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4)
2023(11147)
2022(9780)
2021(9512)
2020(7880)
2019(18557)
2018(18311)
2017(35034)
2016(19057)
2015(21668)
2014(21413)
2013(21397)
2012(19594)
2011(17881)
2010(17431)
2009(15806)
2008(15217)
2007(12792)
2006(11031)
2005(9641)
作者
(54938)
(45549)
(45147)
(42994)
(29224)
(21756)
(20548)
(18080)
(17363)
(16074)
(15567)
(15398)
(14411)
(14270)
(14034)
(13976)
(13577)
(13564)
(13025)
(12748)
(11317)
(11240)
(10907)
(10204)
(10114)
(10086)
(9998)
(9959)
(9111)
(8992)
学科
(76847)
经济(76764)
管理(51260)
(48052)
(39322)
企业(39322)
方法(37248)
数学(32824)
数学方法(32519)
中国(22190)
(19367)
(17167)
(17117)
(16139)
贸易(16131)
(15771)
业经(15757)
地方(13637)
农业(12798)
(12696)
(12429)
环境(12313)
理论(11493)
技术(11347)
(11024)
银行(10989)
(10528)
(10482)
金融(10479)
(10478)
机构
大学(272520)
学院(267706)
(110680)
经济(108560)
管理(107303)
研究(94598)
理学(93861)
理学院(92761)
管理学(91302)
管理学院(90841)
中国(69586)
科学(59296)
(58735)
(47529)
(46847)
(44049)
研究所(44007)
中心(41246)
业大(41191)
财经(38784)
北京(37553)
(35620)
(35295)
(34914)
农业(34798)
师范(34588)
(34227)
经济学(33704)
经济学院(30470)
财经大学(29184)
基金
项目(190420)
科学(149523)
基金(140004)
研究(137728)
(122874)
国家(121926)
科学基金(104009)
社会(86753)
社会科(82226)
社会科学(82205)
基金项目(74589)
(71331)
自然(68292)
自然科(66702)
自然科学(66681)
自然科学基金(65502)
教育(62328)
(61310)
资助(58140)
编号(54700)
成果(44481)
(42922)
重点(42501)
(40353)
(39463)
课题(37499)
创新(36902)
教育部(36712)
科研(36639)
国家社会(36131)
期刊
(114180)
经济(114180)
研究(79350)
中国(46968)
学报(45418)
科学(41733)
(39826)
管理(38171)
大学(33969)
(32646)
学学(31940)
农业(28739)
教育(27581)
技术(21415)
(19782)
金融(19782)
经济研究(19183)
财经(18441)
业经(16985)
(15706)
(15161)
问题(15116)
图书(14830)
科技(13427)
理论(13319)
(12920)
技术经济(12739)
世界(12422)
(12146)
实践(12058)
共检索到379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中义  范静华  李晓玲  曾显雄  张宏  
报道了黑痣菌属的5个种,其中砖子苗黑痣菌Phyllchora marisci-sieberiani为一新种,尖孢黑痣菌P.oxyspora为新记录种,同时报道了禾黑痣菌P.graminis var.graminis的2种新寄主植物和芒草黑痣菌P.mis-canthi的地理新分布。文中为新种新记录提供了中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台湾大学腊叶标本室(NTU-PPE)、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万钧  端木炘  
栲属是我国热带、亚热带重要森林植物。分类为3亚属、4组、3亚组、12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锦锋  李晶  I.L.Datti  张健  林志魁  林占熺  
为了更科学的对灵芝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利用拮抗、ITS和RAPD技术对21株灵芝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少数菌株之间没有拮抗或拮抗极不明显;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个菌株分为3个组,菌株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0000.072,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菌株1号(赤68)与3号(Ga15)的遗传距离为0.000,证明其亲缘性较近;RAPD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83以上,所有菌株分为两个组,4号(867)菌株单独为1组,其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德奎  向其柏  刘玉莲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根据开花习性、花序类型、花色、花型、雌蕊发育状况以及枝条和叶片特征,对木犀属的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木犀属共有品种177个,属于5个种(包括1个杂交种),其中桂花品种157个(四季桂品种群18个、银桂品种群57个、金桂品种群45个、丹桂品种群37个)、树品种12个、齿叶木犀品种3个、华东木犀品种2个、山桂花品种3个;讨论了品种分类等级和分类依据;订正了桂花品种群的学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给出中国巧菌蚊属Phronia的属征,列出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描述2新种:Phroniablattocauda和Phroniagutianshana,记载了中国新记录种:PhroniabraueriDziedzicki,Phronia,taczanowskyiDziedzicki和PhroniawillistoniDziedzic-k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和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部分副模分别存在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标本室和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钟杨  张晓艳  
