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2)
- 2023(15135)
- 2022(12774)
- 2021(12080)
- 2020(10154)
- 2019(23677)
- 2018(23183)
- 2017(44605)
- 2016(23621)
- 2015(26719)
- 2014(26680)
- 2013(26348)
- 2012(24368)
- 2011(21943)
- 2010(21656)
- 2009(19885)
- 2008(19630)
- 2007(16964)
- 2006(14163)
- 2005(12531)
- 学科
- 济(101091)
- 经济(100985)
- 管理(65607)
- 业(62648)
- 企(50809)
- 企业(50809)
- 方法(48944)
- 数学(43965)
- 数学方法(43434)
- 中国(30067)
- 财(25837)
- 农(25053)
- 学(20406)
- 贸(20181)
- 贸易(20174)
- 易(19664)
- 业经(19616)
- 地方(18308)
- 制(17612)
- 农业(16599)
- 务(16432)
- 财务(16386)
- 财务管理(16351)
- 银(15554)
- 企业财务(15545)
- 银行(15525)
- 融(15127)
- 金融(15124)
- 行(14841)
- 环境(14597)
- 机构
- 大学(340429)
- 学院(337694)
- 济(144566)
- 经济(141781)
- 管理(130431)
- 研究(116598)
- 理学(113767)
- 理学院(112431)
- 管理学(110368)
- 管理学院(109727)
- 中国(87905)
- 京(71570)
- 科学(71090)
- 财(63873)
- 所(57997)
- 农(55427)
- 中心(53730)
- 研究所(53304)
- 财经(52327)
- 业大(49877)
- 经(47921)
- 江(46916)
- 经济学(46012)
- 北京(44814)
- 范(43993)
- 农业(43936)
- 师范(43556)
- 院(42314)
- 经济学院(41665)
- 财经大学(39362)
- 基金
- 项目(234293)
- 科学(186241)
- 基金(174770)
- 研究(166756)
- 家(153722)
- 国家(152539)
- 科学基金(131270)
- 社会(108658)
- 社会科(103193)
- 社会科学(103165)
- 基金项目(92349)
- 省(88171)
- 自然(86176)
- 自然科(84287)
- 自然科学(84262)
- 自然科学基金(82782)
- 教育(76911)
- 划(76085)
- 资助(71845)
- 编号(64694)
- 部(53234)
- 重点(53187)
- 成果(51796)
- 发(49821)
- 创(48432)
- 国家社会(46488)
- 科研(45856)
- 教育部(45742)
- 创新(45454)
- 课题(44363)
共检索到480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列辉 夏伟 宁越敏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网络的视角构建均衡性指标——网络区位系数,并依次从点、线、面三个层面从整体上评价2007年普通铁路和2015年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格局;其次,利用偏移—分享模型,研究464个高铁城市在高铁网络格局中的地位变化,揭示高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发展现象。结果显示:(1)铁路网络结构由"一枝独秀"到"三足鼎立",高铁网络覆盖了大部分人口规模超200万人的都市区,网络联系呈现纵向联系强、横向联系弱的特点;(2)大部分之前未开通普通铁路而直接纳入高铁网络的城市位于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这类城市较少出现在华北和东北地区;(3)高铁网络区位优势由东向西呈地带性递减,东中部中心城市的优势突出,西部中心城市的优势不明显且整体呈现"低水平均衡"格局;(4)城市行政级别越高,高铁覆盖率越高,但在东部地区,高铁结构由"等级化"向"扁平化"发展,中小城市已率先获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列辉 夏伟 宁越敏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网络的视角构建均衡性指标——网络区位系数,并依次从点、线、面三个层面从整体上评价2007年普通铁路和2015年高速铁路网络发展格局;其次,利用偏移—分享模型,研究464个高铁城市在高铁网络格局中的地位变化,揭示高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发展现象。结果显示:(1)铁路网络结构由"一枝独秀"到"三足鼎立",高铁网络覆盖了大部分人口规模超200万人的都市区,网络联系呈现纵向联系强、横向联系弱的特点;(2)大部分之前未开通普通铁路而直接纳入高铁网络的城市位于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这类城市较少出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超
本文在解析社会资本非均衡性概念内涵、外延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民间资金流动 形式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社会资本非均衡性分布影响民间资金流动形式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资金流动 非均衡性分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华丽 吴尚昆 王传君 刘建芬 陈其慎
为对我国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定量化的测度和比较,进一步明晰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为政府进行差别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相结合的方法,以矿种在省域空间的地均查明资源储量作为指标,对我国28种重要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按不均衡程度将28种矿产划分为4类,结论显示:总体上看,我国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有15种矿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相对较高,而不均衡程度相对较低和极高的矿种较少,共6种,不均衡程度相对中等的矿种有7种。从矿类上看,3种能源矿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都相对较高,金属矿产基本属于相对中等和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锡斌 费显政
本文在简要评介了迄今理论界对企业环境分析的视角的基础上,将经济学中的非均衡性概念引入到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中,分析了企业环境非均衡性的内含、来源、状态;非均衡性分析与其他企业环境分析维度的关系以及非均衡性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并指出非均衡性是企业调适的基础和前提;最后探讨了企业对环境非均衡性的管理和应用问题。
关键词:
