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5)
2023(11545)
2022(9865)
2021(9125)
2020(7651)
2019(17998)
2018(17716)
2017(33362)
2016(18192)
2015(21052)
2014(21238)
2013(21362)
2012(20721)
2011(19134)
2010(19315)
2009(18018)
2008(18100)
2007(16305)
2006(14384)
2005(13411)
作者
(55443)
(46601)
(46351)
(44302)
(29693)
(22405)
(21180)
(18154)
(17728)
(16577)
(16102)
(15552)
(15074)
(14903)
(14784)
(14491)
(14025)
(13790)
(13449)
(13375)
(11851)
(11569)
(11418)
(10553)
(10519)
(10491)
(10400)
(10299)
(9488)
(9488)
学科
(88794)
经济(88717)
(45402)
管理(45207)
方法(34834)
(33226)
企业(33226)
数学(30970)
数学方法(30759)
中国(28707)
(25169)
地方(22760)
(18839)
贸易(18825)
(18270)
业经(18004)
(17817)
(16939)
农业(16829)
(15604)
(14824)
银行(14792)
(14462)
金融(14460)
(14376)
(13431)
环境(13215)
地方经济(12771)
(12642)
技术(11458)
机构
大学(272520)
学院(271856)
(121434)
经济(119111)
研究(104896)
管理(97446)
理学(82268)
理学院(81207)
中国(80466)
管理学(79936)
管理学院(79413)
科学(62984)
(60134)
(55144)
(53553)
(50582)
研究所(49945)
中心(46599)
财经(41926)
(41781)
业大(39829)
农业(39745)
北京(39319)
经济学(38619)
(38077)
(37585)
师范(37212)
(37153)
经济学院(34847)
(33299)
基金
项目(172685)
科学(134617)
研究(126727)
基金(123937)
(108738)
国家(107825)
科学基金(89987)
社会(80779)
社会科(76541)
社会科学(76520)
(66422)
基金项目(64541)
教育(57429)
(56693)
自然(55637)
自然科(54318)
自然科学(54299)
自然科学基金(53329)
资助(51981)
编号(50844)
(43350)
成果(42552)
重点(39798)
(39127)
课题(36425)
(35322)
发展(35151)
(34568)
国家社会(33969)
创新(33215)
期刊
(140485)
经济(140485)
研究(86682)
中国(59612)
(47627)
学报(44002)
科学(40712)
(39944)
管理(35812)
大学(32626)
农业(32551)
教育(30552)
学学(30544)
(28510)
金融(28510)
经济研究(23616)
技术(23304)
业经(22550)
财经(21294)
问题(19041)
(18482)
(18280)
(17541)
国际(15716)
世界(15648)
技术经济(14408)
统计(12751)
(12688)
图书(12667)
商业(12564)
共检索到42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军荣  王军  苏永全  王德祥  全成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红  赵云龙  王群  罗文  堵南山  
为了解甲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消耗利用的规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7个发育期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在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水分含量在早期无显著变化,发育至溞状幼体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含量在早期略有升高,而从后无节幼体晚期开始下降。脂类含量则逐期下降,只是在前溞状幼体期有所升高。这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脂类和蛋白质不仅在构建组织器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两者可能分别作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肪酸变化研究表明:DHA主要参与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形成。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下降,可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并合成部分DHA。∑_ω-3HUFA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文  赵云龙  曾错  崔丽丽  李嘉尧  杨受保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糖类、蛋白质及氨基酸、脂类及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了解胚胎形态发生与营养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糖类总体含量很低。总蛋白与总氨基酸(TAA)的含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在必需氨基酸(EAA)中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的含量较高,而在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较高。总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性脂和磷脂的主要脂肪酸均为C16:0、C18:0、C18:1ω9和C18:3ω3。研究认为:在红螯螯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糖类主要参与多种特异复合物的合成以及甲壳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石林  吴旭干  成永旭  王春琳  朱冬发  周波  王金峰  龚良军  
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单卵干重、湿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来源和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持续增加,由受精卵时的(24.5±1.72)×106μm3增加到孵化前的(39.2±2.8)×106μm3(P<0.01);胚胎体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水分绝对量由受精卵的(19.88±1.65)μg上升到心跳期的(28.82±1.77)μg,单卵水分含量升高了44.97%,故单卵湿重显著上升(P<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志峰  廖承义  王海林  马英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德祥  苏永全  王军  梁军荣  
以人工授精所获得的中国鲎胚胎及其幼体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授精后的静置时间、温度、盐度、重金属等对中国鲎胚胎和三叶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范围内 ,授精后静置时间 1min即可 ,不必长达 1h ;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8℃ ,最适盐度 2 0 ;中国鲎三叶幼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盐度 30~ 35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表现为Pb2 + >Zn2 + >Cu2 + ≈Cd2 + ;中国鲎三叶幼体比胚胎更容易受重金属污染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文耀  周丽青  杨继辉  熊加奉  李伟明  任建峰  