该文运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中国菊属植物28个分类单位进行了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Q型聚类结果表明:毛华菊(D,vestitum)与菊花亲缘关系最近,野菊(D.indicum)次之,紫花野菊(D,zawadskii)较远,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菊属植物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的若干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系统研究了分布于中国的狭蚱属种类,共计5 种,其中1 个新种,即墨脱狭蚱Xistra medogensis sp.nov.,同时记述了每个种的引证和分布地区,并附有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姚艳萍  
研究了分布于中国拟凹背蝗属的种类,记述了1个新种,即无齿拟凹背蝗Pseudoptygonotus adenta-tussp.nov.,并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华  付鹏  程瑚瑞  
从中国七省(区)采集的560份植物根围土样中查见了4种剑属线虫,经鉴定分别为Xiphinemabrevi(colle,X.insigne,X.elongatum和X.hunaniense,其中前3种属国内新记录种。对4种剑线虫有关群体的形态测计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和寄主种类进行了记述,并对X.brevicolle的群体间形态变异和X.hunaniense的种诊断特征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悠久  张荣  张军林  孙广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兰进  曹文芩  徐锦堂  
文章概述了我国羊肚菌属真菌资源种类、分布、生态环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药用价值及人工驯化栽培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进一步开展羊肚菌的营养、生理和遗传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的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仕光  朴春根  吕全  贾秀贞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aSa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Lib.)、壳囊孢属(CytosporaEhrenb.)、盾壳霉属(ConiothyriumSacc.)等4属真菌是引起树木溃疡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类群,是我国现阶段森林的重大有害生物。本文报道了这4个属的真菌基于28SrDNAPCRRFLP和RAPD解析的分类学研究结果,15个供试菌株聚为4类,每一类即一属,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属的传统分类地位的客观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李鑫  许姝娟  张小静  孙慧敏  
记述分布于中国的3种赤翅蝗属昆虫,其中有1个新种:短翅赤翅蝗Celes brachypterasp.nov.,附有分种检索表和种类分布情况。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彦平  范鑫磊  田呈明  
本文通过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自中国山西省不同地区的58份壳囊孢属真菌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子实体、孢子及纯培养物形态,可将其分为5个形态学类群;系统发育学分析分别基于单基因(ITS)和3个基因片段数据集(ITS、LSU和TEF),通过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来自山西的壳囊孢属真菌为5个独立分支,进一步支持了形态学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结论。本文结合传统形态学及现代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寄主壳囊孢属真菌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类研究,经分析该5个类群分别是榆树壳囊孢、金黄壳囊孢、核果壳囊孢、苹果壳囊孢、槐壳囊孢,分布于山西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刚  吕作舟  郑和斌  王卓仁  
基于重复序列(TATG)4,设计了7条引物P0~P6,对侧耳属的22个菌株和1株双孢蘑菇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重复序列间区序列(ISSR)PCR扩增。引物P0、P1在23个菌株上扩增共得到120条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0.71水平将以上侧耳菌株分为5组:阿魏蘑、白阿魏蘑、杂交阿魏蘑位于第2组;凤尾831、16号秀珍菇位于第3组;鲍鱼菇位于第4组;其他供试菌株位于第1组。利用引物P1对17号日本秀珍菇扩增得到了1条约1.3 kb片段,经克隆和测序分析,验证了重复序列(TATG)4的存在,并达到了微卫星基序的最低重复次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