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044)
2022(9804)
2021(9028)
2020(7437)
2019(16517)
2018(15749)
2017(27984)
2016(15758)
2015(17681)
2014(17199)
2013(16766)
2012(15594)
2011(14211)
2010(13776)
2009(12659)
2008(12362)
2007(10758)
2006(9227)
2005(8324)
作者
(48682)
(40754)
(40753)
(38588)
(25812)
(19614)
(18187)
(16341)
(15695)
(14256)
(14099)
(13547)
(13295)
(13002)
(12975)
(12625)
(12231)
(12184)
(11801)
(11704)
(10425)
(10158)
(9889)
(9290)
(9279)
(8933)
(8929)
(8838)
(8453)
(8282)
学科
(59937)
经济(59865)
管理(41385)
(37556)
(27992)
企业(27992)
方法(25606)
数学(23128)
数学方法(22970)
中国(21531)
(18002)
(15507)
(15482)
贸易(15471)
(15166)
(15038)
(13295)
业经(12690)
农业(11767)
(10856)
银行(10801)
(10439)
(10264)
(10108)
金融(10100)
环境(9864)
地方(9782)
技术(8965)
(8720)
财务(8694)
机构
大学(225783)
学院(223282)
(95413)
经济(93766)
研究(88362)
管理(79589)
理学(68903)
理学院(68040)
管理学(66879)
管理学院(66489)
中国(65831)
科学(55986)
(50387)
(49186)
(46897)
研究所(43574)
(41109)
农业(40355)
业大(39541)
中心(38384)
财经(33243)
(32246)
(32045)
北京(31270)
(30649)
经济学(30328)
(28409)
师范(27900)
经济学院(27477)
科学院(27435)
基金
项目(159034)
科学(123575)
基金(116360)
研究(109173)
(107056)
国家(106196)
科学基金(87560)
社会(70631)
社会科(66936)
社会科学(66923)
基金项目(60711)
(59929)
自然(57463)
自然科(56201)
自然科学(56178)
自然科学基金(55228)
(52598)
教育(49741)
资助(47343)
编号(40783)
重点(37291)
(35598)
(34533)
(33275)
成果(32805)
计划(31438)
创新(31344)
科研(31319)
国家社会(31006)
中国(30067)
期刊
(98317)
经济(98317)
研究(64955)
中国(47913)
学报(47680)
(44874)
科学(40183)
大学(34567)
学学(33004)
农业(30667)
(30064)
管理(28014)
教育(23863)
(18831)
金融(18831)
经济研究(18245)
(17562)
财经(16631)
技术(16442)
业经(15259)
(14443)
(13599)
问题(13367)
业大(12982)
世界(12572)
国际(12523)
(12481)
科技(11400)
农业大学(10929)
统计(9838)
共检索到332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鲍虞园  叶国玲  颉晓勇  
2018年5~9月,在广东湛江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进行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在水温为28℃~32℃、盐度为26~30、p H为7.4~7.8条件下,9对中国鲎共产卵8.713×104粒,受精率为56%~68%;受精卵历时约45 d后,胚胎发育孵化成1龄稚鲎,孵化率达92%,共获得1龄稚鲎4.827万尾。随机取样人工繁育1龄中国鲎500尾,测量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头胸甲高(X3)、腹部长(X4)和体质量(Y)5个形态性状,应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分别计算得出各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一步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结果显示,所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银康  钟金香  鲍虞园  应紫薇  颉晓勇  
为了探究不同龄期中国鲎幼鲎生长特性,实验测定了2~4龄幼鲎头胸部长(X_(1))、头胸部宽(X_(2))、腹部长(X_(3))、腹部宽(X_(4))、剑尾长(X_(5))、全长(X_(6))和体质量(Y)等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2~4龄幼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高的形态性状均为头胸部宽(X_(2));通径分析发现头胸部宽(X_(2))对2龄和3龄幼鲎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腹部宽(X_(4))对4龄幼鲎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对2~4龄幼鲎头胸部宽和体质量进行对数处理,获得异速生长方程回归系数(b)为2.746,表明此阶段幼鲎体质量增长率大于头胸部宽增长率,处于正生长期。实验表明,不同龄期阶段中国鲎苗种筛选所依据的形态性状应有所差异,中国鲎幼鲎阶段种质评价应考虑其异速生长规律,同时也为探究鲎的生长与性状、结构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安丽  刘萍  李健  何玉英  
随机选取第11代"黄海1号"5月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00尾和6月龄中国明对虾50尾,分别测量全长(X1)、头胸甲长(X2)、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甲宽(X10)、第1腹节宽(X11)、头胸甲高(X12)、第1腹节高(X13)、体长(X14)共14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这2种月龄对虾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5月龄和6月龄对虾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5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玺洋  白俊杰  樊佳佳  于凌云  梁旭方  
