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90)
2023(20391)
2022(17100)
2021(16091)
2020(13452)
2019(30476)
2018(29948)
2017(56843)
2016(30551)
2015(34493)
2014(33639)
2013(33065)
2012(30141)
2011(26980)
2010(26711)
2009(24594)
2008(24140)
2007(21185)
2006(18370)
2005(16337)
作者
(85412)
(71305)
(70646)
(67287)
(45378)
(33980)
(32115)
(27839)
(27011)
(25324)
(24166)
(24107)
(22612)
(22389)
(21777)
(21774)
(21249)
(20730)
(20426)
(20412)
(17478)
(17401)
(17105)
(16261)
(15856)
(15826)
(15730)
(15698)
(14163)
(14092)
学科
(127760)
经济(127625)
(106751)
管理(99723)
(94672)
企业(94672)
方法(58489)
数学(48091)
数学方法(47417)
(37393)
业经(36371)
(36269)
中国(35344)
技术(26195)
农业(25913)
(25516)
财务(25435)
财务管理(25396)
(24090)
企业财务(24065)
(23514)
贸易(23499)
理论(23202)
(23071)
(22906)
地方(22607)
(21951)
(20189)
(19597)
(18862)
机构
学院(430968)
大学(428125)
(178486)
经济(174998)
管理(174990)
理学(151168)
理学院(149616)
管理学(147138)
管理学院(146351)
研究(141044)
中国(109146)
(91281)
科学(85219)
(80478)
(68997)
(67236)
财经(64770)
中心(64201)
研究所(62698)
(62363)
业大(61925)
(59171)
北京(57779)
(54339)
师范(53858)
经济学(53645)
农业(52413)
(51705)
(50234)
经济学院(48456)
基金
项目(292944)
科学(232930)
研究(217466)
基金(213912)
(185454)
国家(183877)
科学基金(160022)
社会(138772)
社会科(131644)
社会科学(131611)
(113554)
基金项目(112540)
自然(102697)
自然科(100416)
自然科学(100394)
教育(99723)
自然科学基金(98642)
(94931)
编号(88295)
资助(87655)
成果(70154)
重点(65139)
(64872)
(64092)
(62673)
课题(60387)
创新(59276)
国家社会(57827)
教育部(56124)
科研(55403)
期刊
(194309)
经济(194309)
研究(126116)
中国(83872)
管理(68944)
(63991)
学报(62512)
(61633)
科学(61094)
大学(48971)
教育(48328)
学学(46102)
农业(43261)
技术(42552)
(35803)
金融(35803)
业经(32871)
财经(31796)
经济研究(31463)
(27458)
(25232)
问题(24865)
技术经济(24060)
科技(22438)
图书(20391)
统计(20201)
现代(20160)
(19993)
(19440)
理论(19266)
共检索到634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君华   刘亚超  
为推动中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探究。基于企业内部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和税收优惠、地方补贴及行业技术5个前因条件,阐述其对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26家中国不同行业上市龙头科技企业进行分析,构建前因条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框架,结果发现:从整体看,企业研发投入、地方政府补贴以及行业技术通过不同条件组态影响龙头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从企业资源看,相较于研发资金,研发人员对龙头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从外部环境看,市场和政府采用优势互补方式驱动龙头科技企业创新,且市场行业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地方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发挥显著激励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创新性文化科技等智力活动中所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组织内部各个层面的相互依赖和支持。基于组织结构的层次性,提出相应的文化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路径模型,并根据CES生产函数,提供了模型的验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路径遵循着演化规律,通过组织结构中的三个层面(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不同层面具备的内在动力,即个体所具备的信息获取能力、知识消化和转换能力,团队所具备的知识应用能力,组织所具备的良好的组织结构,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旭升   姬艺菡  
用户个性化需求、技术快速进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驱动数字技术创新,但多因素驱动共演机制及路径研究较为匮乏,探讨多要素如何驱动数字技术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华为公司进行单案例纵向分析,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各阶段发展是通过场景不同维度交替主导三螺旋机制实现的,而场景是利益相关者、技术水平和应用环境三维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系统;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技术突破—产业生态”阶段性场景转换下,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由低端模仿到协同价值创造;由于场景要素作用差异,数字技术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包括全产业路径、突破性创新路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将多因素纳入一个系统,构建场景驱动数字技术创新路径理论框架,给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路径选择依据,以期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娟   王丽丽   蔡猷花  
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是创新网络中促进创新流动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嵌入相同网络的城市会产生差异化的创新绩效。创新网络如何影响这些差异,以及创新网络嵌入和内生创新努力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城市创新绩效,需要进一步分析。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23个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为案例,运用fsQCA方法,从外因和内因两个维度,探讨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的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城市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单个条件不足以激发高创新绩效,需要多条件联动发挥组合效应;(2)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4个,可归纳为关系-人员驱动型和结构-经费驱动型2条提升路径,有12个案例,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3)非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2个,归纳为关系—经费抑制型和关系—结构抑制型2种构型,具有强隶属度的案例多为东北和中西部的城市。研究结论克服已有单层面因果关系研究的缺陷,从“因果不对称”的角度,找到了影响集群城市高创新绩效的等效驱动路径,并讨论了高创新绩效抑制路径,拓宽了QCA方法的应用范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刘永安  何家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重点是其构成及评价指标。本文分别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评价,认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将会朝着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丽艳  关勇军  
本文以2017年“人才争夺战”为背景,从政策信号的“认证效应”和“传递效应”出发,构建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前因条件,联动匹配内部各要素,驱动企业创新的多重路径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将杭州、长沙和重庆作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典型代表城市,探讨人才政策实施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组合能够有效破除企业资源不足对提高创新绩效水平的制约;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企业资源,非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政府资源;企业高水平创新路径存在区域异质性,政府补助在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夏丽艳  关勇军  
本文以2017年“人才争夺战”为背景,从政策信号的“认证效应”和“传递效应”出发,构建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前因条件,联动匹配内部各要素,驱动企业创新的多重路径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将杭州、长沙和重庆作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典型代表城市,探讨人才政策实施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组合能够有效破除企业资源不足对提高创新绩效水平的制约;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企业资源,非发明专利的核心驱动因素为政府资源;企业高水平创新路径存在区域异质性,政府补助在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更大。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段伟  
本文在系统地分析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研究的成果的基础让,提出了把灰色综合评价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评价和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绩效的方法,试图解决技术创新活动的"量"和"质"的统一问题,从而保证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运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胜兰  魏凤  牟乾辉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公正客观的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必要,研究新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对企业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时应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研究并构建了包括创新支撑和创新主体两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划分,以期为企业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娴  蒋洪强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从三个方面(市场、技术、管理)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建立了各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分析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潘洁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CSR)视角,以297家上市的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3个向度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的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层责任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而易见的推动效应,并据此提供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国富   李露露  
“双碳”背景下,如何驱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文章从内外部视角整体切入,利用108家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产权性质、ESG信息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环境规制、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协同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因素不构成企业绿色创新驱动模式的必要条件,各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非对称性影响,要素之间以组态形式联合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研究结果揭示了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背后的复杂成因,以期为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