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2)
2023(16029)
2022(13394)
2021(12522)
2020(10679)
2019(24548)
2018(24097)
2017(45408)
2016(24603)
2015(27916)
2014(27701)
2013(27410)
2012(25479)
2011(23083)
2010(22723)
2009(21032)
2008(20877)
2007(18368)
2006(15702)
2005(14066)
作者
(71587)
(60408)
(59996)
(57054)
(38072)
(28707)
(27337)
(23466)
(22851)
(21213)
(20522)
(20322)
(18964)
(18845)
(18779)
(18659)
(17999)
(17830)
(17315)
(17194)
(14889)
(14815)
(14479)
(13717)
(13604)
(13565)
(13311)
(12934)
(12030)
(12014)
学科
(110067)
经济(109965)
管理(68717)
(64450)
(51991)
企业(51991)
方法(50224)
数学(44544)
数学方法(43983)
中国(29033)
(28197)
(25577)
业经(23070)
地方(23058)
(22823)
(20898)
贸易(20890)
(20327)
环境(19256)
农业(18605)
(18181)
(16399)
(15891)
财务(15845)
财务管理(15805)
(15636)
金融(15632)
(15470)
银行(15429)
技术(15380)
机构
大学(358955)
学院(356589)
(152256)
经济(149469)
管理(136902)
研究(124761)
理学(118981)
理学院(117605)
管理学(115415)
管理学院(114747)
中国(93884)
科学(77498)
(76338)
(66307)
(63088)
(59690)
研究所(58015)
中心(57215)
财经(53899)
业大(53228)
(51313)
(49155)
经济学(48133)
北京(47899)
农业(47106)
(46945)
师范(46464)
(45214)
经济学院(43621)
(40749)
基金
项目(246220)
科学(195097)
基金(181750)
研究(176167)
(160036)
国家(158832)
科学基金(135845)
社会(113815)
社会科(108141)
社会科学(108113)
基金项目(95595)
(93956)
自然(88216)
自然科(86183)
自然科学(86152)
自然科学基金(84613)
(80464)
教育(80012)
资助(74969)
编号(69343)
重点(56258)
成果(55839)
(55008)
(53980)
(51100)
国家社会(48629)
创新(47967)
科研(47945)
课题(47380)
教育部(46885)
期刊
(159079)
经济(159079)
研究(99301)
中国(64367)
学报(57954)
科学(53988)
(52902)
(50955)
管理(48425)
大学(43690)
学学(41219)
农业(36521)
教育(31873)
技术(30570)
(28911)
金融(28911)
经济研究(26574)
财经(26323)
业经(24824)
(22770)
问题(21595)
(20488)
统计(19153)
(18838)
技术经济(17845)
资源(17790)
(17448)
图书(17332)
(17010)
世界(16818)
共检索到515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健健  沈可挺  
本文以高耗能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高耗能产业的区域分布及污染排放状况,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及三大区域高耗能产业污染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论表明,高耗能产业密集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其发展速度表现为东中西依次递增;东部地区高耗能污染排放仍是我国目前污染排放的主角;我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污染排放情况存在省际强异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可挺  龚健健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了"九五"至"十一五"时期中国高耗能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并在考察高耗能产业ETFP的行业和省际差异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高耗能产业ETFP增长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中国的现状说明当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对省际数据的测算显示,各省区ETFP增长呈现不同程度的收敛特征;市场化改革、FDI流入及能耗强度下降有利于促进各省区ETFP增长,而节能减排投资和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的提高则可降低环境管制政策对企业的短期成本冲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成  郭其友  
利用1992~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性差异,并讨论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技术进步、人口、储蓄率、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目前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部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同样存在倒U型关系并处于其下降部分,西部地区呈现出N型关系并处于右侧上升部分。同时,不同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彩霞  冉茂盛  
由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且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稀缺资源,使得在经济活动对环境变化产生影响的同时,环境变化也对经济产生了影响。采用构建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方法,使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6类环境指标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考察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变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程估计。实证结果为三地区的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但各地区的产出方程与污染方程的估计结果则存在人口,资本投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环保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表明:①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璇  郭丕斌  黎斌林  谢秀亮  
为了探究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结果发现我国只有部分省份符合EKC特点,且曲线形状、EKC拐点和未来变化趋势因地而异。总体来说,全国水平与EKC特点吻合,东部地区单调递减,中西部地区则为倒"N"型,因此以二氧化硫与烟粉尘为污染物代表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在好转,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系列环境政策的颁布与执行,Chow断点检验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璇  郭丕斌  黎斌林  谢秀亮  
为了探究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实际GDP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结果发现我国只有部分省份符合EKC特点,且曲线形状、EKC拐点和未来变化趋势因地而异。总体来说,全国水平与EKC特点吻合,东部地区单调递减,中西部地区则为倒"N"型,因此以二氧化硫与烟粉尘为污染物代表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在好转,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系列环境政策的颁布与执行,Chow断点检验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杏村  陈浩  
用2003~2011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熵值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及区域差异,并探讨了城镇化、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而揭示了区域差异的部分原因。发现:总体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正"N"型,东北部地区呈倒"U"型曲线,中部地区呈正"N"型曲线特征,西部地区呈正"U"型曲线特征。同时,不同的控制变量对不同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茅铭晨  黄金印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门槛回归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具有显著性影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共服务变量的引入,对环境污染的健康支出产生了门槛效应,并且不同公共服务对环境的健康支出影响产生的门槛数各不相同。其中,教育产生的门槛数为三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产生的门槛数均为一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李慧明  
再生资源产业具有"双重"环境外部性特点,且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集聚发展业态,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的关系备受关注。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我国25个省份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实证分析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3个区域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总体呈现"非标准倒U型"关系,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化发展总体上加剧环境污染;我国东、中、西部再生资源产业处于不同产业集聚发展阶段,产生差异性环境污染效应。在此基础上,从差异化配套政策、环境规制、市场环境和回收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再生资源产业生态化集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未良莉  孙欣  王立平  
文章围绕"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01—2008年数据,构建中国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产业转移与地区化学需氧量显著性地负相关,但与二氧化硫排放量负相关关系不显著。说明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水污染,但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因此,仍应审慎地对待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江  刘渝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扩展,选取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及控制变量间的计量模型,并运用Eviews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4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另外2类污染物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正U形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大体上已经进入U形曲线的右半段,但由于地区发展差距的存在,各地进入曲线右半段的时间不同;控制变量的加入不仅改变了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而且改变了某些污染指标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U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不成立;产业结构变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笔者利用我国30个省1999年~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权度的提高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也说明了财政分权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力度。同时笔者还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和上一期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将加重本期环境污染程度,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雄浪  王诗语  杨春光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能够起到推动作用,而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来改善生态环境的中介作用并未显现。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则不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渠道;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迈过门槛值后,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更大。为此,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应着力提升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西部地区科研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绿色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宝  杨艳琼  
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为解决这种相互影响所引发的内生性问题,使用联立方程组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间的互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作用和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两者的互动效应会逐步减弱。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