为研究草鱼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测定287尾二龄草鱼全长、体长、头长、体宽、体高、眼间距、肛前距共7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草鱼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对体质量影响不显著的头长、体高及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建立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体宽(X4),眼间距(X6),肛前距(X7),体长(X2)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048.127+220.925X4+262.367X6+33.776X7+10.648X2。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0.900,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草鱼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其中体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培伦  刘伟  姜黎明  王继隆  唐富江  崔康成  高文燕  
【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月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体质量的重点形态性状,掌握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为大麻哈鱼规模化人工养殖及其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恒温封闭循环海水系统中人工养殖4月龄、8月龄、19月龄和32月龄野生一代大麻哈鱼,在养殖过程中测定其体质量、叉长、全长、吻长、头长、眼径、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高和体宽等11个性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各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拟合出能够评估不同月龄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不同月龄大麻哈鱼各形态性状指标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且随着月龄的增加,变异系数越大,说明大麻哈鱼在实际选择育种过程中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4月龄大麻哈鱼各性状之间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8,19和32月龄大麻哈鱼各性状之间均呈现出极显著(P<0.01)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月龄和32月龄大麻哈鱼体质量的关键性状指标为全长、体高和体宽,8月龄为叉长、体高、体宽、尾柄高和头高,而19月龄则是叉长、体高、体宽和尾柄高,各月龄形态性状对大麻哈鱼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分别为0.887,0.890,0.853和0.901,均在85%以上。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剔除与体质量相关性不显著的形态性状,所得方程保留的形态指标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大麻哈鱼生长过程中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有效应用于大麻哈鱼的人工养殖选择育种及保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德祥  苏永全  王军  梁军荣  
以人工授精所获得的中国鲎胚胎及其幼体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授精后的静置时间、温度、盐度、重金属等对中国鲎胚胎和三叶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范围内 ,授精后静置时间 1min即可 ,不必长达 1h ;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8℃ ,最适盐度 2 0 ;中国鲎三叶幼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盐度 30~ 35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表现为Pb2 + >Zn2 + >Cu2 + ≈Cd2 + ;中国鲎三叶幼体比胚胎更容易受重金属污染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  梁旭方  郭小泽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骆小年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程大川  郭华阳  马振华  江世贵  刘西磊  杨其彬  李涛  
为了探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分别测定其全长(TL)、体长(sL)、头长(hL)等11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BW)。分别计算形态性状测量值和体质量数值之间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关联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卵形鲳鲹被测量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皆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通径分析中,3月龄卵形鲳鲹仅全长、体宽、体高和尾柄高的形态性状测量值对幼鱼体质量数据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美云  刘双凤  韩志忠  曲立  董宏伟  
随机选取3月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213尾,分别测定其体质量(Y)和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体宽(X5)、头宽(X6)、眼间距(X7)、体高(X8)、头高(X9)、尾柄高(X10)、尾柄长(X11)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施氏鲟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剔除了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头长、吻长、尾柄长以及回归分析中不显著的体宽、眼间距、头高和尾柄高,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霍淑芳  刘润中  许华曦  洪水根  