四带无须魮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热带观赏鲤科鱼类。本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其胚胎发育全过程,采用小鱼游泳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其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最后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其在鲃亚科中的系统进化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温28℃条件下,四带无须魮的胚胎发育经历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6个时期,24 h孵化出膜。与斑马鱼出膜时开始形成色素不同,四带无须魮出膜时色素未形成,有利于早期器官形成和发育的观察。以公鸡血细胞DNA含量2.30 pg/2c为标准,四带无须魮DNA含量为1.50 pg/2c。四带无须魮染色体为2n=50,系统进化树显示,四带无须魮在鲃亚科鱼类进化史上属于较早出现的鱼类,染色体数为原始的数目类型,鲃亚科其他属的鱼类独立发生多倍化。上述结果为四带无须魮的繁殖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晓华  昝瑞光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技术,对滇池高背鲫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酯酶(EST)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在从未受精卵到肝形成期的整个发育过程中,EST同工酶在4组胚胎上持续不断地表达了3条酶带,但第Ⅰ组胚胎在血液循环期以前未表达任何酶带。2,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从血液循环期起尤其到肝形成期,EST同工酶增加了新酶带。3,滇池高背鲫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EST同工酶表达也显示出它的特点:不同组胚胎之间存在相当明显而恒定的差异性,5组胚胎可划分为3种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俊平  王芸  段亚飞  葛倩倩  李吉涛  李健  刘萍  聂国兴  
为了解蜕皮激素受体(EcR)在脊尾白虾卵巢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脊尾白虾EcR基因全长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KC506600),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EcR基因在雌虾不同组织、卵巢以及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脊尾白虾EcR基因全长2 638 bp,开放阅读框1 713 bp,编码570个氨基酸,脊尾白虾EcR在系统进化上与行抱卵繁殖的真虾类和蟹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对虾类较远。脊尾白虾EcR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肝胰腺内表达。在脊尾白虾繁殖期内,肝胰腺内EcR的表达量始终高于卵巢,表达量峰值出现在卵巢成熟时期,而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钢春  张守领  顾若波  
设置10℃、15℃、20℃、24℃、27℃、30℃6个温度组和0‰、2.5‰、5‰、10‰、15‰、太湖湖水组6个盐度组,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9.5℃,适宜的发育水温为20~24℃。水温10℃时胚胎卵裂异常,未能进入原肠期;水温升至30℃时胚胎在发育至原肠期前后死亡。水温度为24℃时孵化时间仅为73.5 h,孵化率高达80%,畸形率为0,为最适孵化水温;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盐度实验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力,各盐度梯度下的胚胎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东丽  林志华  董迎辉  姚韩韩  柴雪良  
以泥蚶为母本、毛蚶为父本,运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泥蚶的卵和毛蚶的精子进行人工杂交,采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毛蚶的精子可以附着并穿过泥蚶的卵膜进行受精,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一极体(PB1)和第二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发生原核联合,接着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杂交受精率统计为60.2%,发育速度较自交组慢;杂交胚胎发育前两次卵裂发育基本正常,后期才出现明显畸形;囊胚期持续时间很长,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且纤毛越来越长,最后全部死亡。另外,在实验中发现有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卫军  杨建敏  周全利  郑小东  张宇  孙国华  刘相全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短蛸(Octopusocellatus)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在人工养殖环境下,选用成体短蛸培养1个月后(五月份)即产卵。观察发现,雌蛸一直对其卵子进行看护,直到幼体孵化出膜,随后两周之内雌蛸相继死亡;受精卵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根据Naef的划分标准,短蛸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20期,期间胚胎经历2次翻转,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为16~21℃时,第1次翻转发生在第15天,胚胎原基由动物极转向植物极;第2次翻转发生在第40天,胚胎由卵柄端转向卵柄相对端;从受精卵到幼体孵化出膜共经历41d;刚孵化出的幼体为浮游型,浮游期12d左右,之后营底栖生活。本文系统地描述了短蛸的繁殖行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温涛  龙治海  李孟均  
为了研究中华沙鳅胚胎的各发育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采用莱卡体视显微镜对中华沙鳅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描述和拍照记录。结果表明:成熟卵直径为0.9~1.3 mm。受精卵吸水膨胀之后卵膜外径为4.21~4.98 mm,漂流性。在水温23℃±0.5℃时,中华沙鳅胚胎需要33 h 15 min发育后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26个发育期。初孵仔鱼身体透明,全长约4.8~5.1 mm,肌节数为24+1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玉琳  
白鲫胚胎发育的研究陈玉琳(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82)白鲫是一种优良的养殖种类。近年来我们对白鲫胚胎发育及仔鱼的习性作了观察研究,其结果叙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且实验材料取自本所养殖实验场2-3龄的人工授精卵。用毛笔将受精卵撒在干净的培养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