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1)
- 2023(6056)
- 2022(4958)
- 2021(4714)
- 2020(3842)
- 2019(8977)
- 2018(8443)
- 2017(15915)
- 2016(7895)
- 2015(9196)
- 2014(8774)
- 2013(9084)
- 2012(8617)
- 2011(8167)
- 2010(7863)
- 2009(7206)
- 2008(7162)
- 2007(5926)
- 2006(5257)
- 2005(4844)
- 学科
- 济(43322)
- 经济(43288)
- 贸(20445)
- 贸易(20434)
- 方法(19951)
- 易(19894)
- 管理(19030)
- 数学(18027)
- 数学方法(17975)
- 业(17562)
- 中国(14002)
- 企(12209)
- 企业(12209)
- 农(9732)
- 出(9144)
- 关系(8853)
- 地方(7837)
- 口(7670)
- 出口(7669)
- 出口贸易(7669)
- 财(7584)
- 环境(7246)
- 业经(7038)
- 制(6468)
- 融(6433)
- 金融(6432)
- 学(6310)
- 农业(6240)
- 银(6113)
- 银行(6111)
- 机构
- 大学(125197)
- 学院(122575)
- 济(68662)
- 经济(67979)
- 研究(49758)
- 管理(44131)
- 理学(38384)
- 理学院(37958)
- 中国(37915)
- 管理学(37592)
- 管理学院(37368)
- 财(26957)
- 京(26206)
- 科学(26132)
- 经济学(24266)
- 所(24198)
- 财经(22651)
- 研究所(22341)
- 经济学院(22223)
- 经(21018)
- 中心(20510)
- 院(18062)
- 北京(17161)
- 财经大学(17159)
- 农(17144)
- 贸(16585)
- 科学院(15892)
- 江(14851)
- 范(14727)
- 业大(14702)
- 基金
- 项目(84149)
- 科学(67763)
- 基金(65983)
- 研究(61097)
- 家(58567)
- 国家(58244)
- 科学基金(49029)
- 社会(43817)
- 社会科(41967)
- 社会科学(41961)
- 基金项目(33911)
- 自然(29439)
- 自然科(28742)
- 自然科学(28732)
- 自然科学基金(28256)
- 资助(27539)
- 省(27116)
- 教育(26438)
- 划(24663)
- 编号(21327)
- 中国(21243)
- 部(21097)
- 国家社会(20798)
- 重点(19309)
- 发(19047)
- 教育部(18508)
- 人文(17258)
- 创(17223)
- 成果(16594)
- 社科(16550)
共检索到18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宋玉华
本文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清晰界定了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出两层次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模型,分析了中国及东盟地区FDI的现状与趋势,指出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将是未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步入到"深度一体化"阶段,深入分析及度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对此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生产转移效应进行了有效的计量估计。实证结果说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对成员国FDI流入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力度较小,远远低于生产规模及消费规模等更为直接的因素,自贸区内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并在进一步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关键词:
东盟华商 华商企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关键词:
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 投资 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作为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起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于2010年建成。但CAFTA建设至今,其实际效应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了CAFTA对双边特别是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总体经济的实际影响,探讨了CAFTA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未来中国推动CAFTA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绍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启动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一路“绿灯”,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4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重点分析“早期收获”方案和《货物贸易协议》降税安排实施后,双方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以及在开放贸易环境下,从货物贸易角度来分析的转移或获得的有形商品的价值增值。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早期收获 货物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关键词:
CAFTA 贸易创造 投资扩大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涉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全球GDP总量第三大的经济合作区。自贸区成员国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共同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还具有至关重要的减贫效应。自2002年初步签订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等领域达成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推进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增长,推动了世界减贫事业发展。本文回顾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历程,梳理了自贸区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促进措施以及双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其经济影响和减贫效果。最后,本文阐述了自贸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未来,推动世界互联互通,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将继续成为世界的减贫良方。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 减贫 贸易自由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琦 杨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进度,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加深,未来的建设重点将逐渐由贸易领域转向投资领域。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动态效应。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直接投资 动态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乔林生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东盟与中国就 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是面对世界经济、政治形势 ,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东盟和日本却由于经济上的差距、政治方面的障碍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自由贸易。在新的形势下 ,日本将积极采取对策 ,与东盟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推进其东亚经济战略和政治大国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