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1)
2023(9325)
2022(7627)
2021(7267)
2020(6082)
2019(13830)
2018(13309)
2017(25081)
2016(13282)
2015(15336)
2014(14688)
2013(14828)
2012(14120)
2011(12911)
2010(13084)
2009(12259)
2008(11473)
2007(10140)
2006(9041)
2005(8312)
作者
(37687)
(31557)
(31342)
(29813)
(20083)
(15014)
(14056)
(12180)
(12173)
(11130)
(11048)
(10658)
(10152)
(10050)
(10025)
(9902)
(9318)
(9296)
(9075)
(8652)
(8200)
(7652)
(7572)
(7184)
(7117)
(7090)
(7028)
(6601)
(6395)
(6292)
学科
(57187)
经济(57128)
(32716)
管理(32242)
(26498)
金融(26496)
(25953)
企业(25953)
中国(25304)
(23909)
银行(23889)
(23291)
方法(22980)
数学(20647)
数学方法(20454)
(14874)
(14420)
(14410)
(13644)
贸易(13630)
(13347)
(11942)
业经(11562)
中国金融(11309)
地方(11301)
(10219)
农业(9938)
(9004)
财务(8987)
财务管理(8971)
机构
大学(190173)
学院(187888)
(86830)
经济(85324)
研究(73649)
管理(66303)
中国(63685)
理学(56491)
理学院(55772)
管理学(54832)
管理学院(54505)
科学(42222)
(40669)
(39591)
(37158)
中心(34929)
研究所(34192)
财经(31783)
(31454)
经济学(29261)
(29163)
(26570)
经济学院(26491)
(26409)
北京(26288)
(24938)
业大(24900)
师范(24711)
农业(24539)
财经大学(23961)
基金
项目(125534)
科学(99855)
基金(94240)
研究(92350)
(83295)
国家(82705)
科学基金(69520)
社会(60717)
社会科(57789)
社会科学(57775)
基金项目(48853)
(45255)
自然(42998)
自然科(42070)
自然科学(42057)
教育(41743)
自然科学基金(41348)
(39934)
资助(38875)
编号(35657)
成果(30552)
重点(29628)
(29402)
(27963)
国家社会(26940)
中国(26740)
(26451)
教育部(25332)
课题(25298)
创新(25009)
期刊
(90478)
经济(90478)
研究(60578)
中国(38863)
(33835)
金融(33835)
学报(29208)
(28955)
(28522)
科学(28410)
管理(23564)
大学(22235)
学学(21056)
农业(19114)
教育(18326)
财经(16063)
经济研究(15878)
(13917)
技术(13779)
国际(13130)
(12864)
世界(12336)
问题(12105)
业经(11798)
(11012)
理论(9317)
统计(8819)
资源(8395)
(8280)
技术经济(8265)
共检索到294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  丁文丽  
尝试从货币合作、金融基础设施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市场合作和金融监管合作五大方面,运用事件赋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指数。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指数值为43. 71%,其中货币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监管合作较为领先,其他方面的合作较为滞后。今后,应进一步明确中国与东盟各国金融合作的目标,变"危机推动型合作"为"自愿型合作",并不断加强和深化金融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开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局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对该区域的金融合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讨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私人部门的资本流动和货币当局之间的合作进行观察;然后具体探讨了如何看待今后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世界及区域的经济环境变化给金融合作带来的影响。文章接着对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金融合作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在推进金融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是全文总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海全   唐明知   赵鹏   
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碳中和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应当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中国—东盟的绿色金融合作迎来历史性机遇。推动中国—东盟绿色金融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绿色金融国际话语权。中国—东盟绿色金融合作现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海全   唐明知   赵鹏   
中国—东盟绿色金融合作现状中国—东盟已形成稳定的环保合作机制。一是达成绿色低碳发展共识。为完成《巴黎协定》目标,中国和东盟相继提出低碳发展目标(见表1)。中国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是建成国家层面的环保合作框架。2003年,中国和东盟启动环境政策对话。2007年,第十一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成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并制定合作战略,此后,双方环保合作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自2009年开始,中国和东盟陆续出台环境保护合作战略等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彭文文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淑惠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东盟组成"最优货币区"进行检验,结论显示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丽娅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在未来5—10年内,将会有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步骤、路径选择及如何推动区域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的形成,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盼盼  徐奇渊  
相较于欧盟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合作仍然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短板,中国和东盟金融合作应注重差异化布局,分类施策推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历史回顾:先金融后实体中国与东盟的早期金融合作主要是在亚洲金融合作的框架下展开。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联合签署了“清迈倡议”,其核心目标是解决本区域短期流动性困难,弥补现有国际金融安排的不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英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与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主线,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面向东盟金融“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东盟国家金融“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建军  毛文莉  潘红玉  
基于1995-2019年东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水平测度的引力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察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能够提升东盟各国的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且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效果更显著。鉴于此,建议从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提升金融合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开展中国-东盟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张点  
2020年11月15日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平衡成员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贸易规则等各方领域的"组合器",充分体现了互惠互利、友好协作、命运与共、开放包容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新思路。在RCEP各项服务条款中,金融服务附件首次引入了新金融服务、自律组织、金融信息转移和处理等规则,为RCEP各成员国开展深度金融合作提供了稳定包容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妍琼  许涤龙  
通过选取利率、汇率、房价和股价等方面的指标,利用VAR广义脉冲响应模型赋权来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其进行时间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具有非线性、周期性和两阶段动态变化特征,且在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表现出相互变迁的结构性突变。同时,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在各区制内的平滑概率值较大,均接近于1,说明各区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经常项目处课题组  宋国军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并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刻画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一是通过对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呈现非线性特征;二是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可以用两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刻画;三是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呈现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两种状态,且指数处于扩张期的持续性强于收缩期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朱雁春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再次凸显出通过金融合作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契机,论述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是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现实模式,阐述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未来双方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家寿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的酝酿和提出,表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走向全面合作的愿望。中国-东盟开展金融合作也是区域内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走向合作将使双方实现共赢,也符合和平发展的主流。鉴于中国与东盟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决定其合作架构有别于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形式。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将极大地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