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9)
- 2023(14473)
- 2022(12408)
- 2021(11647)
- 2020(9591)
- 2019(22267)
- 2018(22005)
- 2017(42125)
- 2016(22241)
- 2015(25323)
- 2014(25134)
- 2013(25188)
- 2012(23425)
- 2011(21604)
- 2010(21406)
- 2009(19716)
- 2008(19074)
- 2007(16394)
- 2006(14616)
- 2005(13041)
- 学科
- 济(113300)
- 经济(113195)
- 管理(62161)
- 业(56523)
- 方法(46346)
- 企(45757)
- 企业(45757)
- 数学(40370)
- 数学方法(40045)
- 中国(27964)
- 贸(26173)
- 贸易(26158)
- 易(25350)
- 地方(24997)
- 农(24660)
- 学(22115)
- 业经(21741)
- 财(21167)
- 环境(16697)
- 农业(16586)
- 制(16540)
- 和(15721)
- 地方经济(15139)
- 理论(14643)
- 融(14472)
- 金融(14470)
- 银(14083)
- 银行(14050)
- 技术(13595)
- 行(13538)
- 机构
- 大学(333141)
- 学院(329247)
- 济(149655)
- 经济(146956)
- 管理(129467)
- 研究(118506)
- 理学(112379)
- 理学院(111135)
- 管理学(109489)
- 管理学院(108907)
- 中国(87228)
- 京(70743)
- 科学(69868)
- 财(62697)
- 所(59068)
- 研究所(54085)
- 财经(51362)
- 中心(51001)
- 农(48699)
- 经济学(47032)
- 经(46865)
- 业大(46026)
- 北京(45393)
- 江(44999)
- 院(42954)
- 经济学院(42346)
- 范(42327)
- 师范(42018)
- 财经大学(38280)
- 农业(38001)
- 基金
- 项目(224475)
- 科学(177167)
- 基金(165653)
- 研究(164561)
- 家(144325)
- 国家(143242)
- 科学基金(122568)
- 社会(106972)
- 社会科(101608)
- 社会科学(101582)
- 基金项目(87601)
- 省(83442)
- 自然(77970)
- 自然科(76096)
- 自然科学(76079)
- 自然科学基金(74716)
- 教育(73512)
- 划(70982)
- 资助(68584)
- 编号(64919)
- 成果(52380)
- 部(50845)
- 重点(50006)
- 发(48782)
- 创(45954)
- 国家社会(45264)
- 课题(44344)
- 教育部(43981)
- 创新(43048)
- 人文(42679)
- 期刊
- 济(163856)
- 经济(163856)
- 研究(103316)
- 中国(57191)
- 学报(49373)
- 管理(47788)
- 科学(47329)
- 财(44094)
- 农(43911)
- 大学(37528)
- 学学(35476)
- 农业(31150)
- 教育(29707)
- 经济研究(28453)
- 技术(26878)
- 融(26722)
- 金融(26722)
- 财经(25733)
- 业经(23739)
- 问题(22359)
- 贸(22321)
- 经(22177)
- 国际(19648)
- 世界(17822)
- 技术经济(17438)
- 业(16661)
- 图书(15534)
- 理论(15476)
- 现代(14913)
- 科技(14831)
共检索到485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永娟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该自贸区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贸易经济效应 贸易规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涛 覃琼霞
立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协定的现实背景,本文梳理了升级协定影响域内外贸易的内在机理,并利用1999—2018年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贸易层面上,升级协定会显著促进中国的域内出口,但对域内进口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中国域内出口促进效应对小型、低收入、高贸易依存度的国家以及SITC目录下第4-9类产品影响更为显著。在域外进口效应上,研究发现升级协定使中国的域外进口显著增加,对东盟的域外进口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域外出口的中介变量,中国域内出口和收入水平则是影响中国域外进口的重要渠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基于引力模型构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价方法,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实施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定量分解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表明:在传统引力模型中添加国家和年度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有效性和经济学解释更趋合理,可以将这一模型推广应用于其他FTA的事后研究;从农产品总体来看,CA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推动作用明显,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区域内贸易并没有以贸易转移为代价来实现增长;CAFTA主要体现为贸易创造意味着贸易开放的贸易获益明显,但限于产业调整的滞后会减弱贸易得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斌 刘欣
利用最新发布的GTAP9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利于促进中国GDP增长,改善社会福利和贸易条件,但对贸易收支产生不利影响。(2)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具有明显行业差异性,对轻工业的产出和贸易收支的正向影响较大。(3)进一步地,加入了TPP协议实施后的情景模拟,中国加入TPP是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关税削减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喜龄 陈万灵
文章运用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联合国贸发会关于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1980~2007年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结构等最新数据,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经济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一是中国与东盟四个代表国服务贸易各有优势差异,双方具有较强互补性。二是中国与东盟各自服务贸易对经济都有较大的贡献。三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是双赢之举。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贸合作 中国 东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芬
基于自贸区的区内和区外双重角度,对进口需求模型进行修订,采用稳健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反事实估计,全面准确测算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和东盟均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和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扩大了区外进出口贸易,不存在低效率替代的进出口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和东盟进口的贸易总效应均大于出口,且对二者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更显著;对中国的贸易总效应和贸易推动作用大于东盟,自贸区更利于中国贸易;在中国和东盟贸易中,自贸区对东盟的贸易推动作用较大,且东盟获得了较大的出口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逐步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仅为区域间经济往来奠定了夯实的物质基础,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自贸区内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实现了较为杰出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但由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也是有利有弊,云南省与东盟自贸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文从云南省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东盟自贸区建设对云南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求东盟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加速云南省农产品贸易的新对策。
关键词:
东盟自贸区 云南省 农产品 贸易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虹 马永健
文章在中欧贸易关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欧盟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以及行业产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关系总体较为紧密,分别在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双边贸易结构整体表现为竞争性;自贸区的建立将改善中欧双边的经济发展水平,刺激进出口贸易,对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对中欧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双边居民收入得到了提升,而考虑收入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福利水平却在下降;自贸区的建立将优化中欧双边国际分工格局,有助于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即致力于生产具有比较优...
关键词:
欧盟 自由贸易区 CGE模型 经济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志虹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巨大。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各行业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对中国及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服务贸易 机遇 挑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关键词:
CAFTA 贸易创造 投资扩大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涉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全球GDP总量第三大的经济合作区。自贸区成员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共同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还具有至关重要的减贫效应。自2002年初步签订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等领域达成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推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发展。本文回顾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历程,梳理了自贸区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促进措施以及双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其经济影响和减贫效果。最后,本文阐述了自贸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未来,推动世界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将继续成为世界的减贫良方。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 减贫 贸易自由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继宪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自贸区建成后,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贸区建设内涵,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跨境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当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点和支撑,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加强中越(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自贸区 跨境合作 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