012(23603)
- 2011(21384)
- 2010(21094)
- 2009(19106)
- 2008(18627)
- 2007(15987)
- 2006(13915)
- 2005(12318)
- 学科
- 济(97414)
- 经济(97320)
- 管理(63078)
- 业(61290)
- 企(50168)
- 企业(50168)
- 方法(44493)
- 数学(38377)
- 数学方法(38039)
- 中国(26885)
- 贸(26064)
- 贸易(26049)
- 易(25317)
- 农(24741)
- 业经(21366)
- 财(20624)
- 学(20227)
- 地方(19331)
- 技术(18765)
- 制(16470)
- 农业(16424)
- 环境(14859)
- 和(14828)
- 理论(14647)
- 银(14268)
- 银行(14226)
- 产业(14093)
- 行(13644)
- 融(13334)
- 金融(13333)
- 机构
- 大学(327156)
- 学院(324309)
- 济(139529)
- 经济(136941)
- 管理(129105)
- 研究(114788)
- 理学(112148)
- 理学院(110931)
- 管理学(109277)
- 管理学院(108706)
- 中国(85047)
- 京(70314)
- 科学(69605)
- 财(58326)
- 所(57452)
- 研究所(52819)
- 中心(50364)
- 农(50320)
- 财经(47873)
- 业大(47485)
- 北京(44936)
- 江(44874)
- 经(43813)
- 经济学(42677)
- 范(42230)
- 院(41904)
- 师范(41862)
- 农业(39619)
- 经济学院(38773)
- 州(36357)
- 基金
- 项目(225804)
- 科学(178158)
- 研究(165641)
- 基金(165406)
- 家(144693)
- 国家(143619)
- 科学基金(122711)
- 社会(105321)
- 社会科(100075)
- 社会科学(100051)
- 基金项目(87961)
- 省(85429)
- 自然(79033)
- 自然科(77195)
- 自然科学(77180)
- 自然科学基金(75828)
- 教育(74294)
- 划(72713)
- 资助(68082)
- 编号(65944)
- 成果(52842)
- 重点(50907)
- 部(50660)
- 发(49367)
- 创(47372)
- 课题(45362)
- 创新(44314)
- 国家社会(44103)
- 教育部(43400)
- 科研(43101)
- 期刊
- 济(146622)
- 经济(146622)
- 研究(97558)
- 中国(59087)
- 学报(49956)
- 科学(47929)
- 管理(46794)
- 农(44761)
- 财(40870)
- 大学(37812)
- 学学(35635)
- 教育(33014)
- 农业(32202)
- 技术(28866)
- 经济研究(25327)
- 融(24963)
- 金融(24963)
- 业经(22902)
- 财经(22683)
- 贸(20846)
- 问题(20183)
- 经(19574)
- 国际(18415)
- 业(17851)
- 技术经济(17138)
- 科技(16675)
- 图书(16141)
- 世界(16071)
- 理论(15175)
- 资源(14510)
共检索到47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争为
作者通过对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及模式的研究,发现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模式。2005年中国-东盟在HS1996,85类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高达65%,这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也是不一致的。上述现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垂直产业内贸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莹 李二青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高技术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莹 李二青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高技术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静 王鹏
Greenaway和Milner细分法很好地刻画了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是评判一国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指标。通过梳理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研究文献,本文针对我国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提出了8个假设命题,并利用2001~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人均收入差异、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直接投资和东亚生产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敬峰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则可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比较优势的基础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竹枝 王彦
采用Grubel-Lloyd指数和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东盟2001—2010年农产品整体以及各章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测算比较,在Brülhart指数的基础上应用Thom&Mc-Dowell指数对产业内贸易类型结构进行细分。测算结果表明过去十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但以部分农产品为代表仍然存在突出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十年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增长较为缓慢,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增长较快。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秀莲
我国产业内对外服务贸易以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北部沿海地区等区域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的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东部沿海地区等则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影响我国各区域的产业内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因素和程度的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区域人均收入水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影响大部分区域的产业内对外服务贸易水平,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市场规模的影响程度非常小;区域对外开放度、货物贸易密集度仅对部分区域内少部分省市有显著影响;区域要素禀赋显著影响各区域的产业内对外服务贸易水平,其中,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影响更大。值得关注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市出现水平型产业内对外服务贸易的萌芽,且其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骏 郑勇辉 蔡贤恩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经贸交流,产业内贸易就能体现这种经贸交流关系。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章,分别计算1996—2009年闽台每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其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应进一步发挥闽台间的"小额贸易"优势,降低闽台农产品质量差异;福建则应提高农产品质量,有针对地满足台湾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发挥传统优势,并积极学习台湾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莉
近几年,中美之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高技术产品顺差,于是有学者认为,中美贸易结构互补性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美贸易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品内贸易。本文借助于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及Aquino指数等分析工具,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认为得出上述结论尚为时过早,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恕立 刘军 胡宗彪
本文基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动机差异及服务产品的异质性特征,将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研究拓展至服务领域。通过构建服务业资本市场的局部均衡模型,证明了市场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两种动机的服务业FDI均对服务产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前者的促进效应要大于后者。为验证这一理论假说,本文首先从资本密集度视角测算了具有垂直质量差异服务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经验检验结果与理论假说相一致,且根据要素禀赋差异细分总样本后的估计结果显示,与母国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地区)是总样本估计呈现上述结论的主要贡献者。研究结论对于一国服务业引资政策的制定、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促进机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越
文章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的框架下,分析了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任意分割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国内外配置生产环节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为分割生产而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对贸易和消费者福利产生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垂直型投资的传统研究不同,为分割生产进行的垂直型投资和贸易的动态关系始终是替代关系,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分割生产行为正好使消费者福利水平达到最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昱 李玉霞
近年来,中国对欧商品贸易高速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用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和Grubel-Lloyd指数,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模式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对中欧贸易模式的判断及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中欧商品贸易 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垂直专业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贸易形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动因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两种贸易形式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垂直专业化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另一重要起因。文章对两种贸易形式的发展趋势、理论基础、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相关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丽华
产业内贸易水平是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的基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各自研究的需要,建立了相应的测量产业内贸易的方法。目前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仅仅依赖于某一个指标,导致对产业内贸易的认识有失偏颇。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奠定坚实地基础。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指数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