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6)
- 2023(10024)
- 2022(8378)
- 2021(7823)
- 2020(6195)
- 2019(14356)
- 2018(13972)
- 2017(26244)
- 2016(13650)
- 2015(15627)
- 2014(15498)
- 2013(15520)
- 2012(14875)
- 2011(14030)
- 2010(14140)
- 2009(12837)
- 2008(12742)
- 2007(11091)
- 2006(10145)
- 2005(9529)
- 学科
- 济(71733)
- 经济(71673)
- 管理(33481)
- 业(33084)
- 方法(25380)
- 中国(25237)
- 企(23840)
- 企业(23840)
- 贸(23263)
- 贸易(23246)
- 易(22579)
- 数学(22059)
- 数学方法(21961)
- 地方(20438)
- 农(19177)
- 业经(15009)
- 农业(12754)
- 发(12486)
- 融(11918)
- 金融(11918)
- 银(11875)
- 银行(11861)
- 财(11821)
- 制(11760)
- 行(11685)
- 地方经济(11423)
- 环境(11331)
- 学(11239)
- 关系(10815)
- 出(9766)
- 机构
- 学院(203338)
- 大学(202729)
- 济(97962)
- 经济(96372)
- 研究(80752)
- 管理(71874)
- 中国(62510)
- 理学(60699)
- 理学院(59902)
- 管理学(59100)
- 管理学院(58722)
- 科学(44818)
- 京(44735)
- 财(41481)
- 所(40902)
- 研究所(36918)
- 中心(34399)
- 财经(32689)
- 经济学(31647)
- 农(31356)
- 经(29896)
- 江(29841)
- 北京(29612)
- 院(29173)
- 范(28678)
- 经济学院(28544)
- 师范(28465)
- 业大(25458)
- 科学院(24633)
- 农业(24214)
- 基金
- 项目(128673)
- 科学(102218)
- 研究(97738)
- 基金(93963)
- 家(81678)
- 国家(81020)
- 科学基金(68281)
- 社会(65083)
- 社会科(61893)
- 社会科学(61884)
- 基金项目(48374)
- 省(47567)
- 教育(43807)
- 划(40771)
- 自然(40276)
- 自然科(39350)
- 自然科学(39340)
- 资助(38948)
- 自然科学基金(38666)
- 编号(38216)
- 发(34351)
- 成果(31560)
- 部(29895)
- 重点(29651)
- 发展(28731)
- 展(28284)
- 国家社会(27989)
- 课题(27736)
- 中国(27434)
- 创(26588)
共检索到328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更使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出现了里程碑式的转折。本文在充分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与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这对人们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与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无裨益。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经贸关系 发展进程 问题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清源 蒋海勇 雷裕春
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多年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的生效会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东盟宪章评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东盟宪章生效对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在东盟宪章生效后我国应采取强化政治互信、增强贸易互补性、实施投资东盟战略和主动推动CAFTA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东盟宪章 中国东盟 经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士新
由于东盟处于东亚地区合作的核心位置,且在东亚崛起中发挥着驱动力的作用,美国需要与东盟加强经贸关系,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活力。美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具有一定的法律架构和路线图。美国虽没有与东盟签署任何形式的自贸协议,但双方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由于国内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和其他问题,美国对促进与东盟贸易自由化采取的措施比较有限。当前,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谈判面临着巨大挑战,也不可能替代美国与东盟可能签署的自贸区协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静珍 张汉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李彬 玉泉
一、中国与东盟当前合作环境与基础(一)多数东盟国家经济运行良好。东盟由文莱、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越南、缅甸十国构成,基于各国的比较优势与经济结构,各国大都沿循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内的经济互补与合作。当前,在东盟国家内外环境相对宽松、政局总体平稳的条件下,各国发展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梅
1995年7月29日,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东盟第28届会议正式接纳越南为其成员国。目前,缅甸、老挝、柬埔寨已申请加入,就连南亚大国印度也表示准备申请。东盟的发展前景为世界所瞩目。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表示非常乐观。但笔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崇伯
近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对华经贸政策,使两国之间谅解加深。中马两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符合两国现实的、长远的经济利益,而且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亦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马来西亚对华经贸政策新举措 (一)政界要人频频访华,开展经济外交活动。 1993年6月马哈蒂尔首相率领近百名高级官员和大批马来西亚企业家到中国访问并进行投资考察,与中方签署了有关石油化工、航空服务、房地产开发、建材、发电站等32项投资联营协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小济 路林书 成小洲
一、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经过近1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据统计,1993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比重已高达24.6%,金额为18500亿美元,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亚地区的经贸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随着日本、“四小龙”等工业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型的转变,东亚的经济增长对内部市场依赖程度将日益提高,它会使区内贸易以更快于同区外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文溥 王麒麟
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显示,10个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中,东盟国家占据6席,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约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一半,2017年以来,进一步上升到67%以上。悠久的经贸往来历史、大量的华人华侨、要素比较优势互补及以民间投资为主的FDI,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其经验值得在其他沿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思考和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向阳
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总额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经贸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虽然中印贸易中尚存在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较多、印度高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制约因素,但是从长远来看,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经贸合作 发展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邱济洲 许冀萍 储建君
1.五十年代的友好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纪元。1949年10月16日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51年两国建立国际贸易关系,开始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这之后,两国陆续签订了《中蒙经济与文化合作协定》、《关于中蒙贸易支付结算议定书》、《中蒙交货共同条件议定书》、《中蒙通商条约》等协定、议定书和条约,特别是1955年横穿蒙古的中蒙苏铁路通车后,为发展两国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61年与1951年相比,两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由75万美元增加到4994万美元,增长了近66倍,占当年蒙古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俊生
试论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任俊生中美经贸关系对于中国、美国乃至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如何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本世纪最后5年里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谈谈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毓流
一、中越经贸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西南丝路”就成为联结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19世纪后,由于中国移民不断移居越南,双方经贸关系有了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越经贸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1951年两国建立了国家贸易关系,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近30年中,中越贸易的发展,同中国政府为支持越南的民族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所提供的大量援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期间,虽然中越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不大,1966年双边贸易额为1.25亿美元,为贸易额最高年份,但是中国通过援助提供的各种物资却是十分巨大的。截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