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0)
- 2023(14543)
- 2022(12127)
- 2021(11372)
- 2020(9642)
- 2019(22266)
- 2018(21860)
- 2017(41963)
- 2016(22722)
- 2015(25907)
- 2014(25909)
- 2013(26115)
- 2012(24341)
- 2011(22102)
- 2010(22508)
- 2009(21073)
- 2008(21457)
- 2007(19803)
- 2006(17475)
- 2005(15993)
- 学科
- 济(104205)
- 经济(104086)
- 业(93929)
- 企(75870)
- 企业(75870)
- 管理(74158)
- 农(47758)
- 方法(44663)
- 数学(35879)
- 数学方法(35634)
- 业经(31694)
- 农业(31412)
- 财(30795)
- 中国(28523)
- 制(22552)
- 贸(21863)
- 贸易(21851)
- 易(21307)
- 务(21306)
- 财务(21282)
- 财务管理(21239)
- 企业财务(20054)
- 技术(19020)
- 和(17647)
- 策(17628)
- 地方(17341)
- 体(16691)
- 理论(16551)
- 学(16087)
- 划(16064)
- 机构
- 学院(339278)
- 大学(332570)
- 济(150626)
- 经济(147825)
- 管理(132429)
- 研究(113019)
- 理学(113014)
- 理学院(111885)
- 管理学(110417)
- 管理学院(109778)
- 中国(91122)
- 京(69524)
- 财(68342)
- 农(66891)
- 科学(64963)
- 所(57581)
- 财经(54081)
- 江(53164)
- 中心(52640)
- 研究所(51525)
- 农业(51461)
- 业大(50208)
- 经(49002)
- 经济学(45956)
- 北京(44043)
- 经济学院(41681)
- 州(41647)
- 范(41128)
- 师范(40787)
- 院(39404)
- 基金
- 项目(212959)
- 科学(168409)
- 研究(161081)
- 基金(155014)
- 家(133266)
- 国家(131985)
- 科学基金(113643)
- 社会(104220)
- 社会科(98492)
- 社会科学(98466)
- 省(83552)
- 基金项目(81793)
- 教育(72808)
- 自然(70258)
- 划(68611)
- 自然科(68605)
- 自然科学(68585)
- 自然科学基金(67452)
- 编号(66614)
- 资助(62777)
- 成果(53626)
- 部(48650)
- 重点(47366)
- 发(47316)
- 创(46671)
- 课题(44883)
- 业(44432)
- 国家社会(43540)
- 创新(42992)
- 性(41963)
- 期刊
- 济(177637)
- 经济(177637)
- 研究(101383)
- 中国(68939)
- 农(67496)
- 财(55841)
- 管理(49477)
- 学报(47768)
- 科学(46772)
- 农业(45409)
- 大学(37086)
- 融(35170)
- 金融(35170)
- 学学(35051)
- 业经(33768)
- 教育(32164)
- 技术(31090)
- 财经(27274)
- 经济研究(27224)
- 业(24714)
- 问题(23947)
- 经(23656)
- 贸(20223)
- 技术经济(19744)
- 世界(19676)
- 国际(17809)
- 版(16851)
- 商业(16480)
- 现代(15989)
- 经济问题(15940)
共检索到52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利好政策叠加、地缘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中国推进跨境农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双边跨境农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与品种的跨境合作方式、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跨境合作方式、兴建农业发展园区的跨境合作方式,提出了主体拓展、贸易协调、技术应用、风险规避等跨境农业合作方式的转型升级之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利好政策叠加、地缘优势明显、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中国推进跨境农业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东盟农业互联互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双边跨境农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推广农业技术与品种的跨境合作方式、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跨境合作方式、兴建农业发展园区的跨境合作方式,提出了主体拓展、贸易协调、技术应用、风险规避等跨境农业合作方式的转型升级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雪春
本文首先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展与合作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双方产生的影响,认为加强农业合作有利于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业合作 农产品出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文雯 林季红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却逆势上扬。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打开新局面的是跨境电商。但中国与东盟国家现阶段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时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与东盟间的支付方式不匹配、东盟的物流设施落后且缺少先进技术支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等方面。为此提出了五点建议: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工程的建设,提升跨境电商电子支付效率;积极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缩短跨境电商货物周转时间;提高技术支撑,保障产品和支付网络安全;构建跨境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将保税仓储和海外仓储相结合,缓解跨境电商成本压力。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中国 东盟 合作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多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缓慢到加速、从封闭半封闭到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国家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投资合作迅速增长,科技合作成效显著。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未来中国与其农业合作也有着不同的合作前景和重点:对高收入国家将以互利贸易为主,对新兴国家以投资与贸易合作并重,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以资源开发利用和投资合作为主,与战略节点国家的基础建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世界正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利时机,加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既具有地缘优势,也符合各国长远愿景。同时,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仍面临国内制度不完善、东盟内部差异大、基础设施尚待加强等不利因素。对此,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农业文化合作,塑造地区农业强国形象;加快拓展多层次合作,逐步走向全方位战略合作;推进与东盟战略节点国家的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与引导,促进农业企业有序"走出去";加强民间农业合作交流,大力促进企业参与农业合作。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走出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斐 杨枝煌
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基本情况农业合作一般包括三大方面:即农业生产合作,农业投资和农业贸易。因为农业投资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这里只详细叙述农资合作、农业生产合作及农产品贸易这三方面情况。(一)农资合作情况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双方在农业领域展开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盛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人员、技术、信息、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合作堪称为典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3年1月13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会议并致辞。李金祥指出,两个月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发布《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彰显了各方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视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的决心。为落实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继续深化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李金祥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农业战略对话和政策交流,提升农业经贸投资往来水平,
关键词:
农业合作 中国-东盟 研讨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永春 王秀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云 刘祖昕 矫健 赵跃龙 李树君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分析,得出在农作物单产、畜牧业肉奶产量、渔业生产等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中巴友谊深厚,农业合作历史悠久,存在着诸多互补优势,合作前景广阔。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农业发展潜力 农业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9月9日,由农业农村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东盟国家农业部门、驻华使馆、东盟秘书处和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农业农村部和各省(区、市)的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论坛,并围绕"农业合作三十年,提质升级谋新篇"主题开展高层对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方春明、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李金祥指出,202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翁鸣
一、现状与机遇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和经济合作,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合作也有了较快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一)农产品贸易增长快、份额高2009-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长109.34%。其中,农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152.59%和82.86%。近六年来,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东盟是贸易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正>2023年9月16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唐仁健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农业关系,表示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来,中方与东盟国家深耕农业合作,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极。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双方科技合作更加深入,高效实施一批农业技术示范项目;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友谊和互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农业互利合作,推动本地区农业发展更加安全、更加绿色、更加智能、更加稳定,唐仁健倡议:加强规划对接,共同谋划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等重点任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在东盟国家实施智慧农场试点项目。做大农业经贸,再建一批高水平农业经贸投资合作园区。促进人文交流,密切各层级、各领域农业人才交往,实施一批“小而美”的减贫项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雷小华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构建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SWOT组合矩阵,提出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未来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