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1)
- 2023(13075)
- 2022(10890)
- 2021(10125)
- 2020(8571)
- 2019(19274)
- 2018(18613)
- 2017(35619)
- 2016(18968)
- 2015(21061)
- 2014(20494)
- 2013(20271)
- 2012(18732)
- 2011(16952)
- 2010(16763)
- 2009(15996)
- 2008(16110)
- 2007(14185)
- 2006(12463)
- 2005(11607)
- 学科
- 济(73197)
- 经济(73074)
- 管理(59607)
- 业(57041)
- 企(46042)
- 企业(46042)
- 方法(33760)
- 数学(30589)
- 数学方法(30410)
- 制(27532)
- 财(25720)
- 银(25008)
- 银行(24862)
- 中国(24572)
- 行(23393)
- 农(18907)
- 融(18521)
- 金融(18519)
- 贸(17353)
- 贸易(17339)
- 易(17069)
- 务(16177)
- 财务(16157)
- 财务管理(16123)
- 业经(15994)
- 体(15509)
- 企业财务(15445)
- 度(14570)
- 制度(14563)
- 体制(13436)
- 机构
- 大学(272319)
- 学院(266980)
- 济(121680)
- 经济(119584)
- 管理(102994)
- 研究(94309)
- 理学(87840)
- 理学院(86922)
- 管理学(85856)
- 管理学院(85361)
- 中国(84298)
- 财(62125)
- 京(57016)
- 科学(53067)
- 财经(48697)
- 农(47988)
- 所(47017)
- 经(44716)
- 中心(43912)
- 研究所(42479)
- 经济学(39851)
- 业大(39067)
- 江(38717)
- 农业(37979)
- 财经大学(36897)
- 北京(36333)
- 经济学院(36039)
- 院(33530)
- 州(30317)
- 商学(29283)
- 基金
- 项目(177657)
- 科学(141224)
- 基金(135658)
- 研究(124741)
- 家(120058)
- 国家(119159)
- 科学基金(101927)
- 社会(85419)
- 社会科(81273)
- 社会科学(81256)
- 基金项目(71062)
- 自然(65619)
- 自然科(64148)
- 自然科学(64125)
- 省(63981)
- 自然科学基金(63108)
- 教育(55884)
- 划(55759)
- 资助(55692)
- 编号(45727)
- 部(41757)
- 重点(40268)
- 制(37971)
- 国家社会(37694)
- 创(37256)
- 成果(37201)
- 教育部(36312)
- 发(36101)
- 创新(35223)
- 科研(34708)
- 期刊
- 济(126248)
- 经济(126248)
- 研究(86636)
- 中国(54748)
- 财(49403)
- 融(45526)
- 金融(45526)
- 学报(44610)
- 农(43018)
- 科学(40851)
- 管理(37881)
- 大学(34209)
- 学学(32944)
- 农业(27063)
- 财经(25501)
- 经济研究(22015)
- 经(21685)
- 技术(17803)
- 业经(17530)
- 教育(17097)
- 问题(16820)
- 贸(16351)
- 国际(15567)
- 业(15239)
- 世界(14095)
- 理论(13206)
- 版(12962)
- 技术经济(12313)
- 财会(11704)
- 实践(11467)
共检索到41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杨文华 刘聪瑞
本文选取2010—2015年我国10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延期支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有助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降低,这种效应在低政治晋升概率银行和东部银行中尤为显著。情景转换模型显示,实施薪酬延期支付能够降低银行风险16%,高晋升概率银行转换为低晋升概率的银行,其风险降低了43%。因此,弱化高管"准官员"的身份、建立注重长期激励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杨文华 刘聪瑞
本文选取2010—2015年我国10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延期支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有助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降低,这种效应在低政治晋升概率银行和东部银行中尤为显著。情景转换模型显示,实施薪酬延期支付能够降低银行风险16%,高晋升概率银行转换为低晋升概率的银行,其风险降低了43%。因此,弱化高管"准官员"的身份、建立注重长期激励的薪酬体系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秀路 葛鹏飞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把债权激励作为银行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讲,债权激励存在防范风险、稳定金融的作用;而现实中,债权激励是否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何?文章利用Co Va R方法,测度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非观测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债权激励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1)债权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直接影响效应。(2)债权激励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间接影响效应有两种渠道:其一,通过缓解期限错配,弱化银行间借贷关联,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项超
国有控股银行的高管面临双重激励,他们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薪酬,还有机会在政治上获得晋升。文章构建了衡量银行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的方法,并利用8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高管的个人数据,分析了高管双重激励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以及两类激励之间的替代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管高管是董事长还是行长,薪酬的增加都会激励其更好地管理银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但政治晋升激励对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仅对董事长成立。此外,薪酬激励与政治晋升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且当前银行高管薪酬的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实证分析得到的门槛值。因此,维持当前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而改进其薪酬结构是未来更为可行的方向,这为近期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管 薪酬 政治晋升激励 银行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新贵 阎森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高管和股东对于风险水平的估计存在差异,而风险估计直接影响着银行高管的努力水平和激励水平。本文基于双方的风险估计,构建了风险条件下银行高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并依据模型的结果,对风险条件下银行高管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商业银行高管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高管 激励机制 风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戴文涛
以2005年~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股权激励对银行债务契约定价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银行整体上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予以负面评价,表现为索取更高的贷款利率与缩短贷款期限;负面影响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经验证据支持银行风险规避假说。机制识别检验发现,高管风险承担是股权激励导致银行风险规避的主导性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银行在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司中表现出更加显著的风险规避。研究结论从债务契约定价的角度为实施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欣 成春林
