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7)
- 2023(13347)
- 2022(11554)
- 2021(11147)
- 2020(9291)
- 2019(21615)
- 2018(21523)
- 2017(40632)
- 2016(22597)
- 2015(25673)
- 2014(25666)
- 2013(25280)
- 2012(23416)
- 2011(21224)
- 2010(20866)
- 2009(19000)
- 2008(18410)
- 2007(15830)
- 2006(13693)
- 2005(12134)
- 学科
- 济(85576)
- 经济(85473)
- 管理(59564)
- 业(54521)
- 企(43886)
- 企业(43886)
- 方法(39343)
- 数学(34405)
- 数学方法(34053)
- 中国(25848)
- 农(23791)
- 学(20918)
- 财(20156)
- 业经(17945)
- 贸(17779)
- 贸易(17771)
- 易(17342)
- 制(16826)
- 地方(16128)
- 农业(15287)
- 理论(14190)
- 和(13993)
- 银(13753)
- 银行(13687)
- 环境(13478)
- 行(13166)
- 融(12958)
- 金融(12949)
- 技术(12737)
- 体(12560)
- 机构
- 大学(317610)
- 学院(314237)
- 济(125719)
- 经济(123063)
- 管理(121002)
- 研究(114725)
- 理学(104724)
- 理学院(103505)
- 管理学(101684)
- 管理学院(101133)
- 中国(84877)
- 科学(73175)
- 京(69405)
- 所(59474)
- 农(58281)
- 研究所(54924)
- 财(54799)
- 业大(50832)
- 中心(50280)
- 农业(46199)
- 江(44688)
- 北京(44355)
- 财经(44348)
- 范(42049)
- 院(41995)
- 师范(41536)
- 经(40623)
- 经济学(37549)
- 州(35936)
- 技术(34472)
- 基金
- 项目(220619)
- 科学(171286)
- 研究(159168)
- 基金(158949)
- 家(141263)
- 国家(140120)
- 科学基金(117585)
- 社会(97960)
- 社会科(92637)
- 社会科学(92612)
- 省(84616)
- 基金项目(84073)
- 自然(77357)
- 自然科(75525)
- 自然科学(75504)
- 自然科学基金(74137)
- 划(72718)
- 教育(72577)
- 资助(66376)
- 编号(64117)
- 成果(53023)
- 重点(49875)
- 部(48965)
- 发(47090)
- 创(45372)
- 课题(45223)
- 科研(42819)
- 创新(42446)
- 教育部(41106)
- 大学(40851)
- 期刊
- 济(134669)
- 经济(134669)
- 研究(92949)
- 中国(61363)
- 学报(56864)
- 农(52805)
- 科学(50561)
- 管理(43561)
- 大学(41595)
- 财(39228)
- 学学(39098)
- 农业(37167)
- 教育(37072)
- 技术(26049)
- 融(24778)
- 金融(24778)
- 经济研究(21998)
- 财经(21117)
- 业经(21045)
- 业(19985)
- 经(18048)
- 问题(17789)
- 图书(17412)
- 科技(15871)
- 版(15229)
- 贸(14871)
- 理论(14844)
- 世界(14778)
- 业大(14601)
- 技术经济(14216)
共检索到460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胡家才 陈政强 陈浩良 纪德华
中国龙虾叶状幼体孵出后 1~ 2h就开始摄食 ,其适宜的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叶状幼体Ⅱ、Ⅲ、Ⅳ期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后的变态率分别为 80 %、40 %和 32 .5 %。卤虫幼体和贻贝卵巢混合投喂 ,可提高叶状幼体的存活率。叶状幼体对不同饵料具有选择性 ,昼夜均可摄食 ,没有明显的摄食节律性 ;光照和黑暗对叶状幼体的摄食和存活没有影响。在适宜的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下 ,叶状幼体 5~ 9min就可饱食 ,然后经过 45~ 90min消化完毕 ;初孵叶状幼体对不同大小的卤虫无节幼体 (349.5~ 6 0 4.9μm)的摄食没有明显差异。本试验可为开展中国龙虾的人工育苗积累资料。
关键词:
中国龙虾 叶状幼体 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陈昌生
利用光镜和电镜对中国龙虾叶状幼体发育早期(Ⅰ~Ⅳ期)消化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结构随幼体发育逐渐复杂化。口部的口器发达。食道壁内褶形成四个食道嵴。贲门胃的结构简单,至Ⅳ期幼体只有胃磨齿的雏形;幽门胃内具有由栉状刚毛组成的腺滤器,其结构与过滤功能逐渐完善。中肠上皮细胞具微绒毛,胞质中富含胞器。后肠有六个纵嵴。各段管壁上皮细胞内的胞器以线粒体与内质网居多。在各期幼体消化道中,几丁质层具较多的多糖类物质,中肠上皮细胞含少量糖原;肌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陈昌生
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中国龙虾发育早期(Ⅰ~Ⅳ期)叶状幼体的肝胰腺的形态学、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肝胰腺左右对称各分成3叶,每叶由许多分支的肝胰腺管组成。根据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腺管上皮细胞可分为泡状细胞(B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胚性细胞(E细胞)四种类型。各类细胞的游离面具微绒毛。B细胞有明显胞饮现象,内含一个大消化泡和许多液泡,起吸收和细胞内消化作用。R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较丰富,含少量脂滴,具吸收与储存养分的功能。F细胞具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酶原颗粒,行细胞外消化作用。E细胞胞器不发达,是细胞分化的起点。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各类细胞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微云 苏永全 李文权 洪静 杨玻
真鲷幼体摄食与营养研究结果表明:真鲷幼体的日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早晨及傍晚分别出现日摄食的两个高峰。葡萄糖为真鲷幼体生长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主要贮存于幼体的肌肉和肝脏中。氨基酸是幼体生长的重要物质,真鲷幼体体内必需氨基酸的可能种类有11种。
关键词:
真鲷幼体,摄食,营养,必需氨基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瑞才 周莲贞 张金标
本文于1987、1988两年近缘新对虾的繁殖季节,研究了早期饥饿对近线新对虾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饥饿时间与幼体变态时间的关系;幼体及后期幼体各阶段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褶皱臂尾轮虫数量的变化;幼体各阶段的适宜饵料种类及密度。
关键词:
近缘新对虾 幼体 饥饿 摄食 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建伟 张永普 柳劲松 杜卫国
在(25±1)℃水温下,以鱼肉、猪肉和配合饲料3种食物投喂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幼体,测定食物类型对其摄食、消化及饵料湿重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不影响平胸龟幼体的摄入能,平均为139.3 J/(d.g),但显著影响幼龟的表观消化率、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以及饵料湿重转化率。其中,摄食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率(91.9%)低于鱼肉(94.1%)和猪肉(94.7%),蛋白质消化率亦为配合饲料<鱼肉<猪肉,但配合饲料的脂肪消化率和饵料湿重转化率则显著高于鱼肉和猪肉。因此,从饵料湿重转化率及养殖效益考虑,配合饲料优于鱼肉和猪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鑫 何全源 宋迁红
中华绒螯蟹蚤状Ⅰ期幼体对钝顶螺旋藻的摄食率和消化率周鑫,何全源,宋迁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摄食率,消化率,钝顶螺旋藻FEEDINGEFFICIENCYANDDIGESTIBILITYOFMITTE...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摄食率,消化率,钝顶螺旋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卫军 董根 李焕军 刘兆存 李彬 冯艳微 杨建敏
关键词:
短蛸幼体 摄食行为 饵料结构 生长 存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琦辰 张文逸 谭红月 张悦恬 杨家新 李枫
在不同光周期下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螯螯虾具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24 L(持续光照)、12 L∶12 D(12 h光照:12 h黑暗)和24 D(持续黑暗)光周期下,其摄食率、摄食量和摄食发生率均在19∶00-21∶00和5∶00-7∶00出现峰值,分别为:13.01%和15.58%、20.82%和14.75%、12.77%和16.89%,属晨昏型摄食。光周期和不同时段对红鳌幼虾摄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晖 徐永健 李响
通过对10尾2?3日龄的幼体海马的固定、染色、消化的研究,用显微镜对其摄食器官的构成进行详细观察,明确了幼体海马管状鼻内骨骼的结构。结果显示,幼体海马在摄食时,其舌骨角、后翼骨、方骨、上颌骨、续骨起到支撑等重要的作用;海马幼鱼期续骨与后翼骨之间的夹缝结构,可使略大的饵料通过。因此,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适当地增加饵料的粒径,有效地提高幼体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存活率。
关键词:
大海马幼鱼 口吻部 骨骼形态 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其旭 张丽莉 黄世玉 钟幼平 谢仰杰 王国栋
为研究盐度对紫海胆受精、孵化、胚胎发育、浮游幼体生长发育、摄食和变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培养幼体的方法,设置了不同盐度(15、20、25、30、35和40)的水体,对紫海胆的胚胎和浮游幼体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紫海胆在盐度20 ~ 35范围内的受精率超过95%,但在盐度15和40下无法受精;盐度30下胚胎发育最快,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董美涛 王忠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体重对虾夷扇贝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5、10、15、20、25℃5个温度梯度下,A、B、C、D、E5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软体部干重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影响显著(P0.05);在实验温度5~25℃范围内,温度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温度 体重 摄食率 吸收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小波 库夭梅 罗静波
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均重为 1.78g、5 .6 3g和 9.5 5 g 3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在 15℃、2 0℃、2 5℃和 30℃ 4种温度条件下的代谢进行了测定 ,以探讨体重、温度变化及摄食状态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耗氧率 (Ro)和NH4+ N排泄率 (RN)与温度正相关 ,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 ,其关系式可分别表示为 :Ro=0 .1382e0 .0 43 5t和Ro=0 .5 70 6W-0 .2 0 13 ;RN=0 .812 7e0 .0 2 2 3t和RN=0 .92 4 3W-0 .12 42 。不同体重试验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率...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温度 体重 摄食 代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渊源 王全阳
摄食是鱼虾类的基本生命活动,也是取得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鱼虾的摄食行为是其摄食习性的行动表现,是由食欲、激发、探究、吞咽(或吐出)、饱食、饥饿的连锁反应才得以完成的,并且受神经系统控制。但是,环境因素和食物性状可以刺激摄食神经(下立脑中叶)的兴奋,使鱼虾得以完成摄食行为而得到营养物质。因此,研究鱼虾的摄食行为,不但在生理学、营养学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生产鱼虾饲料和饲养管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顾功超
近年来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进步,已能使海捕亲虾与养殖越冬亲虾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产卵,然而虾卵孵化之后能否健壮地生长以及如何提高变态存活率,幼体的饵料起着关键的作用。生物饵料虽然效果好,但受到培养技术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育苗生产中的饵料仍以豆浆、蛋黄为主,辅以少量的生物饲料与配合饵料,以致幼体的抗病力差,变态存活率低。所以研究适合于中国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的配合饵料很重要。至今有关日本对虾幼体营养的研究屡见报导,而中国对虾幼体的营养研究还未有报导。对虾营养的研究方法有分析虾体成分、梯度或正交法设计饲料试验以及能量代谢试验等。周洪琪(199...
关键词:
中国对虾幼体 能量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