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6)
2023(14879)
2022(12583)
2021(12125)
2020(10320)
2019(24398)
2018(24387)
2017(45003)
2016(25280)
2015(29269)
2014(29345)
2013(28600)
2012(26571)
2011(24273)
2010(24883)
2009(23108)
2008(23105)
2007(20837)
2006(18323)
2005(16941)
作者
(71361)
(59894)
(59726)
(57283)
(38091)
(28586)
(27280)
(23325)
(22860)
(21494)
(20315)
(20184)
(19285)
(19199)
(18846)
(18724)
(17929)
(17752)
(17474)
(17283)
(15507)
(14772)
(14572)
(13699)
(13532)
(13509)
(13420)
(13380)
(12110)
(11838)
学科
(102337)
经济(102214)
管理(68023)
(62212)
(50936)
企业(50936)
方法(47299)
数学(42042)
数学方法(41332)
中国(33491)
(26683)
(26275)
(24778)
(22746)
教育(22360)
(20431)
贸易(20417)
业经(20033)
(19925)
理论(19217)
(16609)
农业(16585)
银行(16568)
地方(16431)
(15863)
(15704)
金融(15700)
(15393)
(15274)
财务(15213)
机构
大学(366934)
学院(358712)
(148401)
经济(145285)
管理(130363)
研究(129106)
理学(111473)
理学院(110085)
管理学(107807)
管理学院(107097)
中国(94981)
(79958)
科学(76322)
(70287)
(65755)
研究所(59439)
(57383)
中心(57302)
(55281)
财经(54980)
(54536)
师范(54095)
北京(52041)
业大(50176)
(49905)
经济学(47125)
(46089)
农业(44962)
师范大学(44163)
(43015)
基金
项目(229956)
科学(181914)
研究(172176)
基金(166134)
(144722)
国家(143502)
科学基金(121497)
社会(108214)
社会科(102396)
社会科学(102370)
(88267)
教育(86356)
基金项目(85651)
(76859)
自然(76700)
自然科(74954)
自然科学(74932)
自然科学基金(73604)
编号(70804)
资助(69964)
成果(61286)
(53713)
重点(53596)
课题(51894)
(49393)
(47310)
教育部(46687)
国家社会(44771)
(44700)
大学(44648)
期刊
(162950)
经济(162950)
研究(117764)
中国(82644)
教育(65620)
(55933)
学报(55560)
(51566)
科学(51146)
管理(48720)
大学(43241)
学学(39069)
技术(34808)
农业(34564)
(31899)
金融(31899)
财经(28249)
经济研究(27191)
(24379)
业经(23660)
问题(21371)
(20063)
(19678)
统计(19097)
技术经济(17619)
图书(17238)
职业(17095)
(16995)
世界(16991)
(16891)
共检索到556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毛丹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超出自身财政能力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8年实现的现象出发,依循制度学的分析思路,对31个省(市)1998-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没有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显著影响,而受到高中教育规模(高中毕业生数)和高校专任教师数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的显著负向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以地方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分权格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时期各省(市)以提高毛入学率为驱动的动力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王兰兰  
本文以入选"文明城市"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了评比表彰理论模型,并采用2003—2017年232个地级市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分析了"文明城市"评选对地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这一研究考察了在政绩观转型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债务的扩张机制,弥补了对地方政府举债动因相关研究的空白,也有助于完善官员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给"评比表彰"这一政策的激励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证补充。研究发现:(1)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能显著提高地方城投债规模,该结果经过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分权激励对"创文"引发的债务扩张存在正向中介效应,而晋升压力、政绩压力则对政治激励有调节效应;(3)官员在不同任期下将表现出不同的策略性行为,长任期能显著降低官员以债融资偏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在对美国和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制度保障之间关系的理论。当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扩大到多数人时,受教育者多样化需求的特征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来,并要求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供给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系统只能经过分化才能形成多样化供给的格局,而这个分化过程只有在市场竞争体制下才能有效地进行。相反,科层体制则难以完成高等教育系统分化的过程,也因此难以实现通过多样化的供给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目的。在现实世界中,美国和欧洲正好是规模扩张与制度保障正面和反面的两个典型例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 华  
本文探讨中国高等教育跨过大众化门槛之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国民“全球就业能力”(跨国就业、跨文化就业)为核心的“新国家生存空间”理论,以此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建议采取以“政府逐步退出教育活动的微观领域”的“教育民营战略”和“全面开放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帅帅  徐滇庆  
2003年以来官方出台了大量文件治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相关行业生产能力反而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既有研究多从过度投资、政府干预等角度对诱发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阐释,但并不能解释其久治不愈的根源。本研究关注到中国钢铁等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与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的现实,从动态分析的视角以新的产能过剩表述模型分析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结合不同行业特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是乐观预期下所投资新产能在投产后失去了可靠的市场支撑,因需求短板引发供求失衡而导致的;电力成本差异会使得电解铝行业出现局部性产能相对过剩;逆经济周期而投资的造船产能会造成该行业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温涛  
县域政府负债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县乡政府过度负债已形成了严重的债务风险,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县乡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和机构的正常运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与控制,将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建立负债收益与成本模型对县乡政府负债扩张行为进行解释,目的就在于加强对县乡政府负债风险的监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秋起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而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佐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权力结构,从产权角度考虑问题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梁涛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但一直以来货币需求研究主要聚焦于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而较少考虑制度变量的影响。本文以银行机构及支付工具作为制度变量,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扩张及支付工具的改进节省了城镇居民的现金需求,而推动了城镇储蓄存款的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敏  刘畅  范子英  
自2000年以来,为了缩小地区间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迅速扩大。本文利用1994-2015年省级年度数据发现,地方政府获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每增加1元,年度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将分别增加1. 61元和2. 12元,远远超过本地财政收入增加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意味着财政转移支付在我国产生了较大的"粘蝇纸效应"。在2010年提前下达固定数额转移支付指标改革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有所下降。使用分月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年底突击花钱"对专项转移支付"粘蝇纸效应"的贡献最大。本文的研究表明,转移支付引发的地方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转移支付下拨时滞以及刚性的年度预算平衡制度是导致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央应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扩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指标的范围、加快转移支付的拨付进度、建立和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积极防范转移支付的道德风险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先国  辜晓红  
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关于教育在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筛选机制的理论,结合中国的户籍制度,分析城乡户籍分割对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的影响。由于基础教育与户籍挂钩,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获得优质基础教育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再加上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削弱了高等教育作为筛选机制对于农村学生的作用,导致农村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力资源的分级配置被扭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天勇  
中国自2012年以来,由于出口需求和居民购买住宅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经济增长在需求侧约束方面下行压力增大。用二元体制标准值与扭曲值及差值分析法,基于需求增长函数,在原有流体内生变量基础上,引入流动闸口变量,即将差值作为分析的主要内生变量,以此建立解释需求侧经济增长下行,仿真推演需求侧体制改革对潜能释放的一个思路和框架性数理逻辑与计算方法,并对历史体制扭曲和经济增长损失,以及体制改革与未来经济增长潜能进行了关联分析,结论是需要要素市场化和土地房屋资产化供给侧改革,与人口流动迁移、城乡土地和住宅交易及分配、居住多元以抑制高房价,对居民收入转移和提高民生支出等需求侧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缺一不可。如果改革协同并进展顺利,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中位水平可实现5.5%的增长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