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2)
2023(11502)
2022(9780)
2021(9469)
2020(8115)
2019(19483)
2018(19391)
2017(36234)
2016(20566)
2015(24154)
2014(24285)
2013(23635)
2012(22002)
2011(20121)
2010(20539)
2009(18874)
2008(18717)
2007(16734)
2006(14359)
2005(13010)
作者
(56814)
(47633)
(47420)
(45517)
(30345)
(22943)
(21819)
(18569)
(18177)
(17035)
(16125)
(15984)
(15287)
(15028)
(14894)
(14876)
(14503)
(14088)
(13795)
(13728)
(12065)
(11804)
(11694)
(10839)
(10804)
(10724)
(10638)
(10599)
(9543)
(9439)
学科
(87287)
经济(87211)
管理(51274)
(49251)
方法(47123)
数学(43393)
数学方法(42763)
(39060)
企业(39060)
中国(28574)
(21604)
教育(20905)
(20104)
(18455)
贸易(18446)
(18002)
(17388)
理论(15572)
业经(15116)
(14345)
农业(13927)
地方(13544)
(12374)
银行(12353)
(12190)
金融(12188)
(12142)
财务(12101)
财务管理(12067)
技术(12014)
机构
大学(298873)
学院(292367)
(123284)
经济(120852)
管理(108777)
研究(102371)
理学(94445)
理学院(93343)
管理学(91533)
管理学院(90967)
中国(73659)
(64299)
科学(59640)
(54444)
(51297)
研究所(46779)
中心(45863)
(45750)
师范(45434)
(44366)
财经(44297)
(42605)
北京(41926)
(40459)
业大(40097)
经济学(39583)
师范大学(37193)
教育(36222)
(36196)
经济学院(35944)
基金
项目(190280)
科学(151761)
研究(143532)
基金(138231)
(119347)
国家(118334)
科学基金(101128)
社会(90366)
社会科(85654)
社会科学(85633)
教育(74288)
(72683)
基金项目(71124)
(63935)
自然(63835)
自然科(62436)
自然科学(62419)
自然科学基金(61352)
资助(59429)
编号(59327)
成果(50462)
(45663)
重点(44255)
课题(43605)
(41092)
教育部(40120)
(39266)
大学(37581)
国家社会(37241)
人文(37225)
期刊
(125613)
经济(125613)
研究(94237)
中国(61500)
教育(58145)
学报(41826)
(41472)
科学(39552)
(38569)
管理(37310)
大学(32936)
学学(29526)
技术(29505)
农业(26465)
(24241)
金融(24241)
财经(22451)
经济研究(22065)
(19325)
业经(18516)
统计(17322)
问题(16872)
(16285)
(15781)
(15145)
职业(15126)
技术经济(15115)
世界(14033)
决策(14013)
国际(13652)
共检索到43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开明  
从需求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供给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从效果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国家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根据高等学校的生师比确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同时国家应该改革财政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监管体系,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米红,文新兰,周仲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本文对高等教育的供求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反映国际平均水平的高等教育规模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现状。本文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并不过度,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目前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还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柯潇  储祖旺  
本文运用1 978-201 1年全国层面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实证估计并检验经济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劳动力市场、城市化水平及政策等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工资水平与失业率是继人口、产业结构与恩格尔系数后,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失业率的边际效应显著为正,平均工资水平的边际影响为负且绝对值大于失业率。城市化率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且十分稳健。在逐步纳入毛入学率的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规模扩展的边际效应的绝对值不断减小且不再显著。据此,我们认为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长期政策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章冬斌  程瑶  
尽管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跨越,中国的高等教育仍然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高等教育的招生结构、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抑制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可以通过科学规划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成刚  
本文使用二次成本函数模型研究中国高校的规模经济,同时把高校教学产出按学科和层次分类,分析其成本特点。结果表明,学科、产出质量和学校经营收入显著影响中国高校的成本结构,中国高校存在总体规模经济,也存在各种产出的规模经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规模经济程度最高,“985”高校的规模经济程度较高,医学本科生和科研活动与其他产出之间存在成本互补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永远  刘智勇  
在新古典最优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内 ,通过建立高等教育规模最优规模模型 ,并且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对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 :扩招前与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均不处于最优状态 ,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要求扩大经费投入和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斯日古楞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通过对其总规模和学历教育规模的实证研究,探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变化的特点与新的增长点,为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查显友  丁守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检验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高等教育规模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其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380、2.272和1.625;居民收入水平是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协调联动的相互促进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国维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教育投入、教师数量等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对2013年-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进行预测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并日益趋缓,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宜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鹏媛  米红  
基于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着重从规模及其地理空间分布两方面,探索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变。实证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亟待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潜在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灵敏度逐渐提高,而且基本能做出相应调整,与经济增长日趋同步;高等教育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地理空间分布趋同,而且均有南移态势,迁移距离缩减,高等教育规模变化速度趋于平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