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8)
2023(8520)
2022(7334)
2021(7051)
2020(6026)
2019(14294)
2018(14000)
2017(26517)
2016(14533)
2015(16990)
2014(17006)
2013(17344)
2012(16441)
2011(15214)
2010(15130)
2009(14308)
2008(14447)
2007(12819)
2006(11043)
2005(9995)
作者
(44117)
(37123)
(37093)
(35480)
(23596)
(17822)
(17059)
(14712)
(13993)
(13017)
(12809)
(12432)
(11985)
(11835)
(11733)
(11712)
(11321)
(11019)
(10678)
(10669)
(9308)
(9156)
(9027)
(8456)
(8373)
(8352)
(8207)
(8049)
(7471)
(7463)
学科
(68147)
经济(68093)
管理(38645)
(35839)
方法(33088)
数学(30050)
数学方法(29837)
(27207)
企业(27207)
中国(20045)
(17549)
(15162)
贸易(15156)
(14950)
(14805)
(14246)
地方(11872)
(11761)
业经(11714)
农业(11509)
(11136)
环境(10424)
(9987)
银行(9964)
(9790)
金融(9788)
(9587)
(8769)
资源(8731)
(8426)
机构
大学(223537)
学院(219156)
(99674)
经济(97902)
研究(82303)
管理(81926)
理学(70454)
理学院(69578)
管理学(68425)
管理学院(68007)
中国(63466)
科学(50327)
(48696)
(43070)
(42597)
研究所(39558)
(39190)
中心(36714)
财经(34559)
业大(32538)
经济学(32489)
(31606)
北京(31570)
(31247)
农业(31191)
经济学院(29484)
(29151)
(29072)
师范(28901)
科学院(25999)
基金
项目(145596)
科学(114292)
基金(108080)
研究(103655)
(95741)
国家(95062)
科学基金(79627)
社会(67029)
社会科(63663)
社会科学(63641)
基金项目(56735)
(53181)
自然(51199)
自然科(49899)
自然科学(49880)
自然科学基金(49012)
教育(46951)
(46531)
资助(45566)
编号(40469)
(34219)
重点(33539)
成果(33270)
(31994)
(29202)
中国(29154)
国家社会(29102)
教育部(28883)
科研(28418)
课题(27752)
期刊
(104759)
经济(104759)
研究(64688)
中国(42091)
学报(36707)
(34348)
科学(33806)
(32034)
管理(27612)
大学(26533)
学学(24759)
农业(23587)
(18591)
金融(18591)
教育(18221)
经济研究(18133)
财经(17530)
技术(17236)
(15190)
业经(14810)
问题(14745)
(14331)
(14089)
资源(12959)
世界(12429)
国际(12316)
技术经济(11707)
图书(11582)
统计(11495)
(10127)
共检索到325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海山  张柏  于磊  朱金花  何艳芬  
该文从冻层的角度分析了黑土性状特点与形成过程 ,揭示了黑土资源的纬向分布与冻层存在的密切关系 ,根据季节冻结层底面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气温关系式 ,计算出满足黑土形成所必需的与纬度有关的气温条件 ,从而证明季节冻层决定了黑土纬向的分布。论文从土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北黑土资源的经向分布格局 ,根据黑土的基本性状反演了第四纪黑土成土环境 ,说明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造成了东北地区明显的经向地貌差异 ,进而影响土壤形成的植被条件、母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元素迁移和聚集 ,从而限定了黑土资源经向分布范围。探讨了黑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强调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化肥、农药的污染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盛强  茹辉军  李云峰  倪朝辉  
近十年来,中国开展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体系建设,已在包含湖泊、水库、河流、河口和海洋等不同水域先后建成523处保护区。根据国土类型、水域类型、地理分区、行政区划、水系或海域划分等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现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水域类型分配、空间布局和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等方面的不足。内陆水域保护区数量远多于海域保护区数量,而河流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则显著小于海洋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各类型保护区布局有待优化;内陆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以及长江、黄河、黑龙江、淮河、珠江等流域,西南和华南地区相关水系分布较少,保护区空间分布有待改善;黄颡鱼、鳜、翘嘴鲌、鲤、中华鳖等物种被30处以上保护区设为主要保护对象,尚有69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未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必须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对存在的不足,需要研究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适应的管理对策,制定发展规划与生态红线,达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优质、健康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明确  曹萍萍  
采用分布动态法对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做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的收敛行为有所不同,城镇收入在2002—2013年呈现双峰趋同,而农村收入在1992—2013年出现3个趋同俱乐部。按照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进行分解,发现省际城镇收入的双峰趋同性主要由城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双峰趋同作用形成,而省际农村收入分布呈现发散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财产性收入的差异性。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高收入群和低收入群两个趋同俱乐部,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丽莎  赵媛  
文章以石油探明储量为考量指标,以1980—200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特征。根据1980—2009年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阶段性上升走势,可将其大致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并选取相应的特征时点;针对各特征时点,依托ArcView GIS的空间分类与可视化功能,考察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等级体系、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多中心的圈层结构,其中波斯湾储油圈层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储油圈层分别是东、西半球的油极,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其他七大区域性储油圈层则呈差别成长态势;②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升西落"的演化态势,总体分布格局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本文对中国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茶产业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分析表明,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结构、市场集中度、市场导向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群英  黄剑坚  刘素青  
