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0)
2023(18150)
2022(15438)
2021(14252)
2020(12002)
2019(27728)
2018(27190)
2017(51373)
2016(27555)
2015(31395)
2014(31411)
2013(31044)
2012(29317)
2011(26688)
2010(26579)
2009(24724)
2008(24370)
2007(21661)
2006(19222)
2005(17488)
作者
(81516)
(68046)
(67737)
(64624)
(43421)
(32847)
(30965)
(26535)
(26073)
(24349)
(23502)
(22852)
(21765)
(21650)
(21331)
(21196)
(20295)
(20226)
(19748)
(19654)
(17084)
(16899)
(16650)
(15813)
(15523)
(15251)
(15105)
(14939)
(13843)
(13616)
学科
(132608)
经济(132411)
管理(75847)
(72243)
(57884)
企业(57884)
方法(53551)
数学(46061)
数学方法(45555)
中国(37686)
(33907)
地方(30206)
(29014)
业经(27996)
(26246)
(23972)
贸易(23956)
(23215)
农业(22621)
(22525)
(19549)
(19484)
银行(19434)
(19290)
金融(19286)
(18748)
理论(18660)
环境(18647)
地方经济(17326)
(17088)
机构
大学(403602)
学院(402006)
(175738)
经济(172305)
管理(150792)
研究(146074)
理学(128929)
理学院(127416)
管理学(125244)
管理学院(124501)
中国(111020)
科学(87747)
(86703)
(78536)
(74725)
(69310)
研究所(67659)
中心(66093)
财经(62119)
(60747)
业大(58641)
(56396)
北京(55344)
经济学(54804)
农业(54419)
(53596)
师范(53009)
(52200)
经济学院(49075)
(47926)
基金
项目(263904)
科学(207980)
基金(192511)
研究(191253)
(168835)
国家(167426)
科学基金(142640)
社会(124203)
社会科(117095)
社会科学(117065)
(101772)
基金项目(100725)
自然(91125)
自然科(89052)
自然科学(89022)
教育(87951)
自然科学基金(87453)
(86568)
资助(79805)
编号(76132)
成果(62484)
(60917)
重点(60242)
(59326)
(54304)
课题(53409)
国家社会(51942)
创新(50876)
教育部(50846)
科研(50803)
期刊
(199783)
经济(199783)
研究(123493)
中国(83940)
学报(63955)
(63844)
(60828)
科学(59453)
管理(56824)
大学(48606)
学学(45673)
农业(43731)
教育(43248)
(38294)
金融(38294)
技术(35827)
经济研究(33151)
财经(31678)
业经(31016)
(27402)
问题(26029)
(23858)
(22337)
技术经济(21014)
世界(20815)
统计(20396)
国际(19890)
(18768)
图书(18388)
(17967)
共检索到61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周燕  
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视角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质量。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质量经历了改善—恶化—再改善三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整体上有所改善,但依然远离高质量发展目标。收入差距扩大使发展质量下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相互影响,收入差距歪曲或掩盖了经济增长对发展质量的刺激效应。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天然副产品,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通向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途径,更不能自然带来高质量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福利的增进,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海银   孙理航   邢倩   房良   王美凤   金春林  
目的:探索测量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存在的短板及问题,为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长三角27个地市为观察样本,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个维度的协调程度进行测量,同时基于相对发展度指标进行短板分析。结果:27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变异大,耦合协调度最高为0.95,最低为0.12,协调的城市占比为67%,但各地协调发展程度变异大。其中,优质协调城市有3个,分别为上海,南京及苏州。严重失调有3个,分别为安庆、池州和宣城,主要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总体呈现较好的协调发展格局,但仍存在中度及严重失调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滞后是未来改革重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高校视察,对高等教育作出批示指示,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从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合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高等教育体系。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荣蓉  张教萌  
文章从微博情感分析视角出发,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新浪微博评论数据,研究公众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评价。结果表明:从微博数据的情感值来看,公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积极态度,对产业结构的评价最高,对空气质量的评价最低,对GDP和创业持理性态度,而对社保和房价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词云图分析来看,高质量发展、GDP增速、结构调整、房价上涨、社保基金、空气质量指数、创业平台等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议题。据此,通过把互联网的社情民意与政府的施政努力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金   钟嘉阳  
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从社会资本角度拓展解释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将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分析社会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相比于技术效率,社会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在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成果转化产出,技术开发产出中介效应更强,侧面说明我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政府治理质量较高的地区更能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受益,而缺乏政府管制时,非正式制度的补充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宁  张立群  慕海平  韩文秀  
1996~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已为实现小康目标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今后15年如果我们能保持快速而持续的增长,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我们就能跨上现代化过程中最艰难的一个台阶,为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奠定基础;如果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顺利,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陷于被动,国内一些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矛盾也会表面化,我们有可能再一次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邵宁  张立群  慕海平  韩文秀  
三、1996~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目标 如果从1985年算起,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持续了10年。从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机制出发,考虑到我国具有一个超级规模的、层次丰富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国内市场,有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劳动力价格低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华民族固有的节俭、储蓄的传统,我国有可能实现比其他国家更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因此,1996~2010年期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有可能逐渐降低,但2010年还不会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终结。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鞍钢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对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 1 )继续积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利用通货紧缩一方面“大扫除”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供给面 ,另一方面采取更积极的货币政策 ,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 ;积极扩大就业 ,逐步缓解失业 ,建立灵活性劳动力市场 ;( 2 )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和增长质量 ,首先要提高政策的质量和政府管理社会的质量 ;其次要通过制度建设 ,特别是建立国家廉政体系 ,从源头控制腐败 ,进一步打破垄断 ,消除垄断租金 ;其三实行“透明革命”、“信息公开” ;( 3)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关键在于高质量高增长模式 ;( 4 )解放农民、投资农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鞍钢  
2002年6月24日,朱基总理在中南海主持经济工作座谈会,邀请经济学界12名专家座谈当前经济工作,此文系作者参加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的发言文稿,作者就如何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摘要发表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德周  
文章运用辩证系统思维,通过对中国经济建设中主要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法的价值——通过公平,实现整体的、长期的、协调的高效益,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系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米红  吕潭华  
本文通过对闽台两地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量化分析,比较系统、详细地阐 释了两地经济发展的结构与特征差异;并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建立了闽台发展的统 计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