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9)
- 2023(13460)
- 2022(11100)
- 2021(10215)
- 2020(8211)
- 2019(18749)
- 2018(18048)
- 2017(33827)
- 2016(17536)
- 2015(19425)
- 2014(19098)
- 2013(19053)
- 2012(18174)
- 2011(16781)
- 2010(17065)
- 2009(15783)
- 2008(14757)
- 2007(13146)
- 2006(11905)
- 2005(11168)
- 学科
- 济(83636)
- 经济(83570)
- 业(52377)
- 管理(50470)
- 企(41653)
- 企业(41653)
- 中国(33798)
- 融(27041)
- 金融(27040)
- 方法(26427)
- 地方(25481)
- 银(25318)
- 银行(25307)
- 行(24722)
- 数学(23052)
- 数学方法(22938)
- 农(22537)
- 技术(19649)
- 业经(19534)
- 制(17962)
- 贸(17187)
- 贸易(17164)
- 财(17077)
- 易(16664)
- 农业(15816)
- 地方经济(13852)
- 发(13629)
- 技术管理(13556)
- 环境(13174)
- 体(12555)
- 机构
- 学院(248376)
- 大学(245948)
- 济(116294)
- 经济(114179)
- 研究(94044)
- 管理(93154)
- 理学(78758)
- 中国(78405)
- 理学院(77832)
- 管理学(76974)
- 管理学院(76480)
- 京(53052)
- 科学(51906)
- 财(51033)
- 所(46413)
- 中心(43422)
- 研究所(41873)
- 财经(39909)
- 江(37463)
- 经济学(37133)
- 农(36565)
- 经(36389)
- 北京(34649)
- 院(33876)
- 范(33537)
- 经济学院(33393)
- 师范(33264)
- 州(30852)
- 业大(30025)
- 财经大学(29705)
- 基金
- 项目(161605)
- 科学(130344)
- 研究(124775)
- 基金(117800)
- 家(101557)
- 国家(100704)
- 科学基金(86918)
- 社会(83003)
- 社会科(79030)
- 社会科学(79019)
- 省(62942)
- 基金项目(61495)
- 教育(55960)
- 划(52814)
- 自然(51229)
- 自然科(50106)
- 自然科学(50096)
- 自然科学基金(49254)
- 编号(49138)
- 资助(46804)
- 发(41931)
- 成果(40176)
- 创(39727)
- 重点(37225)
- 部(36613)
- 创新(36342)
- 课题(35673)
- 国家社会(35538)
- 发展(35069)
- 展(34507)
- 期刊
- 济(134274)
- 经济(134274)
- 研究(83502)
- 中国(59516)
- 融(39905)
- 金融(39905)
- 管理(38349)
- 财(36143)
- 农(35370)
- 科学(33318)
- 学报(30763)
- 教育(30660)
- 大学(24484)
- 农业(24017)
- 学学(22751)
- 技术(22529)
- 经济研究(22519)
- 业经(21578)
- 财经(20133)
- 经(17607)
- 问题(17117)
- 贸(15890)
- 国际(15502)
- 世界(14986)
- 业(13735)
- 技术经济(13468)
- 科技(13292)
- 坛(12896)
- 论坛(12896)
- 商业(11333)
共检索到402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建军 毛文莉 潘红玉
基于1995-2019年东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水平测度的引力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察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能够提升东盟各国的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且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效果更显著。鉴于此,建议从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吸引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提升金融合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开展中国-东盟金融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家寿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的酝酿和提出,表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走向全面合作的愿望。中国-东盟开展金融合作也是区域内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走向合作将使双方实现共赢,也符合和平发展的主流。鉴于中国与东盟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决定其合作架构有别于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形式。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将极大地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区域金融合作 东盟 汇率机制 货币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英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与日本、韩国、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作为中国面向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立足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抢抓RCEP生效实施机遇,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主线,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东盟的金融合作,着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面向东盟金融“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东盟国家金融“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合作与发展 中国—东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君
东盟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区域,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地区。据此,从金融业务合作规模、合作业务品类与合作机构数量等方面,研究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与新机遇,并深入探讨双方区域金融合作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仍面临政策协调难度大、网络支付体系匹配度较差及金融交易安全问题突出等困境。继而基于未来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方向,从机制创新、支付方式创新、金融平台创新等五个方面,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强 覃盈盈 肖丹然
<正>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多个东盟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各自的碳减排目标。转型金融是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金融活动,是绿色金融的有益延伸。2023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提出,共同实现绿色转型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在转型金融合作方面具有很多可行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淑惠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东盟组成"最优货币区"进行检验,结论显示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关键词:
东盟 区域金融合作 最优货币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梦 邓宏兵 谢伟伟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市在2012—2016年的区域创新发展绩效及各指数变化趋势等,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组,并分析位于不同组群城市的创新发展绩效特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式。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内部差异性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亟需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现有规模进行逐步调整使其趋向合理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峰
区域创新对于推动经济体的创新发展日益重要。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盟一直在不断强化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持。欧盟与我国国土面积相近,也面临着类似的区域发展问题,欧盟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本文首先从欧盟区域政策计划周期的角度,对分阶段其区域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对欧盟支持区域创新的主要做法和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就如何推动我国区域创新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区域创新 欧盟 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洁 曾玉婷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成立至今已逾五年,早在成立之初,厦门自贸片区就被设定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在此功能定位下,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始终致力于推动闽台金融合作和创新发展,创新领域涵盖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多个业态。本文在总结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厦门自贸片区在闽台金融合作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肖文雪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学术界广泛讨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衍生要素,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要素融合发展视角,以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探讨数据+人力资本要素组合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我国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磨合阶段且不同经济区域差异明显;(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作为单独要素时均具有创新驱动效能,当二者结成要素组合时对创新的赋能强度更显著,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不同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地区要素组合的创新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加速器”;(4)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与人力资本匹配可以通过溢出效应赋能区域创新发展,具体表现为技术转移、R&D人员流动两条路径,且前者中介效应占比为6.10%,后者中介效应占比为7.68%;(5)门槛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要素组合赋能区域创新存在门槛效应,且作用效果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宏兵 徐孟云 王恬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届金融论坛的主题为"深化合作机制,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新格局"。应论坛组委会邀请,中注协陈毓圭秘书长在论坛上作了"注册会计师在中小企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曙光 张金
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破坏使各国认识到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开启了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合作浪潮。本文以背景分析为起点,着重考察了此轮合作的特点,并对中国如何在新一轮金融合作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国家利益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作用逐渐凸显。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响应,流通领域也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互联网+流通"对解决流通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能够促进流通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流通业的成本革命。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流通"领域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期推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 线上线下 融合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作用逐渐凸显。自"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响应,流通领域也积极与互联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互联网+流通"对解决流通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能够促进流通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流通业的成本革命。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流通"领域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期推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 线上线下 融合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