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4)
- 2023(8764)
- 2022(7089)
- 2021(6526)
- 2020(5078)
- 2019(11722)
- 2018(11332)
- 2017(21016)
- 2016(11092)
- 2015(12718)
- 2014(12486)
- 2013(12591)
- 2012(12340)
- 2011(11645)
- 2010(11627)
- 2009(10569)
- 2008(10466)
- 2007(9156)
- 2006(8457)
- 2005(8063)
- 学科
- 济(60259)
- 经济(60199)
- 管理(26056)
- 业(25776)
- 中国(23306)
- 方法(18609)
- 地方(17833)
- 企(17300)
- 企业(17300)
- 农(16719)
- 数学(16658)
- 数学方法(16592)
- 贸(13476)
- 贸易(13462)
- 易(13092)
- 业经(13060)
- 发(11536)
- 农业(11362)
- 银(10980)
- 银行(10971)
- 融(10853)
- 金融(10853)
- 行(10835)
- 地方经济(10322)
- 制(10224)
- 环境(10081)
- 学(9382)
- 财(9299)
- 发展(8742)
- 展(8719)
- 机构
- 大学(165528)
- 学院(165321)
- 济(81044)
- 经济(79750)
- 研究(69351)
- 管理(57827)
- 中国(54638)
- 理学(48252)
- 理学院(47604)
- 管理学(47035)
- 管理学院(46706)
- 科学(38579)
- 京(37623)
- 所(35427)
- 财(34701)
- 研究所(31973)
- 中心(29726)
- 农(27144)
- 财经(27006)
- 经济学(26683)
- 北京(25294)
- 院(24815)
- 经(24765)
- 江(24508)
- 经济学院(23948)
- 范(23625)
- 师范(23418)
- 科学院(21533)
- 农业(20934)
- 业大(20709)
- 基金
- 项目(104643)
- 科学(83472)
- 研究(79285)
- 基金(76899)
- 家(67303)
- 国家(66742)
- 科学基金(56109)
- 社会(53487)
- 社会科(50894)
- 社会科学(50888)
- 基金项目(39115)
- 省(38154)
- 教育(34924)
- 划(33140)
- 自然(32429)
- 资助(31787)
- 自然科(31683)
- 自然科学(31676)
- 自然科学基金(31123)
- 编号(30319)
- 发(29551)
- 成果(25266)
- 发展(24677)
- 部(24381)
- 展(24260)
- 重点(24173)
- 国家社会(23677)
- 中国(23290)
- 课题(22413)
- 创(21609)
共检索到27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晓茜 高奇隆 赵灿 魏景明 孙雪姗 顾钰璇 甄雪梅 李园园 董恒进
文章采用1998~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7次数据,基于组基轨迹模型,同时探索了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发展轨迹和死亡轨迹,并从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儿童期特征3个角度对失能轨迹类型归属进行解释。分析结果表明,高龄老人的失能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男性分为"低起点缓慢发展型""低起点快速发展型"和"高起点缓慢发展型"3种,女性分为"低起点缓慢发展型""低起点快速发展型"和"高起点快速发展型"3种。女性属于"低起点缓慢发展型"的比例低于男性。不同类型的失能轨迹和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序一致,女性的死亡率大多低于相对应类型的男性。高龄老人的居住地和职业类型对失能轨迹类型归属有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巫锡炜
由于常规发展模型——分层模型和潜在发展模型无法处理总体发展轨迹的异质性,使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追踪调查前四轮的数据,本研究应用组基发展建模在考虑异质轨迹类型的情况下来对高龄老人残障发展轨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合理地将高龄老人的残障发展轨迹区分为三个明显异质的子类型——"身体健全型"、"低起点快速发展型"和"高起点平稳发展型"。本研究还发现,基线调查时的年龄、性别、民族和60岁之前的职业等人口、经济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高龄老人在残障发展轨迹类型上的归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荣明 朱紫来
“五芳斋”的发展轨迹魏荣明,朱紫来五芳斋粽子公司是由1938年创建的五芳斋粽子店易名而成。素有“粽子大王”盛名。1985年以前,虽几经扩建欲图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直到1984年,年产量才由解放前鼎盛时期20万只左右提高到190万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李念
基于中国老龄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利用混合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1899~1908、1909~1918及1919~1928年3个出生队列的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过程。研究发现,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持续降低,在临终前会出现加速衰退趋势。3个队列人群的认知能力衰退轨迹存在显著的队列差异,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进程不断延迟,较晚的出生队列的认知能力优于较早的出生队列。但是,对老年人临终前的认知能力变化的分析发现,较晚出生的队列人群临终前处于认知能力缺损状态的时间更长。此外,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存在强烈的异质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状态及活跃的行为方式的老年人在认知能力上的表现更佳。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认知能力 衰退轨迹 队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家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应玲 左艺 孟雅儒
梳理我国火电产业的发展历程,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划分出火电产业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并从产业演化机理的角度分析火电产业低碳化转型的路径。最后通过分析未来火电产业需求,探讨其发展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志宏 高九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人"到异化的"政治人",再到理性的"经济人",并逐步走向理想的"全面人"的演进轨迹。从中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人的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经济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推进我国人的发展事业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理性“经济人”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历了30个年头。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甚至震撼。二三十年前,“中国”曾经是“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今天,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已是“繁荣”、“财富”甚至“强大”。只是一代人的时间,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何种神奇力量所致?美国经济学家E.赫尔普曼(2004)在研究了各国发展的历史后指出:“我们可以认为,与研发投入或物质及人力资本积累相比,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更基本因素。”那么,制度背后的力量又是什么?制度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改变的。可以说,是全体人民在创造和改变着社会制度,至少,只有...
关键词:
发展共识 发展轨迹 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孙立明
入世一年来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适时修改保险法律 ,改进和完善保险监管 ,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开始加快 ,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初现端倪。但入世带来的竞争局面才刚刚展开 ,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中国保险业 ,特别是中资保险公司 2 0 0 3年应在这样四个方面更加有所作为 ,一是维护企业信誉和提升行业形象是保险业的根本 ,保险公司一定要视自己的信誉和形象如生命 ,并以有效的机制保证讲究诚信 ,维护企业信誉 ;二是我国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空间非常大 ,应增强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 ,适应我国的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 ,大力开发多样化的保险产品 ;三是高质量的服务是保险公司经营致胜的关键。国内保险公司...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Marcus W.Feldman 杜鹏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利用混合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对1899~1908、1909~1918和1919~1928年3个出生队列的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这一过程中的年龄、队列效应以及内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同时存在于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死亡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具有趋同性,与日历年龄相比,尚余存活时间与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存在显著的队列差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童年经历、健康行为以及生活环境对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轨迹影响显著,也是造成队列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虽然她今天仍然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她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依旧算不上强大但是她的脚步坚定而踏实她的目标明确而切实她的前途光明而远大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期待未来会更加繁荣和富强的那个中国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改革》从2009年第2期开始刊出,至2009年第7期刊登完毕,敬请留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节 曾华 汪秀琼 陈修德
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并以熵值法对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心法对我国2000-2012年生态文明重心发展和经济重心发展轨迹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生态文明重心在空间格局上分布不平衡,其中在南北方向上不平衡的程度要大于在东西方向的不平衡程度;第二,我国经济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重心在南北方向上发展不平衡;第三,我国经济重心对我国生态文明重心的空间变动格局具有东西横向牵引的作用。基于此,提出在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和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中国城市经济 历史轨迹 特征化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