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8)
- 2023(12482)
- 2022(10577)
- 2021(9844)
- 2020(8031)
- 2019(18724)
- 2018(18580)
- 2017(35050)
- 2016(18758)
- 2015(21603)
- 2014(21122)
- 2013(21158)
- 2012(19708)
- 2011(18282)
- 2010(18558)
- 2009(17007)
- 2008(16640)
- 2007(14503)
- 2006(13096)
- 2005(12126)
- 学科
- 济(88650)
- 经济(88574)
- 管理(48343)
- 业(46783)
- 方法(35452)
- 企(33673)
- 企业(33673)
- 数学(31949)
- 数学方法(31419)
- 中国(28876)
- 农(24539)
- 地方(22054)
- 业经(18942)
- 贸(18222)
- 贸易(18204)
- 易(17701)
- 学(17083)
- 环境(16491)
- 农业(16353)
- 制(15089)
- 财(14915)
- 银(14564)
- 银行(14538)
- 发(14306)
- 行(14236)
- 融(14181)
- 金融(14179)
- 和(12213)
- 技术(12141)
- 地方经济(11959)
- 机构
- 学院(270126)
- 大学(268980)
- 济(118433)
- 经济(116087)
- 研究(102195)
- 管理(100678)
- 理学(85505)
- 理学院(84491)
- 管理学(82900)
- 管理学院(82411)
- 中国(79335)
- 科学(61966)
- 京(59579)
- 所(52973)
- 财(50523)
- 农(48436)
- 研究所(48175)
- 中心(45452)
- 江(41183)
- 财经(39609)
- 业大(39461)
- 北京(38700)
- 农业(37928)
- 经济学(36887)
- 院(36710)
- 范(36384)
- 经(36103)
- 师范(35997)
- 经济学院(33040)
- 州(32824)
- 基金
- 项目(179051)
- 科学(140999)
- 研究(130538)
- 基金(129765)
- 家(114845)
- 国家(113986)
- 科学基金(96335)
- 社会(84137)
- 社会科(79913)
- 社会科学(79893)
- 省(68960)
- 基金项目(66593)
- 自然(60614)
- 自然科(59204)
- 自然科学(59193)
- 划(58891)
- 教育(58638)
- 自然科学基金(58142)
- 资助(54724)
- 编号(51718)
- 发(44471)
- 成果(41943)
- 重点(41412)
- 部(39722)
- 创(37069)
- 课题(36810)
- 国家社会(35941)
- 发展(35703)
- 展(35127)
- 创新(34863)
- 期刊
- 济(135852)
- 经济(135852)
- 研究(83211)
- 中国(61229)
- 农(45097)
- 学报(42207)
- 科学(39982)
- 管理(38774)
- 财(35686)
- 农业(32266)
- 大学(32120)
- 教育(30176)
- 学学(29969)
- 融(27211)
- 金融(27211)
- 技术(25264)
- 经济研究(23026)
- 业经(22293)
- 财经(19540)
- 业(18571)
- 问题(17422)
- 经(17030)
- 图书(16152)
- 贸(15487)
- 世界(14851)
- 统计(14614)
- 技术经济(14374)
- 国际(14025)
- 资源(13551)
- 策(13070)
共检索到423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特力根白乙
近30余年,中国鱼-稻模式生态渔业作为产业从起步性发展到生产性发展、再从拓展性发展到综合性发展,显现出它的勃勃生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然而,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系统的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系统不仅提供重要的初级产品——稻谷、水产品等食物以及作为副产品的秸秆,还提供区域空气质量维持、区域气候调节、疾病控制、环境净化和观光休闲等服务和功能。所以,关注鱼—稻模式生态渔业的发展,客观评价和科学认识其产品和生态服务价值,是促进鱼—稻模式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生态渔业 稻田养鱼 生产效益 服务功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毅 刘雪梅 郑永华 唐洪玉 熊波
试验研究和示范表明 ,与平作种稻比较 ,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 :水稻产量可平均增产 10 %以上 ,同时每亩平均增收鲜鱼 5 5 8kg ,成鸭 14 6kg ,蔬菜等经济作物 4 7 3kg (按稻田面积计算 ) ;提高了稻田的肥力 ,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2 0 1%、 5 7 3%、 17 3%和 18 9% ;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 10 0 0元 /亩以上 ,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 ;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 0 5以上 ,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
关键词:
稻 鱼 鸭 菜 多元复合模式 综合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华 刘某承 张丹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优秀模式都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但逐渐被当代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替代。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的贡献,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地区,传统农业模式比现代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针对农民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对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而言,稻田养鱼模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净收入,但其投入也较高,因此不利于激励农户进行该模式的农业生产;对全...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常规农业 生态效益 比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在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过程中,发展模式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不仅有共存共生的关系,而且还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有机统一起来,把现代社会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天 武星华 周晓 于雷 刘艳霞 叶雅文
“虾稻共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模式,被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文章以“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从三维系统角度揭示了2016—2020年潜江市各乡镇在“虾稻共作”模式下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三维系统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该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虾稻共作”模式下,潜江市三维系统发展指数在“十三五”期间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各乡镇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绝对差异。(2)三维系统综合发展效益呈下降趋势,西部、东部和北部较中部高,经济发展效益与三维综合效益的时空变化较为吻合,粮食安全效益与生态保护效益趋势相反。(3)经济发展指标对综合发展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保护指标和粮食安全指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丽莉 李光泗
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服务业的深入发展,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快速的集聚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一)初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1949年~1978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服务业不太受重视,产业地位相对于工业、农业较低;第二,增长较慢,且波动较大;第三,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由1957年的30%下降到1978年的23%。(二)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1989年,我国服务业高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由1979年的865.8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琪 张佳乐
立体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将自然资源如光热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不同的农作物组合起来投入到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去,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发展的一种模式。立体农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是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香稻嘉鱼”模式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的优势,找出“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立体农业 “香稻嘉鱼” 生态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毅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冯仁国 黄金川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亮 何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膳食结构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目前的稻米品质难以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扩大的特殊市场的需求。多功能稻米营养价值生产效益优于普通大米,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急需特种稻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原市特种稻米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提出了几点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开原市 特种稻米 生产模式 效益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明睿 高子健 张欣雨 李艳和 宋光同 赵玉华
为制定安全优质高效的稻渔共作生产技术规范、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技术,设立3种种养模式的对比试验,试验组为稻蟹共作(rice-crab co-culture, RC)和稻虾蟹共作(rice-crayfish-crab co-culture, RCC)模式,对照组为精养蟹(intensive crab, IC)模式。通过对比精养蟹、稻蟹共作、稻虾蟹共作模式下的氮磷平衡、氮磷利用、浮游生物生物量与多样性及生态经济效益来探寻最佳的稻田养蟹模式。结果显示,3种种养模式底质氮磷含量均有增加,精养模式最为显著(P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达 余乐安 金骋路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未来挑战。研究方法:利用1997~2019年间实践发展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讨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发展阶段(硬件革新、技术革新、模式革新、监管革新)与四大发展模式(互联网传统金融延伸、互联网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理财与融资、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主要侧重金融模式革新,具有明显的跨越式特征,这与其在西方成熟市场演进式发展不同。中国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估测参与者行为演变规律三大挑战。研究创新: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实践与理论融合梳理,兼顾现实意义与理论深度。研究价值:本文有利于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而以创新方式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需型路径和外需型路径,并构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并培育了相应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创新 路径 模式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