企业环境 非均衡性 调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交通运输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的基于交通线路影响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模型证明,交通线路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发生相应的改变。分析表明,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受其影响,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将向非均衡状态发展;大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将增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国家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小其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对东北、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考虑规划建设以高速铁路为空间组织...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格局 可达性 均衡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5—2015年碳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1)中国碳生产率的Dagum基尼系数有增加的趋势。(2)三大区域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均小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但是东部和中部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大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3)各省碳生产率存在较大的惯性。(4)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低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低,而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高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高。
关键词:
碳生产率 Dagum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菁靖 雷玉桃
供需非均衡问题是影响中国稀土市场良性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延伸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模型的应用领域,对中国稀土市场的有效供需开展非均衡性分析,并建立双曲线型聚合方程,使用2000—2016年中国稀土市场供需、工业企业和采矿业宏观基本面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长期以来中国稀土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的根本症结。研究表明,中国稀土市场具有的结构分散、买方垄断、价格偏低、黑稀土频现以及政策干预性强等特点,是其呈现非均衡性的重要成因。基于灰色关联诊断得出:稀土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企业收入、企业负债、宏观政策和工业发展状况等是影响稀土有效供需的敏感因素。从非均衡度测算值看,稀土市场供需的非均衡变化趋势大致为:从有效供给过剩转变为有效需求略旺。依据预警线设置,稀土市场较多年份呈现35%以上的供大于求重警状态。本文结论可为促进中国稀土市场均衡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淑娜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的整体不均衡性、局部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研究。30年来,河南省人口-经济分布的整体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呈波动式缓慢变化;局部不均衡在1980—1995年持续加强,表现在人口-经济协调型县域数量持续减少而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人口超前型、人口极化型县域数量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呈波动式变化。人口-经济不均衡性的全局空间关联模式为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呈波动式增强的趋势;经济极化聚集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再强
本文认为,在第四次、第五次森林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吉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世界公认的吉尼系数警戒线,达到两极分化线;片面追求森林覆盖率,一是容易陷入统计陷阱,二是并不意味着实现山川秀美,不意味着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很可能会出现生态状况“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结果。文章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森林资源的分布相对均衡性要求纳入我国林业战略规划,大力挖掘土地潜力,依靠科技创新,改革体制和机制等改善森林分布的非均衡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再强 顾凯平
将西方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国情、林情结合,建立了森林资源分布非均衡性评价的一般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第四次、第五次森林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吉尼系数均大大超过世界公认的吉尼系数警戒线,已达到两极分化线,并且森林资源洛伦斯曲线有弯曲程度加大的趋势。表明在此期间虽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但森林分布不均衡特征显著恶化,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仍相当脆弱。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森林资源分布相对均衡性要求纳入我国林业战略规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扬
本文探讨了蔬菜价格大幅波动,菜农和消费者福利受损的情况,并分析了造成价格传导非均衡性的原因。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解决"两端困境"的思路和建议:一方面,菜农应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其在竞争中的地位、增加议价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则应明确干预目标、对象、方式和方法来降低中间和零售主体的垄断性,达到蔬菜价格传导均衡性。
关键词:
蔬菜市场 价格传导非均衡性 市场竞争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