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3)
2023(13287)
2022(11554)
2021(11354)
2020(9242)
2019(21769)
2018(21755)
2017(40384)
2016(22690)
2015(25972)
2014(26079)
2013(25241)
2012(23301)
2011(21119)
2010(21196)
2009(18973)
2008(18360)
2007(15959)
2006(14111)
2005(12794)
作者
(62344)
(51441)
(51090)
(49022)
(32938)
(24624)
(23436)
(20231)
(19830)
(18572)
(17720)
(17381)
(16361)
(16122)
(15983)
(15766)
(15396)
(15314)
(14665)
(14622)
(12937)
(12662)
(12178)
(11723)
(11468)
(11440)
(11433)
(11375)
(10285)
(10201)
学科
(84516)
经济(84416)
管理(58458)
(53682)
(43579)
企业(43579)
方法(38516)
数学(33651)
数学方法(33222)
中国(30146)
(23145)
教育(22923)
(20353)
(19771)
(18042)
贸易(18033)
业经(17887)
(17614)
理论(16714)
(15690)
地方(15626)
农业(15044)
技术(13580)
(13527)
环境(13315)
(13134)
银行(13102)
(12523)
(12463)
(12189)
机构
大学(317509)
学院(311080)
(122980)
经济(120245)
管理(118734)
研究(111454)
理学(102448)
理学院(101211)
管理学(99481)
管理学院(98900)
中国(79844)
(70275)
科学(67091)
(55918)
(54830)
研究所(50991)
(50387)
师范(50094)
中心(48757)
北京(46247)
(44903)
(44496)
财经(44172)
业大(42957)
师范大学(41209)
(40332)
(40298)
教育(38767)
经济学(36931)
(36260)
基金
项目(209214)
科学(165648)
研究(160818)
基金(149992)
(129612)
国家(128445)
科学基金(109365)
社会(99139)
社会科(93659)
社会科学(93634)
(79573)
教育(79423)
基金项目(79023)
(69554)
自然(69207)
自然科(67578)
自然科学(67563)
编号(67281)
自然科学基金(66328)
资助(62174)
成果(57468)
课题(48697)
(48666)
重点(47740)
(45338)
(43107)
教育部(42509)
项目编号(41052)
大学(40432)
人文(40046)
期刊
(134032)
经济(134032)
研究(103884)
中国(64995)
教育(62378)
学报(45709)
科学(43307)
管理(42635)
(41169)
(39427)
大学(35671)
学学(31906)
农业(29439)
技术(29123)
(24989)
金融(24989)
经济研究(21646)
财经(21289)
业经(20535)
(18227)
图书(17681)
问题(17593)
(15352)
(15264)
职业(15074)
理论(15046)
技术经济(14078)
(14066)
论坛(14066)
世界(13998)
共检索到46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非制度化阶段”后 ,在 2 0世纪 70年代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取得了丰富成果。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全方位、多层面、队伍大 ,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全局性、深刻性、前瞻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 ,亟待进行理念、方法、科研管理体制以及评价体系的创新。展望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探索方面将取得新的进展 ,将更加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研究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 ,研究成果表达方式将多样化 ,研究方法将更加科学化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将走向世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洪根  王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钟周  
高等教育市场化正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趋势,市场的力量如何改变着高等教育形态,其背景是什么,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结果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回答的。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然后分类讨论了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多种力量,以及随着市场化而产生的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美玲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顾美玲“民办高等教育”这一术语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称。其办学主体呈现多样化,包括有公民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民主党派办学;社会组织、团体办学;非国营企事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欣茹  
本文以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3个阶段划分为依据,利用较新的教育统计数据和人口数据调查资料,吸取人口学中的某些计算方法,探讨了我国部分大中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展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指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悄然来临,并将由此逐步向全国范围扩展。这种扩展的程序是由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地区。最后提出了迎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我国近十余年来的院校研究,主要经历了"对院校研究的研究"和"开展中国的院校研究"两个阶段,在实现院校研究的"中国化"改造、建设院校研究案例库、开展专题院校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我国院校研究还面临诸多具体问题和困难。随着我国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院校研究将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并在进一步促进院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1 9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可以较为确切地称之为“重组”。重组并非是抛弃原有的系统 ,而是以新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 ,用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对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系统。其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分权”、“分层”、“竞争与合作”。新系统的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适应 2 1世纪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铮  王志伟  
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WTO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在于 :我国会计教育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会计教育领域的竞争机制引入 ;人们对会计认识的提高 ,及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WTO对会计教育的挑战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等。我们的应对策略是 :适应市场需求 ,积极发展会计教育 ;构筑人才高地 ,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 ;适当打破会计学历或层次界限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校选修课程 ,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谢清  
以6种权威期刊上的860篇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聚焦在"体制与结构"和"教学与研究"两个研究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高等教育系统政策、教与学、院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范式是结构主义,但实证主义范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概念分析、调查与多变量分析。研究层次集中在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国际层次。作者主要来自于高校的专职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有博士点的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6种期刊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特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甲凤  
以2013年影响因子最高的6种高等教育期刊上刊载的810篇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显示,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聚焦在宏观的"体制与结构"和微观的"教学与研究"两个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是"学科、专业与课程"和"高等教育系统政策"。占据主流位置的研究范式是结构主义,但实证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和调查与多变量分析。研究层次集中在以教师、学生、大学内部组织、大学组织为分析单位的微观层次;作者队伍主要由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专职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具有高等教育学学科博士点的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方式。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潘懋元  
本研究从价值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思辨研究和多学科(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价值学、组织学、历史学等)的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前三章是本研究的铺垫和前奏。第一章"导论"从反思高等教育实践困境、高等教育管理本质、现代管理科学发展轨迹和趋势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公共理性"的责任与使命等方面表明选题缘由,阐述本研究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理论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 ,具有分流取向的兼顾性、分流依据的科学性、分流时机的适宜性、分流形式的多样性、分流结构的协调性 ,以及分流机构定位的合理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流取向偏颇、分流依据不足、分流形式不活、分流结构失衡与分流机构定位不当等 ,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春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汉聪  
自1999年实行高校大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进程迅速加快,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广泛议论。本文首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动力机制和实现方式三个维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莎拉·古丽-罗森布利特  肖俊洪  
目前,采用远程教学方法的高等教育机构,无论是其机构性质、目标服务群体、经费来源还是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旨在讨论不同类型的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远程大学与校园式大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技术和教学基础设施的变化;从服务一国到面向全球;寻找学术界和产业界合适的合作伙伴的迫切需要;探索质量保证机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文章最后阐述了远程高等教育机构未来的主要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