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7)
2023(7931)
2022(6213)
2021(5737)
2020(4650)
2019(10575)
2018(10435)
2017(19423)
2016(10175)
2015(11847)
2014(11831)
2013(11671)
2012(10586)
2011(9711)
2010(9527)
2009(8848)
2008(8820)
2007(7534)
2006(6851)
2005(6546)
作者
(28857)
(24258)
(24162)
(23143)
(15552)
(11502)
(11057)
(9506)
(9422)
(8408)
(8388)
(7994)
(7873)
(7866)
(7640)
(7635)
(7218)
(7056)
(6872)
(6567)
(6152)
(5903)
(5870)
(5569)
(5551)
(5376)
(5322)
(5082)
(4868)
(4844)
学科
(50536)
经济(50493)
管理(24363)
(23261)
(20756)
贸易(20742)
(20175)
方法(19571)
中国(18033)
数学(17113)
数学方法(17007)
(16526)
企业(16526)
(13933)
业经(10597)
地方(10441)
关系(9248)
(9018)
农业(8958)
(8738)
(8711)
(8368)
(8185)
(7690)
出口(7687)
出口贸易(7687)
(7623)
银行(7617)
环境(7486)
(7415)
机构
大学(151716)
学院(149737)
(76101)
经济(75108)
研究(60302)
管理(52654)
中国(46610)
理学(44688)
理学院(44177)
管理学(43560)
管理学院(43291)
科学(33107)
(32980)
(30836)
(29929)
研究所(27305)
经济学(25894)
中心(25457)
财经(25061)
经济学院(23484)
(23136)
(23097)
(21977)
北京(21561)
(20701)
(19658)
师范(19522)
业大(18965)
科学院(18845)
财经大学(18676)
基金
项目(98823)
科学(78783)
基金(74842)
研究(73256)
(66164)
国家(65735)
科学基金(55188)
社会(50251)
社会科(47835)
社会科学(47825)
基金项目(38182)
(33807)
自然(33002)
自然科(32207)
自然科学(32197)
教育(32034)
自然科学基金(31639)
资助(30751)
(29951)
编号(27355)
(23413)
中国(23261)
国家社会(23048)
(22969)
重点(22935)
成果(22524)
教育部(20268)
(19910)
课题(19448)
发展(19234)
期刊
(81492)
经济(81492)
研究(50279)
中国(30244)
(21938)
学报(21911)
科学(21716)
(21406)
管理(20346)
(17362)
大学(17238)
学学(16169)
国际(15904)
经济研究(15850)
农业(15376)
(14665)
金融(14665)
教育(13023)
财经(12912)
问题(12862)
世界(11995)
业经(11608)
(11407)
技术(10884)
(9928)
(8473)
贸易(8473)
资源(7536)
国际贸易(7067)
技术经济(7016)
共检索到234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素琳  
近两年来,我国海关加大改革力度,减少了许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扩大了原产地证书联网管理的区域,与中国香港、韩国启动了AEO地位互认政策,区域通关一体化政策从无到有,无纸化通关政策惠及大部分企业。这些改革为我国与东盟各国开展通关便利化建设,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一、我国通关便利化政策建设现状(一)原产地证书联网管理政策已在港澳台实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在明  
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出于彼此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贸易区中的诸国都会积极利用华商的实力与优势,加强双边的经贸联系与合作,这就使华商的桥梁作用将日益凸显。本文本着有利于华商生存与发展的宗旨,对东盟华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做一理性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解春艳  朱红根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出发,基于2000-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距离、优惠贸易区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轩  
本文尝试利用单边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兼论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乔林生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东盟与中国就 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是面对世界经济、政治形势 ,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东盟和日本却由于经济上的差距、政治方面的障碍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自由贸易。在新的形势下 ,日本将积极采取对策 ,与东盟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推进其东亚经济战略和政治大国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祖国  
由中国总理朱基提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已被东盟各国领导人所接受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 2 0 0 2年将要形成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成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为中国和东盟带来双赢的效果 ,并对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地区经济合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国川  黄寿生  
拟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区域经济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双方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额;有利于调整双方的商品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有利于双方相互投资;有利于推动东亚地区的合作,加快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应籍此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与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尤其要发挥东南亚华人的特殊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晓珊  
本文以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描述作为起点,运用经典博弈理论中的轮流讨价还价模型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博弈中前进的原因及中国主动博弈的效用,最后引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博弈中前进的决定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人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最新的进展情况,总结了迄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从中国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当前所出现的几个重要问题,虽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双方都遇到了一些局部的困难或问题,但这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自贸区建设的大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已正式启动,但在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不少变数和问题。因此,协调好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的经济关系,求同存异,分阶段、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必将呈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宋玉华  
本文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清晰界定了研究对象的概念,提出两层次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模型,分析了中国及东盟地区FDI的现状与趋势,指出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将是未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久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尽管部分国家存在忧虑和担心,但从开始的几个月看来,双边经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双方继续推进自贸区合作带来更大的信心。但为保证自贸区潜力充分、顺利地释放,仍存在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小明  吴兮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区域加快了其内部的货币联盟,亚元便是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氛围中催生的。为了稳定亚洲的货币市场,近年来在东盟及"10+3"机制框架内,亚洲各国也进一步加快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率先启动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比东盟与日本、韩国的合作更具有优越性和旺盛活力。中国可以借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货币融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取代日本主导区域货币亚元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