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6)
- 2023(7695)
- 2022(6588)
- 2021(6475)
- 2020(5273)
- 2019(12361)
- 2018(11802)
- 2017(23249)
- 2016(12436)
- 2015(14074)
- 2014(13739)
- 2013(13695)
- 2012(13113)
- 2011(12021)
- 2010(12192)
- 2009(11460)
- 2008(11379)
- 2007(10079)
- 2006(9316)
- 2005(8814)
- 学科
- 济(53809)
- 经济(53741)
- 管理(35933)
- 业(33961)
- 企(26152)
- 企业(26152)
- 方法(21852)
- 数学(20034)
- 数学方法(19752)
- 中国(19671)
- 贸(17946)
- 贸易(17939)
- 易(17703)
- 财(16617)
- 农(16175)
- 出(12837)
- 制(12472)
- 策(10912)
- 银(10363)
- 银行(10362)
- 业经(10087)
- 农业(10063)
- 行(10052)
- 融(9095)
- 金融(9095)
- 口(8935)
- 出口(8934)
- 出口贸易(8934)
- 地方(8663)
- 及其(8417)
- 机构
- 大学(178477)
- 学院(176758)
- 济(88905)
- 经济(87416)
- 研究(67367)
- 管理(66888)
- 理学(56187)
- 中国(55798)
- 理学院(55609)
- 管理学(54934)
- 管理学院(54595)
- 财(42855)
- 京(38445)
- 科学(34717)
- 所(33446)
- 财经(32793)
- 中心(30099)
- 经(30059)
- 研究所(29608)
- 经济学(29258)
- 经济学院(26338)
- 江(26265)
- 北京(25663)
- 财经大学(24245)
- 农(24218)
- 院(24003)
- 范(22689)
- 师范(22583)
- 州(20445)
- 业大(19719)
- 基金
- 项目(108124)
- 科学(87317)
- 研究(83653)
- 基金(82101)
- 家(70257)
- 国家(69733)
- 科学基金(59795)
- 社会(56465)
- 社会科(53727)
- 社会科学(53720)
- 基金项目(41030)
- 教育(38086)
- 省(37457)
- 资助(35622)
- 自然(35529)
- 自然科(34753)
- 自然科学(34745)
- 自然科学基金(34175)
- 划(32790)
- 编号(32420)
- 成果(28193)
- 部(26903)
- 国家社会(24663)
- 中国(24526)
- 重点(24248)
- 发(23864)
- 教育部(23789)
- 课题(23080)
- 人文(22490)
- 性(22422)
共检索到289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通 陈佳怡
近年来,中国高铁异军突起,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但中国高铁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缅高铁项目被喊停,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也遭遇挫折,中国高铁进入中东欧市场也面临一系列地缘政治与规制性风险。本文在对中国高铁发展成就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其背后原因,随后对中国高铁"走出去"提出政策建议。一、中国高铁的发展情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作为经济单元的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获取利益的要求,促进了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1998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走出去”战略实施几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宏
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全面"走出去"是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的综合体,能够促进我国出口商品转型,推动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转型,是高层次的"走出去"。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高铁"走出去",全球多个国家向我国表达了合作高铁项目的意愿,高铁"走出去"前景广阔。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建成并通车的,仅有按欧洲标准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铁路二期工程,中国在海外还没有一条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建设的高铁。中国高铁系统的全面"走出去",在面临良好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伟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农业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农业必须积极大胆地"走出去"。但与"引进来"相比,目前中国农业"走出去"明显滞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特征和主要制约因素。认为国外投资环境多变、农业企业规模小、融资难、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和海外经营经验不足是当前制约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本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饶世权 陈家宏
一般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障碍主要是国际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污名化"与知识产权遏制。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的创新模式及知识产权归属,东道国的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及国际高铁巨头的知识产权竞争等国际因素。如果说国内、国际因素相对较为单一的话,那么,东道国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东道国需要选择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应综合考虑中国利益、东道国的其他因素和国际竞争因素,选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具体、适当变通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家宏 刘鑫
中国高铁"走出去"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的重要载体,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关乎国家安全与产业安全,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与体系建构具有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过程理论及知识产权风险相关理论并结合产业实践,实现对高铁"走出去"中四类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概念化、因子化、体系化,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知识产权风险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与结构体系。研究发现,高铁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结构体系由19个因子构成,分为知识产权权利、权利行使与执法、权利救济三个层次,分属于基础性、高发性和救济性知识产权风险,各因子间具有相应的影响关系。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提出面向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的系统性对策,实现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预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邹文涛 刘湘洪 孙娟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但受自然条件限制,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对保障中国天然橡胶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认为中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已经开始加速,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并且还存在缺乏统筹规划、企业未能形成合力、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境外投资环境信息缺乏、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设计、加强企业间合作、落实对外投资扶持政策等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娟 袁国保 邓岩
与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无核心竞争力、发展不可持续的一般外贸产品相比,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技术国际领先优势与发展机遇,分析制约杂交水稻种子出口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推进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种子 出口 机遇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焕广 陈瑞剑 廖绍攀 蔡亚庆
本文通过对9家"走出去"农业企业的重点调查和对38家农垦企业"走出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主要以租地、购地和直接农业种植为主;"走出去"企业不仅受限于自身能力缺失,还受到国内体制和政策限制以及东道国政策环境制约。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促进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走出去 投资现状 国内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利秋
本文在分析广州企业"走出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比较研究,发现广州企业"走出去"规模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较弱、未能形成集群效应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走出去"方式和完善相关政策及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前恒 张黎华 王金晶
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广义上,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