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6)
- 2023(8454)
- 2022(6866)
- 2021(6982)
- 2020(5354)
- 2019(12572)
- 2018(12322)
- 2017(21758)
- 2016(12928)
- 2015(15009)
- 2014(15099)
- 2013(14270)
- 2012(13246)
- 2011(12311)
- 2010(12508)
- 2009(11005)
- 2008(10824)
- 2007(9661)
- 2006(8777)
- 2005(8331)
- 学科
- 济(46746)
- 经济(46698)
- 管理(27493)
- 业(24539)
- 中国(23240)
- 教育(20495)
- 企(17831)
- 企业(17831)
- 方法(16711)
- 数学(15160)
- 农(14995)
- 数学方法(14882)
- 贸(11962)
- 贸易(11954)
- 易(11748)
- 制(10786)
- 财(10156)
- 理论(9629)
- 农业(9429)
- 业经(9292)
- 学(9256)
- 发(8995)
- 银(8380)
- 银行(8375)
- 体(8332)
- 行(8113)
- 关系(7736)
- 教学(7699)
- 发展(7580)
- 融(7469)
- 机构
- 大学(174042)
- 学院(171207)
- 济(72282)
- 经济(70739)
- 研究(68520)
- 管理(55295)
- 中国(48387)
- 理学(46350)
- 理学院(45722)
- 管理学(44908)
- 管理学院(44565)
- 京(39086)
- 科学(36583)
- 所(34066)
- 范(33148)
- 师范(33026)
- 财(32930)
- 教育(31966)
- 研究所(30564)
- 中心(29232)
- 师范大学(27144)
- 北京(26950)
- 江(26071)
- 财经(25638)
- 院(24438)
- 经(23504)
- 经济学(23310)
- 农(22832)
- 技术(21731)
- 经济学院(20884)
- 基金
- 项目(104804)
- 研究(88584)
- 科学(84629)
- 基金(73477)
- 家(62625)
- 国家(61954)
- 社会(54931)
- 社会科(51744)
- 社会科学(51731)
- 科学基金(51536)
- 教育(49234)
- 省(39652)
- 编号(38471)
- 基金项目(36455)
- 划(36398)
- 成果(35005)
- 课题(30953)
- 资助(30786)
- 自然(28524)
- 自然科(27848)
- 自然科学(27843)
- 自然科学基金(27357)
- 部(26824)
- 年(26047)
- 重点(25436)
- 发(25015)
- 性(24186)
- 教育部(24145)
- 中国(23281)
- 规划(23193)
- 期刊
- 济(83423)
- 经济(83423)
- 研究(66784)
- 教育(55266)
- 中国(46841)
- 财(23716)
- 农(22896)
- 管理(20988)
- 学报(20700)
- 科学(20649)
- 技术(19899)
- 大学(17792)
- 融(16882)
- 金融(16882)
- 农业(15869)
- 职业(15865)
- 学学(14988)
- 经济研究(13873)
- 财经(13267)
- 贸(12392)
- 业经(12107)
- 经(11723)
- 国际(11502)
- 问题(11318)
- 坛(10925)
- 论坛(10925)
- 世界(10754)
- 技术教育(10568)
- 职业技术(10568)
- 职业技术教育(10568)
共检索到28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民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职业教育合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存在参与主体的局限性、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建构等问题。职业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网络、完善合作机制、建构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梁晨 陈业淼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要求,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理论上讲,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实践中要以完善一体化政策体系为逻辑前提、创建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为立足基础、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为核心任务,构建一体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体系。据此,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实现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立足系统思维,构建制度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优化国际化平台建设,稳步拓宽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新场域;注重生态塑造,打造开放协同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侯佳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是双边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254个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在区域分布、建设主体、合作国别、专业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形成了庞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了多元协同的格局、提供了积极的教育援助、拓展了丰富的合作内容,但也存在地区分布差异明显、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综合类平台比重偏低、人文交流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建议通过构建地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提高教育援助的精准性、拓展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重视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等措施来优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 国际合作平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利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盟与中国毗邻而居,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贸易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雯 辛越优
东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态势掀起东盟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社区的高速发展与数字互联工程的快速推进带动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地区人力资源升级的关键路径。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追随者,东盟着力于凝聚数字化转型共识,打造青年数字人才队伍,赋能工商界数字人才培养,推动绿色技能人才与数字人才的联动发展,同时注重开拓数字能力合作的多重国际空间。面对数字基建滞后、数字人才短缺、数字政策准备不足等挑战,未来东盟将重点关注数字联通环境升级、人才再技能化行动、人工智能潜力挖掘、“东盟+”平台体系扩容以及网络安全技能人才培养,以持续深化地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方慧
自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历史性发展。梳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及其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不足,提示未来合作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职业教育合作 合作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红 赵悦乔 经建坤
中国—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至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技术及产业合作对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增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通过公共外交加强政治合作,通过经济合作助推东盟国家经济腾飞,通过强固交流纽带深化文化互信及互补共促。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政策协调,顺畅政府层面合作高效连通,打造多学科、多产业导向的跨国职教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提供优质包容的职业教育,打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品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敏 马早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逐步增多,在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教育合作从无序走向有序,合作办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合作形式从线下走向线上。然而,数智时代的到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合作机制尚不完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共同体”意识薄弱、教育数字化程度和水平差异明显。因此,为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适应性与现代化,需要双方协同构建系统的数字化合作新机制、共同搭建职业教育合作数字化新平台、推动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合作新战略、协力构建更加创新包容的数字教育联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陈衍
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九届,形成了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过去八届,贸易、投资、海关、质检、科技、交通、电信、金融、文化、医药卫生、出版、体育等行业部门,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了10多个论坛。2012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填补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没有教育论坛的空白,这是教育服务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茂林 陆潇原
针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存在的程度不深,范围有待拓展等问题,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国家和省区,乃至学校同东盟国家政府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这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大前提。在微观上,从合作双方的利益机制到行动机制予以落实,以保证合作的深入和广泛推进。作为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技能实训,校企合作的订单模式,都需要中国-东盟双方对口企业的参与。因此,组建中国-东盟企业、职业院校、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的跨国职教集团,才有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职教合作。在这样的集团化合作中,不仅需要建立起适应职业教育合作模式的宏观行动计划,更需要针对合作单位的互动共赢行动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珊 徐梦佳
国内外人口、经济、教育、技术等一系列的变革使职业教育正逐渐从区域的、个别的市场走向“无边界”化的全球市场。基于这一国际背景,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分论坛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围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的历史、现状、问题、对策、成功经验、典型案例、交流合作机制,职业教育多边交流机制与方法,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研讨,以期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东盟 国际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代军 葛维威
优质教材的建设和应用,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障高职改革发展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针对高职教材建设存的质量问题,要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准入和监管机制、建立教材多元合作开发机制等,促进高职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大宇 李卫东
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有效整合中国—东盟边境地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优质教育资源,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服务边境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更好实现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宗旨,从利益共享、互利共赢,责任分担、风险共担,互动交流、开放灵活以及总结反馈、激励评价等角度剖析联盟运行机制,并根据联盟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加强联盟内部治理和完善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利庠 庞连义 张喜才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错位造成政策缺位;其次校企合作的职教体系还不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造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困境。本文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帮华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蕴含着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网格化、治理制度法治化和契约化、治理技术现代化等价值主线和特征。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看,政府崇尚权力本位,陷入"科层制"困境;学校行政权力过度泛化,依法治教处于"异化"状态;社会利益相关者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政府应将治理权力重心下移,由"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职业院校顶层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