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2)
2023(6304)
2022(5376)
2021(5468)
2020(4495)
2019(10852)
2018(10354)
2017(18262)
2016(10298)
2015(12079)
2014(12106)
2013(11672)
2012(10973)
2011(10145)
2010(10090)
2009(9121)
2008(8867)
2007(7326)
2006(6671)
2005(6437)
作者
(26843)
(22579)
(22198)
(21703)
(14371)
(10803)
(10338)
(8848)
(8742)
(7987)
(7870)
(7685)
(7462)
(7380)
(7278)
(7126)
(6613)
(6581)
(6333)
(6320)
(6074)
(5482)
(5412)
(5165)
(5161)
(5054)
(4965)
(4838)
(4604)
(4533)
学科
(41267)
经济(41220)
管理(22194)
(18681)
方法(17882)
中国(17219)
数学(16634)
数学方法(16535)
(14633)
企业(14633)
(12038)
(10415)
贸易(10409)
(10266)
(9664)
(9417)
教育(9309)
(8048)
(7952)
银行(7946)
(7944)
金融(7944)
(7753)
业经(7319)
体制(6782)
(6780)
(6417)
理论(6415)
(5897)
制度(5893)
机构
学院(138821)
大学(137959)
(66056)
经济(64901)
研究(58760)
管理(45626)
中国(44753)
理学(38104)
理学院(37579)
管理学(36983)
管理学院(36693)
(31624)
(30468)
科学(30360)
(29368)
研究所(26345)
中心(24592)
财经(23262)
经济学(22203)
(21659)
北京(21364)
(21091)
(20221)
(19872)
经济学院(19820)
(19475)
师范(19337)
技术(18442)
财经大学(17337)
职业(17113)
基金
项目(86641)
科学(69026)
研究(68369)
基金(63394)
(55520)
国家(55086)
科学基金(46135)
社会(43626)
社会科(41335)
社会科学(41330)
教育(35395)
基金项目(31741)
(31128)
编号(27901)
(27736)
资助(27374)
自然(27246)
自然科(26628)
自然科学(26620)
自然科学基金(26202)
成果(23309)
(21758)
课题(21736)
中国(20914)
重点(20812)
国家社会(19366)
教育部(19279)
(18811)
(18142)
(18070)
期刊
(73076)
经济(73076)
研究(52343)
中国(39291)
教育(29475)
(22259)
学报(19275)
科学(18614)
管理(18418)
(17331)
大学(15556)
(14915)
金融(14915)
技术(14742)
学学(13764)
经济研究(13410)
财经(12494)
农业(12059)
(11327)
职业(11259)
(10995)
国际(10856)
世界(10592)
问题(9271)
(8280)
论坛(8280)
(8195)
业经(7776)
(7736)
技术教育(7516)
共检索到232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蓝洁  唐锡海  
以2005年上海3所民办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改革为计时元年,中国高职单独招生已实施十年,经历了实践酝酿与概念模糊时期、集中试点与概念讨论时期、明确定位与概念成型时期。回顾高职单独招生的实践历程与概念嬗变,单独招生在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选拔录取机制、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但也在权力下放与招考效率、招考的科学性与自主性、优质生源需求与供给、招生"入口"与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高职单独招生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助力于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柱  
2008年全国8省区20所、2009年全国13省区33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本文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基本特点及经验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院课题组  
本报告是30份专题研究报告的浓缩。参加专题研究报告撰写的人员是(按专题顺序):詹宏松、刘清平、何异煌、戴树仁、阎革、李疆、连友农、金一飞、黄斯明、石廷藩、余光年、施家宁、周朝瑞、孙可庸、郑家度、周长军、叶学明、何桂丛、杨仲华、汪宇明、杨柳、马飙、左昌鸿、唐拥军、莫小莎、刘贵访、兰日基、肖永孜、刘思华、陈作威。这批专题研究报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邀请广西有关科研、高等院校及实际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写成。由于研究报告涉及面宽,跨度大,进行研究的时间又比较短,而且广西今后十年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涛  
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试点省份、试点院校以及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在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创新高职院校生源选拔模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合理分流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全面落实"阳光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来吸引优秀生源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单独招生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文化考试自主命题工作难度较大、生源类型单一、考生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标准的确定与职业岗位关联度不够等问题,而且由于时间紧、招生量较小,也带来了招生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审核单独招生改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生源类型以及提早启动单独招生工作,将是今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邬卫  
我国高职教育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的试点。文章以一所国家示范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为蓝本,从命题依据、内容选择、考试管理、结果分析和问题思考等方面来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艺濒  
探讨高职单独招生,更多关注高职单独招生中对于农村中职生的选拔录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了高职单独招生的背景,提出了以统筹城乡为中心的中高职衔接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统筹城乡需求的高职单独招生改革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佐  
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入世"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本刊特邀请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局的领导、财税专家、沿海部分省市的税务干部从不同角度撰写相关文章,以反映我国"入世"十年对经济、企业、税收等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80年代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87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迄今已经十年。这项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工作者参与凝聚了大量心血的改革,是建设有中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京平 ,季也平 ,刘秋生 ,张朝煌  
一、十年价格改革的回顾10年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调为主的前期(1979~1984年);二是调放结合的后期(1985~1988年)。第一个阶段,国家以有计划地理顺价格为主,主要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这一阶段物价总水平基本上是低幅上升。第二个阶段,国家开始侧重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采取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放开价格同时并举的措施,迈出了三次较大的步伐。继放开小商品价格之后,国家先后放开了部分轻纺工业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到现在十年了。十年来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并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文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一直奉行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逐步实施区域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从近十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战略要明显优于原有的平衡发展战略,它不仅使全国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且也刺激和引发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世武  
从党的十一届王中全会至今,中国改革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如今,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物价改革能否顺利,将最终取决于企业改革,取决于企业的承受力——经济效益。这是改革关键时期的关键。回顾总结广西企业改革的十年,从实践和理论上思考今后深化改革的诸问题,认清企业改革在全面改革关键时期的重要地位,将是十分必要和富有意义的。一、十年改革,活力初具 1、1978~1983年的改革起步阶段,也是承包制的第一个起伏期。这一阶段首先是根据中央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在企业中恢复原有的规章管理制度,消除“文革”的混乱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项怀诚  
本文对我国财税改革的十年历史作了总结性的回顾。本文认为 ,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或方向 ,不仅是财税收入制度的改革 ,而且还是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和实行适时的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秋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的分水岭,是标志着对我国多年来比较僵化的经济体制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的开始。作为整个金融体制的组成部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的信用社体制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试点与全面展开三大阶段,历时十年的时间。为了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从而实现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标,对十年来信用社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洪远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1985年成立起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回顾过去十年来,在学校党委和校长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兄弟院、系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经济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进展。经过十年建设,现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已经建立起一个层次完整、专业众多的经济学科群。现有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重点学科二个: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六个: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