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2)
- 2023(16748)
- 2022(14407)
- 2021(13673)
- 2020(11425)
- 2019(26532)
- 2018(25899)
- 2017(49713)
- 2016(26532)
- 2015(30048)
- 2014(29556)
- 2013(29231)
- 2012(26618)
- 2011(24110)
- 2010(23687)
- 2009(21200)
- 2008(20344)
- 2007(17083)
- 2006(14627)
- 2005(12576)
- 学科
- 济(107203)
- 经济(107085)
- 管理(74417)
- 业(70942)
- 企(57603)
- 企业(57603)
- 方法(52818)
- 数学(46927)
- 数学方法(46357)
- 中国(29989)
- 农(28898)
- 财(26922)
- 贸(23864)
- 贸易(23855)
- 易(23328)
- 业经(22978)
- 学(21577)
- 农业(19335)
- 地方(19125)
- 制(18303)
- 技术(16947)
- 环境(16656)
- 理论(16594)
- 务(16354)
- 和(16287)
- 财务(16283)
- 财务管理(16246)
- 银(15999)
- 银行(15952)
- 企业财务(15336)
- 机构
- 大学(373796)
- 学院(370423)
- 济(154815)
- 经济(151927)
- 管理(149219)
- 理学(130861)
- 理学院(129452)
- 管理学(127206)
- 管理学院(126541)
- 研究(124311)
- 中国(93419)
- 京(78894)
- 科学(76130)
- 财(67091)
- 所(60642)
- 农(59138)
- 中心(56338)
- 业大(56034)
- 研究所(55896)
- 财经(55306)
- 经(50809)
- 江(50103)
- 北京(49488)
- 范(47985)
- 经济学(47929)
- 师范(47524)
- 农业(46510)
- 院(45417)
- 经济学院(43474)
- 财经大学(41664)
- 基金
- 项目(264186)
- 科学(209190)
- 基金(194857)
- 研究(192019)
- 家(170489)
- 国家(169150)
- 科学基金(145980)
- 社会(123189)
- 社会科(116940)
- 社会科学(116911)
- 基金项目(103058)
- 省(100126)
- 自然(95010)
- 自然科(92883)
- 自然科学(92860)
- 自然科学基金(91211)
- 教育(88410)
- 划(85231)
- 资助(80455)
- 编号(76747)
- 成果(60736)
- 部(59426)
- 重点(58965)
- 发(55759)
- 创(54911)
- 课题(51933)
- 国家社会(51916)
- 教育部(51367)
- 创新(51304)
- 科研(50823)
- 期刊
- 济(156071)
- 经济(156071)
- 研究(106752)
- 中国(65472)
- 学报(58670)
- 科学(54500)
- 管理(52810)
- 农(52698)
- 财(49538)
- 大学(45309)
- 学学(42613)
- 教育(38701)
- 农业(37360)
- 技术(32431)
- 融(28401)
- 金融(28401)
- 经济研究(26613)
- 财经(26327)
- 业经(24869)
- 经(22616)
- 问题(20674)
- 业(19915)
- 图书(18545)
- 贸(18494)
- 技术经济(17966)
- 科技(17640)
- 理论(17074)
- 版(16891)
- 统计(16662)
- 资源(16415)
共检索到52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鞍钢 郑云峰 高宇宁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关于真实储蓄的计算框架,考虑过度能源消耗、矿产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计算了中国高耗能行业的真实增加值、真实资本存量和真实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结论为:行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导致行业在使用端的自然资本损耗分布与生产端分布不一致。在投入产出视角下,高耗能行业是相对低能耗、低矿耗和低排放的行业。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行业,在生产环节大量补贴了下游行业产出环节的自然资本损耗。从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结果看,上游行业在生产环节为下游行业的产出环节补贴了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地控制上游行业的生产端的自然资本损耗将大幅影响下游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节能减排治理应当从"谁排放,谁负责"的生产导向政策转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羽翼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优化旅游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传统Malmquist指数从要素投入数量反映生产率变化不同,本文采用考虑投入要素成本价格变化的Cost-Malmqusit指数,研究投入要素成本变动对全国31个省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旅游生产率一直处于提高状态,技术进步是我国旅游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其次,配置效率与价格效应也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要素组合变化提高了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价格效应从前期阻碍旅游生产率的提高到后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文章提出继续推进旅游业技术进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全域旅游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会 于法稳 蔡馨燕
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生产效率不仅反映农产品竞争力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基于DEA的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78-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粮食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指数变化高度趋同;技术进步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高度趋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主要受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加快粮食产供销制度改革,提升政策效果;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改进粮食生产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俊娜 赵涛 张欣
"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大部分源于六大高耗能行业,为实现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本文以六大高耗能行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基于Ghosh投入-产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以2007年对称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研究了不同行业生产技术变化对高耗能行业CO2排放强度的影响。文章首先,论述了Ghosh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Ghosh模型的具体应用,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技术系数变化对整体高耗能行业排放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大多数高耗能行业排放强度对本行业生产技术变化最为敏感。最后,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基于Leontief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可挺 龚健健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了"九五"至"十一五"时期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并在考察高耗能产业ETFP的行业和省际差异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高耗能产业ETFP增长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中国的现状说明当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对省际数据的测算显示,各省区ETFP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市场化改革、FDI流入及能耗强度下降有利于促进各省区ETFP增长,而节能减排投资和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的提高则可降低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短期成本冲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元海 陈丽姗 尹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降低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但是受经济结构、价格管制和能源"回弹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入产出率与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不一致。