红海榄为花、果、植株为一体的胎生植物,开展花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对红海榄的更生繁殖和群落稳定、演替、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8种聚集度指标(I、C、M*、Ca、K、M、M*/M、S~2)分析了湛江高桥红海榄群落花朵在树冠空间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分布,结果表明:高桥红海榄花朵主要分布在上层树冠和南、北两个方位。红海榄花在各个冠层和各个方位的空间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分布。因此,湛江高桥红海榄花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慧  朱国平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为了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南极磷虾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实验利用1996—2011年南极半岛海域的南极磷虾生物量数据,通过全局Moran’s I、Geary’s C与Ripley’s K函数对该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空间指标进行变点检测。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值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降低,Geary’s C值先增大后降低。广义估计方程的结果显示,空间尺度和距离均对K′值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南极半岛海域南极磷虾呈现高密度聚类分布,但资源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减弱。基于多种检测方法的变点分析结果显示,25′×25′是多个空间指标发生质变的空间尺度,可作为1′×1′~60′×60′尺度内此类研究开展比较分析的尺度阈。本研究探讨了南极磷虾资源空间分布的尺度效应,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性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以及渔场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晓莉  袁磊  赵然  和万荣  田淑静  郭朝元  
【目的】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开展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为草地资源清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OpenGeoda、ArcGIS软件,采用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6年,从草地资源数量来看呈现增加趋势,全县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为3.98%,但各个乡(镇)动态变化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全县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增加0.28,整体呈现出"西北、中东部区域高,其他区域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草地资源核密度来看,高值区域减少较为明显,中值区域个别乡(镇)出现一定的减少,低值区域整体变化不大;从村级区域单元空间关联性来看,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草地资源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区域,但整体出现减弱的趋势。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草地资源面积比例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娜姑镇、待补镇,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者海镇、新街乡以及金钟镇三者交界处、乐业镇和矿山镇的交界处以及大桥乡的西北部区域,出现"缩减"和"扩大"阶段。【结论】以2009、2016年2期数据,分别从县级、乡(镇)级、村级区域单元3种不同尺度采用地统计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空间集聚和差异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会泽县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欢欢  梁龙武  曾赠  王振波  
本文基于2014-2015年中国190个大中城市PM_(2.5)的监测数据,建立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总结两年内PM_(2.5)的浓度、空间集聚的年际变化和存在问题,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2015年较2014年全国平均PM_(2.5)浓度下降10%,达标天数提升了4.4%,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改善的天数主要集中在春夏秋季,冬季改善幅度甚微,其中12月污染加重。(2)2015年PM_(2.5)整体污染范围缩小,污染核心区由京津冀向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扩散,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年均浓度降幅较大,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日均达标率增长较快。(3)2015年PM_(2.5)的集聚性更明显,浓度高值区范围减小,热点地区更密集地分布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并呈多中心格局。由此,应该加快构建制度支持的多中心监督治理模式,以华北地区为先行先试区域,构建管理支持的多区域联动治理模式,培养环境伦理支持的公众环保意识,实现民防民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欢欢  梁龙武  曾赠  王振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建新  郭智勇  
本文采用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结合2002—2011年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的动态演进和长期趋势。研究发现,虽然在研究时期内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均为单峰分布,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二者都将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且这种俱乐部收敛并不由地域因素决定。为了避免出现俱乐部收敛的极化现象,应重点控制碳排放强度约为4.05、4.7倍均值和人均碳排放约为3.9、5.0倍均值城市的碳减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爽  黄敏  张雅林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亚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小叶蝉亚科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基于现有标本及相关文献,建立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属、分布亚区/属矩阵,并用PAUP4.0进行启发式搜索得到分布区支序图,用SPSS17.0软件对有小叶蝉亚科分布的亚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中国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布区形成的顺序首先为东北区、青藏区,然后是蒙新区和华北区,最后是西南区、华中区及华南区;华北区2个亚区与东洋区分布的小叶蝉及滇南山地亚区与西南山地亚区分布的小叶蝉相似性程度均较高。【结论】小叶蝉亚科昆虫动物地理分布区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与第四纪冰期活动有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霞  王沐钒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达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加大的趋势。金融资源地区分布的失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存在相当明显的地域差别。促进我国金融资源在地区间合理分布,充分发挥金融资源的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荣书  宋盛宪  江纪炀  俞建力  
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1985年我们在珠江口发现了中国对虾资源,为了对这一珍稀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其资源状况和分布与移动的认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为此,我们根据调查的资料,对其分布与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颖  白钦先  
首先运用全国31个省市1992~2007年的相关数据,从总值和人均值的视角分析了存贷款、证券筹资、实际利用外资、保费收入等各类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以及演变情况,然后利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金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进行了度量,最后提出了协调金融资源地区分布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