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8)
2023(16360)
2022(13434)
2021(12408)
2020(10385)
2019(23553)
2018(22706)
2017(43660)
2016(23262)
2015(25624)
2014(25009)
2013(25003)
2012(23056)
2011(20750)
2010(21003)
2009(19968)
2008(19484)
2007(17307)
2006(15592)
2005(14144)
作者
(66890)
(55794)
(55556)
(52562)
(35491)
(26606)
(25145)
(21767)
(21259)
(19909)
(19108)
(18406)
(17923)
(17770)
(17530)
(17009)
(16550)
(16370)
(16045)
(16000)
(13891)
(13669)
(13536)
(12669)
(12591)
(12351)
(12309)
(12272)
(11110)
(11019)
学科
(102988)
经济(102873)
(90806)
(79765)
企业(79765)
管理(78313)
方法(45737)
数学(36911)
数学方法(36647)
(32790)
中国(32719)
(31805)
业经(31291)
(28287)
贸易(28266)
(27937)
金融(27937)
(27591)
(26404)
银行(26359)
(25551)
(23397)
农业(23154)
(21928)
财务(21903)
财务管理(21880)
企业财务(20747)
(19438)
地方(19048)
技术(18943)
机构
学院(337344)
大学(332723)
(155073)
经济(152534)
管理(132493)
研究(115261)
理学(114142)
理学院(113022)
管理学(111574)
管理学院(110986)
中国(96311)
(70834)
(68792)
科学(66079)
(61057)
(58008)
财经(56438)
中心(52930)
研究所(52536)
(51567)
(49663)
业大(49295)
经济学(48503)
农业(48198)
经济学院(44004)
北京(43396)
财经大学(41857)
(40865)
(39399)
商学(38402)
基金
项目(219792)
科学(175244)
基金(163800)
研究(159181)
(143218)
国家(141953)
科学基金(122349)
社会(106277)
社会科(101169)
社会科学(101145)
基金项目(85499)
(83901)
自然(78110)
自然科(76440)
自然科学(76417)
自然科学基金(75189)
教育(71194)
(70408)
资助(67309)
编号(61336)
(49706)
重点(49392)
(48922)
成果(48623)
(48362)
(46014)
创新(45094)
国家社会(45063)
教育部(43003)
课题(42242)
期刊
(169192)
经济(169192)
研究(101656)
中国(63829)
(56698)
(55447)
管理(52756)
学报(50440)
科学(48635)
(45973)
金融(45973)
大学(38807)
农业(38288)
学学(37328)
经济研究(28921)
财经(28852)
业经(28460)
技术(26942)
教育(25302)
(24983)
(24170)
问题(22801)
(22781)
国际(22116)
世界(19305)
技术经济(18552)
商业(16609)
现代(16105)
统计(14899)
(14783)
共检索到512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可为  
中国与东盟自2003年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货物贸易成倍猛增,双向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合作日渐紧密,经济合作领域逐渐拓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实证分析看,中国和他国GNI、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签订FTA协议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作用,中国与他国的距离对双边贸易额有反向作用。文章最后对中资银行在东盟的经营提出了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建人  文樟梅  
近年随着东盟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美国对东盟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双方的经贸合作正在进一步加强。但美国主导的TPP在带给东盟相关成员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东盟。出于"大国平衡"战略和"东盟中心地位"的考虑,东盟不仅进一步在政治安全上依赖美国,同时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关系,试图摆脱经济上依赖中国的状况,但双方发展经贸关系不会对中国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单玉丽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拥有人口最多、由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组成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福建的对外经贸关系带来重大的影响。福建社会科学院组织专门力量,到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活动,就福建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我国部分省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刊编辑部刊用一组系列性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清源  蒋海勇  雷裕春  
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多年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的生效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东盟宪章评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盟宪章生效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在东盟宪章生效后我国应采取强化政治互信、增强贸易互补性、实施投资东盟战略和主动推动CAFTA发展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士新  
由于东盟处于东亚地区合作的核心位置,且在东亚崛起中发挥着驱动力的作用,美国需要与东盟加强经贸关系,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活力。美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法律架构和路线图。美国虽没有与东盟签署任何形式的自贸协议,但双方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由于国内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和其他问题,美国对促进与东盟贸易自由化采取的措施比较有限。当前,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谈判面临着巨大挑战,也不可能替代美国与东盟可能签署的自贸区协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腊香  
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皖南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全面建成,这是中国第一个对外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CAFTA)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而且还为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带来新趋势、新格局。文章主要从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后对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芳琼  
冷战结束后,印度拉奥政府提出了东向政策。在东向政策的框架下,印度与东盟经贸关系获得了较快发展,从一般的投资贸易合作到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但印度与东盟经贸合作具有不平衡性,它尤其重视与老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兴红  杨泽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使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三组,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论文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其特征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东盟作为近邻,中国经济的崛起必将为其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的机遇,中国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条件已基本形成。论文阐述了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表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但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的区域合作原则,加强在经济、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李彬  玉泉  
一、中国与东盟当前合作环境与基础(一)多数东盟国家经济运行良好。东盟由文莱、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越南、缅甸十国构成,基于各国的比较优势与经济结构,各国大都沿循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内的经济互补与合作。当前,在东盟国家内外环境相对宽松、政局总体平稳的条件下,各国发展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平  
在辩证法视野下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看到机遇背后不可忽视的挑战,还将对挑战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从竞争和冲突的挑战里看到互补和兼容,从看似此对彼的挑战里探求是否亦有彼对此的挑战,从机遇背后的挑战里再寻找出这种挑战背后的机遇。最后还能从中引出关于发展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和基本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勤  
在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中国和东盟是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与之相应,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表现为中间产品占双边贸易的半壁江山。当前,全球价值链面临着调整与重组,我国应有计划地逐步在中国—东盟区域构建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平行的、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链或供应链,从而构建新型的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微观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更使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出现了里程碑式的转折。本文在充分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与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这对人们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与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无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