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7417)
- 2022(6107)
- 2021(5673)
- 2020(4643)
- 2019(10425)
- 2018(10124)
- 2017(19307)
- 2016(9897)
- 2015(11506)
- 2014(11163)
- 2013(11375)
- 2012(10986)
- 2011(10384)
- 2010(10201)
- 2009(9661)
- 2008(9301)
- 2007(8274)
- 2006(7768)
- 2005(7054)
- 学科
- 济(71969)
- 经济(71813)
- 方法(24979)
- 管理(24627)
- 数学(21081)
- 数学方法(21024)
- 业(20896)
- 中国(20021)
- 地方(16202)
- 企(15876)
- 企业(15876)
- 农(13491)
- 业经(12826)
- 地方经济(12271)
- 学(11418)
- 贸(11306)
- 贸易(11299)
- 易(11001)
- 财(9725)
- 和(9576)
- 制(9531)
- 环境(9169)
- 农业(8816)
- 关系(8414)
- 融(8362)
- 金融(8361)
- 发(8360)
- 银(7767)
- 银行(7764)
- 行(7640)
- 机构
- 大学(159890)
- 学院(155685)
- 济(87483)
- 经济(86348)
- 研究(64039)
- 管理(56531)
- 中国(48656)
- 理学(48411)
- 理学院(47830)
- 管理学(47333)
- 管理学院(47028)
- 财(36086)
- 京(33830)
- 科学(32766)
- 所(31856)
- 经济学(30589)
- 财经(29350)
- 研究所(28710)
- 经济学院(27336)
- 经(26914)
- 中心(26746)
- 北京(22318)
- 院(21993)
- 财经大学(21846)
- 江(21008)
- 农(20335)
- 社会(20204)
- 范(20167)
- 师范(20056)
- 科学院(19775)
- 基金
- 项目(98658)
- 科学(80147)
- 基金(76768)
- 研究(73826)
- 家(66319)
- 国家(65833)
- 科学基金(56347)
- 社会(55524)
- 社会科(51736)
- 社会科学(51722)
- 基金项目(39297)
- 省(33166)
- 教育(32330)
- 自然(31830)
- 资助(31802)
- 自然科(31146)
- 自然科学(31139)
- 自然科学基金(30653)
- 划(28832)
- 编号(26325)
- 国家社会(25012)
- 部(24534)
- 中国(23426)
- 发(22815)
- 重点(22360)
- 成果(21996)
- 教育部(21918)
- 人文(20699)
- 社科(19900)
- 济(19867)
共检索到246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杜江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欣欣 董晓媛
本研究利用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以日常活动有困难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目前最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的照料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人相比,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老人,在日常照料上选择的余地越少,他们得到社会化照料的可能性越低,更多的是依赖于家庭照料。即使是在得到子女照料的老人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老人从子女那里得到的照料时间和现金帮助也越少。农村的老年女性不仅得到照料的选择更少,得到子女的照料也更少。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老年 家庭照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
文章对中国高龄老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与分析。与城镇高龄老人相比,农村高龄老人在许多方面都面临劣势,他们只享受极其有限的退休金、几乎没有受过教育、丧偶率较高,因而更多地依靠子女养老。中国农村女性高龄老人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劣势。与男性高龄老人相比,女性高龄老人更可能丧偶,在经济上的依赖性更强,而且长期照料资源的可获得性更差;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很低,更可能遭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损而陷入较差的健康状态。中国需要在老年保障和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给城乡女性和男性老人带来平等的利益。
关键词:
高龄老人 社会经济 健康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克俭
进入 2 1世纪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 ,人口高龄化将迅猛发展 ,高龄老年人口问题进一步凸现 ,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高龄老人的自身特点所决定 ,对高龄老人应以社会化养老为主。
关键词:
高龄老人 人口老龄化 养老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沈可
文章应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00、2002和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部分通过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作用,而健康行为并没有在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控制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行为后,父亲职业仍对死亡风险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斌
文章使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60岁及上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运用队列分析法分年龄、性别及城乡揭示过去十年老年人口健康变动特征,并基于队列要素法预测未来四十年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变动趋势并估计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结果首先表明,中国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分性别、城乡、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居住方式及省际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次,随年龄增长中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在逐渐下降,进入高龄期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比例明显提高,并分性别和城乡呈现不同的变动特征。再次,高龄老年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前突破1亿规模,不健康老年人口赡养比快速上升,由疾病扩张与老龄化叠加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担逐渐增加。最后,老年人口健康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所产生的健康红利与长寿红利效应,而其挑战重点体现在如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贵平
文章使用1998-2000年中国高龄老年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应用Cox风险回归方法分析中国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差异。结果显示,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出生于农村者死亡率高于出生于城镇者;丧偶者死亡风险高于已婚者;少数民族死亡风险低于汉族;有较多兄弟姐妹者死亡风险低于兄弟姐妹数量较少者。60岁以前主要职业是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重要预测变量。
关键词:
社会经济差异 高龄老人 死亡风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华,鲍思顿
虽然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的生育依然受到了限制。这种生育限制增加了有男嗣偏好的家庭采取人为手段控制新生儿性别的趋向。同时,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使各个少数民族呈现出不同的生育状况,包括新生儿性别比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某些社会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少数民族新生儿性别比的影响来证明社会经济对生育行为中男嗣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少数民族 多元回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仲亚琴 高月霞 王健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情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数据,计算集中指数,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结果:自评健康不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呈现反向的社会经济梯度,经济水平越低,自评健康不良率和ADL受损率越高,未就诊率、未住院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越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农村老年人,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西部老年人。结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存在健康不公平。要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公平 老年人 集中指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曾毅
文章基于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1998、2000和2002年三期数据,在考虑死亡老人临终前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下,剖析了中国高龄老人年龄、性别、城乡居住地、民族、社会经济地位、婚姻和居住安排等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对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城乡、民族和居住安排对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不考虑死亡老人临终前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的传统方法高估了年龄、性别、民族和居住安排因素对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的影响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贵平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化既是以往人口自身及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也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未来生育水平、国民收入、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深入研究和了解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提供了最新资料。结合前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荣 段晓雪
以往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其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多从个体社会地位、关系网络的角度展开,较少关注外在于个体的宏观社会结构、社会资源因素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与潜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本文利用clds2014年的数据拟合多层次模型,考察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水平与不平等现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老年人在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社区特征对老年人健康水平存在着独立于个人因素的整体性影响,并对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现象产生弱化与强化两种调节机制。(1)社区阶层异质性的分化程度会影响健康水平。其中,社区社会经济地位会弱化健康不平等,而社区内部阶层异质性则会强化健康不平等。(2)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弱化健康不平等。因此,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着眼于中国的健康分层现象,采取社区层面的健康干预,尽可能地增加弱势群体的健康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社交网络和社会保险5个维度,以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医疗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交网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月 段晓华
文章分析人口结构对消费、储蓄及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预测2011—2050年陕西省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动态CGE模型,通过建模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陕西省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在未来将严重制约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国兰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的构成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速度,而且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上通常按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划分成不同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不同,人口问题也不同。人口年轻型的国家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儿童、少年、青年的抚养、教育、就业、住宅等问题。而人口为老年型的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老年人的照顾、抚养、医疗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因此应根据人口年龄构成类型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