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2)
- 2023(9719)
- 2022(8386)
- 2021(7968)
- 2020(6970)
- 2019(16631)
- 2018(16205)
- 2017(30931)
- 2016(17253)
- 2015(20011)
- 2014(19936)
- 2013(20311)
- 2012(19328)
- 2011(17570)
- 2010(17496)
- 2009(16613)
- 2008(16872)
- 2007(14882)
- 2006(12910)
- 2005(11715)
- 学科
- 济(78076)
- 经济(78008)
- 管理(42721)
- 业(42711)
- 方法(35836)
- 数学(32557)
- 数学方法(32308)
- 企(31114)
- 企业(31114)
- 农(22614)
- 中国(21760)
- 财(18279)
- 地方(17760)
- 贸(17025)
- 贸易(17019)
- 学(17010)
- 易(16490)
- 农业(15024)
- 业经(14118)
- 制(13250)
- 环境(11818)
- 融(11411)
- 金融(11409)
- 银(10971)
- 银行(10941)
- 和(10779)
- 务(10487)
- 行(10473)
- 财务(10472)
- 财务管理(10444)
- 机构
- 大学(257359)
- 学院(252622)
- 济(113522)
- 经济(111474)
- 研究(97336)
- 管理(92361)
- 理学(78967)
- 理学院(77947)
- 管理学(76727)
- 管理学院(76245)
- 中国(73014)
- 科学(59520)
- 京(56479)
- 所(51555)
- 农(49862)
- 财(49123)
- 研究所(47223)
- 中心(43461)
- 江(41469)
- 业大(40807)
- 财经(39312)
- 农业(39274)
- 经济学(36605)
- 北京(36153)
- 经(35741)
- 院(34596)
- 范(34485)
- 师范(34151)
- 经济学院(33200)
- 科学院(30130)
- 基金
- 项目(167846)
- 科学(130828)
- 基金(122325)
- 研究(120205)
- 家(108723)
- 国家(107915)
- 科学基金(89551)
- 社会(76736)
- 社会科(72703)
- 社会科学(72679)
- 省(65089)
- 基金项目(64130)
- 自然(57317)
- 自然科(55908)
- 自然科学(55889)
- 划(54975)
- 自然科学基金(54899)
- 教育(54278)
- 资助(51464)
- 编号(46727)
- 重点(39037)
- 部(38751)
- 成果(38713)
- 发(37855)
- 创(33776)
- 课题(33419)
- 科研(32754)
- 中国(32684)
- 教育部(32470)
- 国家社会(32448)
- 期刊
- 济(122996)
- 经济(122996)
- 研究(76955)
- 中国(49461)
- 农(44448)
- 学报(44293)
- 科学(39583)
- 财(37773)
- 大学(32795)
- 管理(30840)
- 学学(30736)
- 农业(30416)
- 教育(24112)
- 融(22768)
- 金融(22768)
- 经济研究(20196)
- 技术(19984)
- 财经(19437)
- 业经(18437)
- 业(18165)
- 问题(17287)
- 经(16820)
- 贸(16045)
- 世界(15092)
- 国际(14370)
- 资源(13380)
- 技术经济(13073)
- 版(12731)
- 统计(12408)
- 科技(11118)
共检索到38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甄善继 李明 高祺 李乔 晏君瑶
[目的]玉米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作物,目前面临着压缩面积的严峻形势,文章期望探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面板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情况的演变规律、气候的变化特点及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经济政策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种植面积扩大的结果,而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扩大和政府政策支持。玉米单产提高的贡献相对较小,影响单产提高的技术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密植、施肥和品种改良。同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结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未来的战略应该是推行休耕补贴控制种植面积;推广少免耕栽培方式,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做到土地用养平衡;采用早熟、耐密、抗倒、高产、适合机械直收的品种,合理密植与精准施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全面提高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粮食成本,提高玉米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2009年6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党校春季进修班第一组学员,赴吉林省和龙市、龙井市和黑龙江省明水县、青冈县,就贫困地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芬 尤飞 杨艳昭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蕊 陈红 韩哲英
利用考虑秸秆露天焚烧的碳足迹模型计算玉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秸秆露天焚烧后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明显下降,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同时受到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重影响,且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对非有效年份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冗余分析后,提出了环境效率的改善途径,以期为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那伟 赵新颖 黄枭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玉米秸秆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为2 639.76万t,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和东部低。依据玉米秸秆空间分布特点,该文将吉林省分为秸秆资源富集区、一般区、较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秸秆 可利用资源量 资源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柴斌锋 郑少锋 李哲
运用成本分解模型测算成本要素对我国玉米生产成本地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工作价、种籽秧苗费、间接费用和化肥费对各地区的成本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各地区资源、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各因素的作用力大小方向不一。因此,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发展土地利用率高和劳动集约型的玉米生产。
关键词:
玉米 生产成本 地区差异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磊 张俊飚
利用黑龙江和吉林省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木耳生产规模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和农户外部特征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均有重要影响。户主性别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相对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和木耳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均对农户木耳生产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木耳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大,农户木耳生产规模也越大;农户对品种满意程度越高,则木耳生产规模越大,相反,农户对风险越是敏感,生产规模越小;相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户的木耳生产规模更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关键词:
农户 木耳 生产规模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闫丽珍 成升魁 闵庆文 范存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本文在统一的成本核算模式下 ,用分解法对中美玉米生产成本的历史变化及现存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从 1 993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而美国玉米生产成本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构成总成本的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中 ,现金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较大。对成本、单价、纯收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美国玉米生产呈现出“低成本、高产出、高补贴”特征 ,而中国玉米生产则呈“高成本、低产出、低补贴”特征。中美玉米成本的历史变化特点及现阶段的成本差异 ,分别反映了两国农业发展的宏观趋势、资源禀赋状况、技术诱导及农业政策的不同。
关键词:
玉米 生产成本 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岩 翟印礼 周艳波 范强
玉米作为辽吉两省粮食产业中的重要粮食品种,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发展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此现实背景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对辽吉两省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比较辽吉两省玉米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时序变化,才能为今后制定玉米生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平 祁雅南
根据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点,将科技创新划分为两个阶段:科技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和经济社会转化效率。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转型中的资源大省山西省和黑龙江省9个煤炭城市2005—2007年科技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煤炭城市第一阶段科技产出效率逐渐提高,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转化效率逐渐下降,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两阶段的规模效率均偏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创新的科技产出效率的提升来源于第一阶段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第二阶段,科技创新的经济和社会转化效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第二阶段的技术效率未有明显提升和技术的退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义坤 雷庆勇 李思
本文拟对吉林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针对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否需要调整、调整依据和主导部门选择问题,从理论与实证双重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为:吉林省需要进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该产业主导部门应该选择饲养业。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龙 丛之华 滕奎秀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步法"对1998—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产业集聚、资本密集度、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都不同程度地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奎秀 杨兴龙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6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产业的选择标准,淀粉及其制品业和酒精制造业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子行业,并且他们的优势都很强,而饲料加工业和白酒制造业在吉林省缺乏优势;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