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0)
- 2023(13271)
- 2022(11441)
- 2021(11271)
- 2020(9115)
- 2019(21732)
- 2018(21681)
- 2017(39561)
- 2016(22297)
- 2015(25552)
- 2014(25680)
- 2013(24769)
- 2012(22954)
- 2011(20887)
- 2010(20804)
- 2009(18639)
- 2008(17952)
- 2007(15137)
- 2006(13212)
- 2005(11950)
- 学科
- 济(82999)
- 经济(82907)
- 管理(55961)
- 业(51448)
- 企(41751)
- 企业(41751)
- 方法(38797)
- 数学(34174)
- 数学方法(33829)
- 中国(30277)
- 教育(22767)
- 农(21552)
- 财(19671)
- 学(19319)
- 贸(17185)
- 贸易(17174)
- 业经(16981)
- 易(16782)
- 理论(15922)
- 地方(15389)
- 农业(14171)
- 制(14118)
- 技术(13544)
- 和(13510)
- 环境(12971)
- 银(12257)
- 银行(12224)
- 发(12218)
- 融(12181)
- 金融(12180)
- 机构
- 大学(308483)
- 学院(300017)
- 济(120929)
- 经济(118408)
- 管理(115565)
- 研究(109715)
- 理学(100451)
- 理学院(99225)
- 管理学(97601)
- 管理学院(97038)
- 中国(77883)
- 京(68140)
- 科学(65694)
- 所(54578)
- 财(52979)
- 研究所(50128)
- 范(48718)
- 师范(48430)
- 中心(48058)
- 北京(44680)
- 农(43365)
- 财经(42793)
- 业大(41535)
- 江(41529)
- 师范大学(40150)
- 院(39661)
- 经(39366)
- 教育(38275)
- 经济学(36599)
- 农业(33820)
- 基金
- 项目(206731)
- 科学(164462)
- 研究(158502)
- 基金(149434)
- 家(129472)
- 国家(128326)
- 科学基金(109428)
- 社会(98584)
- 社会科(93191)
- 社会科学(93168)
- 基金项目(78802)
- 教育(78251)
- 省(77731)
- 自然(69151)
- 划(68626)
- 自然科(67533)
- 自然科学(67517)
- 自然科学基金(66312)
- 编号(65680)
- 资助(61583)
- 成果(55901)
- 部(48639)
- 课题(47398)
- 重点(47380)
- 发(44816)
- 创(42873)
- 教育部(42514)
- 项目编号(40244)
- 国家社会(40118)
- 大学(40056)
共检索到45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均
30年来,中国高教研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后来居上,异军突起,成就卓著:不仅创造性地建立了高等教育新学科,而且在高等教育问题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专业研究机构、人员、刊物、成果等多项指标跃居世界第一,而且探索出一系列推动高教研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21世纪,中国高教研究将通过研究范式、研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变革与选择,再创新的辉煌,为世界高教研究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历程 经验 展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罗尧成 陈敬良 姚俭
改革开放30年来,专才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通识教育都曾作为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30年期间,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教学研究到课程研究的重大转型;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了从关注质量到突出质量的取向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实现课程理论研究突破,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进入21世纪,做强课程研究、立足校本实践应是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一、成立高教所(室)协作组的原因高教所(室)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队伍,多年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将这支重要队伍组织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高教学会换届后,我们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要组织成立全国高教所(室)协作组的意见,得到了大家一致赞成。原因有如下几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年有两件大事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一件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身体力行,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发展目标,同时,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为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近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布了授予王承绪教授、潘懋元教授"高等教育研究突出贡献奖"的决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建院3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13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大学举办了教育学科恢复30周年庆祝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分别到会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晓昌
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强国建设大讨论,是新中国70多年教育改革发展延续历史荣光、定位现实坐标、面向时代使命的交织重叠。在这一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教育改革历程中,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既深发于其中,也要重新审视学术研究助力强国建设的实现途径。笔者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决策咨询研究角度谈谈当前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误区。误区一:“宰牛用杀鸡刀”。小题大作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方式,俗语称“杀鸡焉用牛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建于1978年5月,原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4年2月经原教育部批准改所.这是全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也是全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高等教育学重点学科点.全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和助研13人,助教3人;政工人员1人,行政人员2人,资料人员2人.还有兼职科研人员44人.设有四个研究室: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2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其前身为建于1980年4月的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人员截至1991年底,全所共有在职人员22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7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助教2人),情报资料研究人员2人(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1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永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克利 孙宗禹
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当前,既要克服高等教育研究脱离高等教育实践的倾向,也要克服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远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面。而加强院校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 科学研究 实践 院校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11年7月5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教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周远清会长宣读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教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的决定,高度评价了汪永铨教授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号召中青年高等教育学者学习汪永铨教授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求真唯实的治学态度。汪永铨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大学表示感谢,并对高等教育研究繁荣发展提出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晓杰
为推动省级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新世纪教学研究所协商,决定联合开展2009年度重点规划课题研究,结合各省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造桓 吴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浙江大学从三个层面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一是教育学院和高教所进行的专业研究;二是高教研究会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开展的重点研究;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的群众性自发的管理研究、院校研究、课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以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育科学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黄容霞
经过30年的发展,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作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一个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正在逐步成熟,其发展成就主要体现为:课程设置基本定型,研究对象重新界定,学科体系初步建构,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研究内容逐步深化,学科建制逐步规范,政策影响日益显现。回顾我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从无到有的开创历程,可以发现一条基本的路径贯穿其发展始终,即贴近经验、面向问题、实践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室介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繁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更好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
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繁荣与振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授予王承绪、潘懋元教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贡献奖”的决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北方片区)在京召开
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使命与方略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校研究十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