在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00—2014年珠三角工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投入产出率对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作用。需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导节能型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鼓励外资转移、扩散更多包含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中间产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元海 陈丽姗 尹硕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就是降低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但是受经济结构、价格管制和能源"回弹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工业投入产出率与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可能不一致。在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2000—2014年珠三角工业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投入产出率对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面作用。需要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引导节能型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鼓励外资转移、扩散更多包含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中间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李雪松 盛如旭
人民币汇率改革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协调推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本文样本研究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也会抑制净出口和行业增加值。这一结论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有着较强的政策指导涵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挺 蒋金法
通过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服务化对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主要表现为"双刃剑"式中性影响,行业如果通过产业调整能实现增长,那么在服务化的背景下行业的绩效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就会自发出现"自我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反之服务化也会放大对行业负面的影响,出现所谓的"服务化困境"。因此工业化与服务业应保持相对较为均衡的发展,不应当在实体产业不完善的条件下盲目发展相关服务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余康
基于1978—2017年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O’Donnell提出的加总数量框架,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混合效率,通过测度混合效率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贡献,进而评估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而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1978—2004年内蒙古、河南、辽宁和吉林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促进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阻碍了粮食TFP的增长;2005—2017年黑龙江、吉林、河北和安徽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推动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相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幼明
"十一五"规划对各地区的能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实现降耗目标,首先要清楚本地区的高耗能部门和产业。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确定地区的高耗能部门,为地区降耗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能源 消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腊芳 李细梦 王绍君
文章从行业聚合度和区域集中度两个方面,综合识别了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产业集群现状,并对所识别出来的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系、发展趋势及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显示,高耗能行业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集群数量减少,二是集群内产业数量增加,说明高耗能行业产业间联系增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网络状循环经济发展模型。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产业集群 投入产出 区位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丛日杰 韩洁平
文章从行业生态系统和生态效率等理论出发,结合新常态下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国高耗能行业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状况。在综合考虑技术创新、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能源、经济、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出我国各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高耗能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对区域各省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省际间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的差异寻找原因。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秀梅
本文从技术资本投入视角,将DEA和M指数法相结合,对2008~2013年30个行业技术、人力、物质资本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显示:受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双重影响,各行业综合效率普遍偏低;大部分行业在要素投入上存在一定改进空间。动态分析显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综合技术效率的贡献很小,相邻年度M指数呈明显曲线变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行业为零。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
技术资本 DEA M指数 效率 生产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伟 和夏冰 王媛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分析结果显示:①农业、基础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其他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为736.66m3/万元、21.69m3/万元、9.20m3/万元、0.84m3/万元和0.48m3/万元,当考虑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网络,各个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达到903.53m3/万元、87.77m3/万元、307.50m3/万元、53.47m3/万元和186.38m3/万元;②农业和基础工业是各行业完全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各行业完全用水量...
关键词:
水资源 投入产出法 用水系数 间接拉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行业异质性、离岸外包与生产率溢出——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低碳转型视角的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1998—2010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一种改进——基于中国管理投入视角下的研究
扭曲因子、进口中间品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事后核算方法
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高耗能行业的证据
碳生产率的差异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基于沪陕投入产出表的比较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中国部门生产链平均能耗
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演变:要素投入集约还是产出结构优化
中国服务业发展物化消耗的国际比较——基于1995—2011年间的投入产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