本文以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方程模型对2008-2014年银行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薪酬差异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该实证结果支持了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公平理论,认为银行高管的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正相关,外部薪酬差异能够显著增强薪酬激励与银行风险之间的正相关性,内部薪酬差异对正相关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理论和实证结果可以为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的改革和效率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增强银行抗逆力。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高管薪酬差异 银行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森 郭瑜桥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激励 高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新立 陈辉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股权-债权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不完全隐性保险下债权人相机性的市场约束行动对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影响,发现事前静态的市场约束是一种低效率地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方式,而事中动态的市场约束却能相对有效地限制银行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以下两个关键条件:第一,债权人必须是风险厌恶的,且有足够的激励来约束银行更大的风险承担行为;第二,债权人的债权必须是可重定价和可交易的。分析表明广大中小储户不是发挥事中约束的有效主体,而次级债债权人等面临较大银行违约或清偿风险的机构投资者有较大的事中约束激励,但我国银行次级债市场当前的一次性发行、事前定价、以及流动性匮乏等,使之难以发挥对银行更大风险承担行为的动态约束作...
关键词:
隐性保险 市场约束 风险承担行为 次级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捷
文章以高管控制权与银行风险承担作为主要研究视角,通过对2005~2010年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控制权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与高管控制权较小的银行相比高管控制权较大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显著较高;银行业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高管的风险意识,高管控制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趋向于承担较大的风险。
关键词:
高管控制权 隐性保险 风险承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宋芝 冉光圭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风险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风险负债水平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不同薪酬方式的影响不同。具体来看,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风险负债水平具有三次方关系;高管股权薪酬与公司风险负债水平呈倒U型关系。在考虑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股权薪酬对公司风险负债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该结论对于高管薪酬契约机制研究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决策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经长 张璋 张东旭
公司如何选择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6—2016年中国A股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管的风险态度差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风险回避倾向越强,公司越倾向于授予风险较大的股票期权方式激励高管,以激发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则越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期权方式进行激励,以削弱高管的过度风险追求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股权激励方式基于风险承担与高管的风险态度相匹配时,公司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芬 徐小鹏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高管薪酬管理制度研究的热点,但从经营风险角度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欠缺。文章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高管股权激励、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业绩会得到提升;高管得到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经营风险会有所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提高。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之后发现:经营风险是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经营风险在两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股权激励 经营风险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芬 徐小鹏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高管薪酬管理制度研究的热点,但从经营风险角度探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欠缺。文章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高管股权激励、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业绩会得到提升;高管得到股权激励后,企业的经营风险会有所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提高。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之后发现:经营风险是高管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变量,经营风险在两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股权激励 经营风险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影响与机制
金融危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比较
股权流通性改善对高管激励机制的影响——来自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高管薪酬的证据
高管激励、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来自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证据
高管薪酬激励的经济外部性实证研究——基于债权人利益保护视角
高管股权激励对次生激励影响研究
监管机制与职业声誉对银行经营者的激励影响研究——从“外部约束”到“内在激励”
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激励改进——基于内部评级法的视角
CEO权力、薪酬激励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从银行风险管理角度看监管效率的提高——风险管理激励的复归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