应用光镜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Leach))复眼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中国鲎复眼表面覆盖角膜层,外形呈半球形,由800~1 200个小眼组成,组成复眼的小眼面均为椭圆形。每个小眼包括透光和感光两部分。透光部分由透光锥体和透光孔径组成;感光部分包括小网膜细胞及色素细胞。小网膜细胞分R-区和A-区,R-区是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A-区是没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但A-区的表面覆盖着色素细胞,色素颗粒主要分布于A-区和R-区的交界处。8个小网膜细胞排列成的桔瓣状结构组成1个小眼的感光部分。[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17-52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炳霖  肖炜  邹芝英  祝璟琳  李大宇  喻杰  杨弘  胡平各  马银花  
为探究不同杂交方式奥尼罗非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对埃及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与"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co aureus)正反交子代奥尼罗非鱼群体开展体质量(BW)与全长(TL)、体长(SL)、头长(HL)、体高(BD)、尾柄长(CPL)、尾柄高(CPD)、体厚(BWD)共7个形态性状测定与分析,判断影响奥尼罗非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并建立体质量多元回归方程;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复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比较了正反交奥尼罗非鱼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正交奥尼罗非鱼群体全长、体高和尾柄高3个性状对体质量产生主要影响,回归方程为Y_(BW)=-154.286+9.016X_(TL)+10.065X_(BD)+17.884X_(CPD);反交雌性奥尼罗非鱼群体全长和体高2个性状对体质量产生主要影响,回归方程为Y_(BW)=-92.582+7.415X_(TL)+8.727X_(BD);反交雄性奥尼罗非鱼群体体长和体高2个性状对体质量产生主要影响,回归方程为Y_(BW)=-120.299+8.661X_(SL)+16.590X_(BD)。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TS、BDS、CDS、BWS和HS形态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BS和CLS形态特征,对PCA1和PCA2作散点图可将正交雄鱼与反交雌鱼有效区分。研究表明,不同杂交方式、不同性别的奥尼罗非鱼影响体质量的形态特征均存在差别,在亲鱼挑选及子代选育工作中,建议采用多性状综合选育的方式,以提高选育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成松  李富花  相建海  
为确定适于脊尾白虾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度指标,实验以4月龄的池塘养殖脊尾白虾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77尾测定体长、全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高、第一腹节宽、腹部长、额剑上齿数目、额剑下齿数目和体质量共11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并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应。通径分析显示,脊尾白虾体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宽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其中以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而其余指标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较小,是影响体质量的次要因素,经逐步回归分析后均被剔除;逐步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嘉丽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从湛江东海岛斧文蛤野生群体随机取200个2龄个体,测量壳长(SL)、壳宽(SW)、壳高(SH)、韧带长(Li L)、小月面长(Lu L)和体质量(W)6个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壳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依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壳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与体质量极显著相关(P0.05)。壳长、壳宽、壳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采用逐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严福升  王志刚  刘旭东  刘志鹏  张全启  
随机选取3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0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厚(X4)和体高(X5)共5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Y)。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剖分。明确影响3月龄牙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牙鲆选育提供数据支持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间及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体长、体厚和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秀荔  罗玲娟  彭敏  杨春玲  朱威霖  李琼珍  罗邦  王韶韶  刘伟茹  李咏梅  
为了研究鲎形体与体重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一步探讨其生长特性,分别测定分析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和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不同年龄段、不同龄期及不同性别的形态参数(头胸甲宽度及体重)。结果表明,圆尾鲎与中国鲎各年龄段、各龄期及不同龄期的雌、雄鲎头胸甲宽度与体重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0.81。异速生长曲线斜率-回归系数b(体重的log值与前体宽度的log值)均大于1,总体表现为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且雌鲎体重相对于头胸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