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2)
2023(17047)
2022(14353)
2021(13522)
2020(11112)
2019(25704)
2018(25407)
2017(48185)
2016(26143)
2015(29533)
2014(29633)
2013(29080)
2012(26663)
2011(24134)
2010(23957)
2009(22166)
2008(21551)
2007(18714)
2006(16576)
2005(15003)
作者
(75183)
(62599)
(61827)
(58952)
(39815)
(29645)
(28328)
(24681)
(23798)
(22187)
(21215)
(21169)
(19956)
(19912)
(19310)
(19196)
(18617)
(18230)
(17933)
(17748)
(15594)
(15377)
(15117)
(14206)
(13882)
(13760)
(13738)
(13593)
(12497)
(12364)
学科
(108533)
经济(108416)
管理(70262)
(64788)
(52489)
企业(52489)
方法(45933)
数学(39290)
数学方法(38869)
中国(32514)
(29200)
(27330)
贸易(27312)
(26459)
(23937)
业经(23842)
地方(23663)
(23575)
(20611)
农业(18883)
理论(17959)
(16848)
银行(16803)
(16677)
(16550)
金融(16541)
环境(16193)
(16169)
(15717)
技术(15125)
机构
大学(372079)
学院(368551)
(152674)
经济(149607)
管理(140757)
研究(132166)
理学(121394)
理学院(119982)
管理学(117885)
管理学院(117231)
中国(98809)
(80851)
科学(80500)
(67253)
(66618)
研究所(60952)
(59548)
中心(57762)
财经(53996)
业大(53530)
(53156)
北京(51579)
(50491)
师范(50007)
(49206)
(48395)
农业(46707)
经济学(46665)
(43044)
经济学院(42081)
基金
项目(251592)
科学(197701)
研究(185856)
基金(182479)
(159731)
国家(158439)
科学基金(134688)
社会(117348)
社会科(111127)
社会科学(111097)
(95998)
基金项目(95842)
自然(85849)
教育(84810)
自然科(83859)
自然科学(83838)
自然科学基金(82293)
(81887)
编号(75573)
资助(75080)
成果(62463)
重点(56881)
(55928)
(54533)
课题(52814)
(51785)
国家社会(48923)
创新(48425)
教育部(47823)
科研(47751)
期刊
(167709)
经济(167709)
研究(113916)
中国(73849)
学报(59771)
(55086)
科学(54880)
管理(52430)
(48596)
大学(45272)
教育(44843)
学学(42132)
农业(38360)
(31809)
金融(31809)
技术(30984)
经济研究(29133)
业经(27056)
财经(26008)
(23163)
问题(22887)
(22378)
(20655)
国际(20500)
图书(20263)
世界(18011)
科技(17306)
(16943)
技术经济(16917)
理论(16723)
共检索到552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鑫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指出了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存在的障碍,最后从推动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运输一体化、促进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健全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和建立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协调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鑫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指出了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存在的障碍,最后从推动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运输一体化、促进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健全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和建立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协调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国-东盟跨境次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麻昌港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区域贸易和区域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文章运用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货币(或准货币)占广义货币比重、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重等五个重要指标的标准差以及FDI占GDP比重和区域内相互持有的FDI占区域总FDI的比重来衡量金融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并引入贸易依存度和区内贸易额占区域总贸易额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分析区域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发展比较缓慢,金融管制和金融开放度不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金融一体化程度和贸易依存度呈反向变动关系,而和区内贸易额占区域总贸易额比重呈正向变动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伍晓光  孙文莉  
现代跨国公司整合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跨国公司的生产战略已成为沿着产品价值链进行所有权最优配置的过程。文章以美国、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行为为引申,借用Antras和Helpman异质跨国公司生产决策模型,在Maggie、Antras和Foley的北国与东-南型自贸区框架中引入"外包"行为,结合不完全契约和Montout和Zitouna提出的驱逐效应,在同一框架下,兼顾投资创造与转移、贸易创造与转移,在三国可变成本的四种差异水平下,从异质企业的微观视角,讨论跨国公司最优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娟娟  郑浩然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而滞后的通关服务正在强力阻滞着跨境电商作用的正常发挥,通关一体化因此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诉求。在界定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从跨境电商便捷化、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交易、商品性价比区域差异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对"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内生需求;同时,从通关标准、物流成本、运输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面向跨境电商的通关服务供给现状。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通关服务显著的供求缺口,提出从顶层设计层面的互联互通、对接产品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娟娟  郑浩然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而滞后的通关服务正在强力阻滞着跨境电商作用的正常发挥,通关一体化因此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诉求。在界定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从跨境电商便捷化、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交易、商品性价比区域差异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对"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内生需求;同时,从通关标准、物流成本、运输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面向跨境电商的通关服务供给现状。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通关服务显著的供求缺口,提出从顶层设计层面的互联互通、对接产品标准与管理制度、构建信息化通关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弥补通关服务供求缺口,以推进制度设计、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作业平台等子体系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万青  
在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取得持续、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从环境生成、技术建构、规制制定的角度,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滇桂物流一体化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构筑连接东盟的公路、铁路、内河航道和航空的滇桂立体性大交通网络,建设基于聚合效应的滇桂物流节点网络和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络,打通和理顺西南地区通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滇桂现代化区域物流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成员国的自愿性大大超过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安排更多的经济合作内容;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投资”。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体现在: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与东盟都带来发展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李振发  陈航航  
在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企业跨境并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论文基于BVD-Zephyr数据库统计的2003—2017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分析了交易双方是否签订区域一体化协定和彼此间的制度距离对跨境并购成功率和交易金额的影响。通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研究发现:①区域一体化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达成跨境并购交易,但不能提升交易金额;②中国企业与正式制度距离远,即法律、规制层面差异大的国家内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但正式制度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交易规模扩大;③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交易完成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层面上的差异过大不利于中国企业完成跨境并购。然而交易一旦完成,非正式制度距离大的贸易双方交易金额更高。此外,论文还认为,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内部成员国之间正式制度距离会衰减,其对交易规模的阻碍作用也会被削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敏  熊国祥  
我国与东盟各国存在天然的区位贸易优势,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水平和贸易量发展极不均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商的普及,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也得到明显加强。在传统外贸萎缩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贸易通路,充分发挥各国的资源优势,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本文拟从中国与东盟各国跨境电商贸易现状入手,比较分析影响跨境电商提质增效的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网络的普及度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对跨境电商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对贸易呈负相关效应,跨境电商的发展形成聚集效应,减弱距离的影响,从而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曲  
本文基于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且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点;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影响效应呈现“西-中-东”递减趋势;数字新基建通过弥合城乡商贸数字鸿沟、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对此,本文建议完善城乡流通领域数字新基建布局、构建区域城乡层次化发展新生态、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秀莲  
运用相关指标对一体化水平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一体化显示出以下特点:跨境贸易规模扩大;双边贸易增长率比单个国家快;以直接投资近似表现的"商业存在"规模占本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大;投资的行业和地区分布非均衡等。现阶段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较低,但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欧盟等区域组织。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前景看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