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9)
- 2023(10389)
- 2022(8708)
- 2021(8305)
- 2020(6492)
- 2019(15228)
- 2018(14951)
- 2017(26637)
- 2016(15494)
- 2015(17836)
- 2014(17881)
- 2013(17311)
- 2012(16659)
- 2011(15543)
- 2010(15884)
- 2009(14355)
- 2008(14317)
- 2007(12959)
- 2006(11961)
- 2005(11550)
- 学科
- 济(66404)
- 经济(66335)
- 管理(35869)
- 业(33316)
- 中国(29909)
- 企(23405)
- 企业(23405)
- 方法(20688)
- 教育(20503)
- 农(19878)
- 地方(19034)
- 数学(18174)
- 数学方法(17952)
- 贸(15046)
- 贸易(15028)
- 易(14615)
- 业经(14295)
- 财(14030)
- 发(13737)
- 农业(13307)
- 制(13206)
- 学(13012)
- 银(12770)
- 银行(12761)
- 行(12489)
- 融(12053)
- 金融(12053)
- 理论(11026)
- 发展(10781)
- 地方经济(10754)
- 机构
- 大学(218542)
- 学院(215173)
- 济(93327)
- 经济(91393)
- 研究(88134)
- 管理(71053)
- 中国(65148)
- 理学(58526)
- 理学院(57677)
- 管理学(56754)
- 管理学院(56321)
- 京(50569)
- 科学(48782)
- 所(45171)
- 财(43482)
- 研究所(40289)
- 范(39379)
- 师范(39158)
- 中心(37916)
- 江(34728)
- 北京(34716)
- 教育(33740)
- 财经(32992)
- 农(32377)
- 师范大学(32058)
- 院(31298)
- 经(29967)
- 经济学(29702)
- 州(27951)
- 经济学院(26571)
- 基金
- 项目(128461)
- 研究(104415)
- 科学(102653)
- 基金(89798)
- 家(76955)
- 国家(76164)
- 社会(65714)
- 科学基金(63594)
- 社会科(62126)
- 社会科学(62116)
- 教育(54135)
- 省(49306)
- 基金项目(45112)
- 划(43819)
- 编号(43753)
- 成果(39494)
- 资助(37733)
- 自然(35891)
- 自然科(35036)
- 自然科学(35029)
- 课题(34812)
- 发(34519)
- 自然科学基金(34398)
- 部(31174)
- 重点(30897)
- 发展(28974)
- 年(28712)
- 展(28444)
- 性(27632)
- 教育部(27439)
共检索到369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继 谢寅波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普及化阶段的门槛上,面对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应主动变革和超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应对未来挑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各类人才,服务支撑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关注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以务实的改革行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多样 创新 开放 集群 智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王海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动作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征,即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新兴要素驱动,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福祉由先好先富起来转向包容共享共富。需要重点把握发展速度和质量、创新和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侧和需求侧三对关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系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岩 谭向阳
对当前的动力机制进行优化,培育新的发展动力,继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童有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主要靠减税让利、拼资源、拼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发展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而优化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平稳有序推进。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低、政策环境难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法制环境仍存在不平等现象、融资环境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科技创新环境缺乏活力、人文社会环境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市场环境不公平、社会服务环境尚不成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破解民营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就必须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公正的政策环境、形成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创造优良有序的融资环境、建设健康宽容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建优良便捷的社会服务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琴 何倩 卞正 张梦晓
生物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参与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价格激励机制不健全、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需要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以鼓励创新为引领,通过夯实产业科技基础、完善价格和支付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服务支撑体系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我国生物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生物药 产业发展 价格机制 “走出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登华
我国高等学校是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性变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绍森 朱文渊
●不能认为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过快过猛而停止发展●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高校发展的成败事关全局●要科学把握质与量的关系,改变管理者和教师对本科教学全方位投入不足的倾向●更新高教发展理念,既要适量建设一批本科民办高校,又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求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楠 王楠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已由"外延式"数量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转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需求。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梳理,探寻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志强
文章针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设计,从个体、组织和社会层面划分“入学机会”“教育条件”“办学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贡献”5个维度构建包含19个测度指标的体系框架,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1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类测度。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地区增速表现为“西部>东部>全国>中部”;在空间差异测度中,东部地区的组内差异较大,组间差异呈“东-西>东-中>中-西”的非均衡态势,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关联测度中,空间集聚特征存在两极分化,“高高”集聚省份多在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多在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自然趋向。高质量发展既关乎高等教育发展的性质也涉及发展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是不是高质量的既取决于对于"高质量"的理解,更取决于对于"发展"的认知。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应是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以自由看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等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以人的发展为根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需要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以超越量化评估的窠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纯华
教育数字化在技术革新、教育需求、政策驱动、跨界合作与创新等多因素组合发力下已成必然、势如破竹。西部高等教育应准确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大学治理、研究创新、集群发展的基础上,聚焦全面加强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创新、构建科研—技术—产业发展链、加快优化宏观治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统筹施策、集中发力,努力构建资源共享、模式创新、生态重构的数字化教育生态,加快形成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教育强国新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