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0)
- 2023(11704)
- 2022(9622)
- 2021(9241)
- 2020(7276)
- 2019(16633)
- 2018(16486)
- 2017(30418)
- 2016(17790)
- 2015(20254)
- 2014(20387)
- 2013(19135)
- 2012(17879)
- 2011(16346)
- 2010(16785)
- 2009(15420)
- 2008(15407)
- 2007(13954)
- 2006(12943)
- 2005(12439)
- 学科
- 济(65288)
- 经济(65209)
- 管理(45319)
- 业(42819)
- 企(32692)
- 企业(32692)
- 中国(29320)
- 方法(23052)
- 农(22706)
- 教育(21117)
- 数学(20095)
- 数学方法(19764)
- 财(18128)
- 制(16352)
- 业经(15487)
- 贸(15255)
- 贸易(15245)
- 易(14949)
- 农业(14206)
- 学(13718)
- 策(12966)
- 理论(12654)
- 银(12561)
- 银行(12552)
- 地方(12311)
- 发(12271)
- 行(12118)
- 体(11619)
- 融(11006)
- 金融(11005)
- 机构
- 大学(245955)
- 学院(242366)
- 济(103797)
- 经济(101552)
- 研究(94503)
- 管理(83999)
- 理学(70242)
- 中国(69855)
- 理学院(69374)
- 管理学(68179)
- 管理学院(67689)
- 京(54836)
- 科学(51634)
- 财(50385)
- 所(47639)
- 研究所(42625)
- 范(41301)
- 中心(41159)
- 师范(41079)
- 财经(38425)
- 江(38392)
- 北京(36650)
- 农(36032)
- 经(35038)
- 教育(34812)
- 院(33606)
- 师范大学(33440)
- 经济学(33040)
- 州(30220)
- 经济学院(29597)
- 基金
- 项目(147856)
- 研究(119367)
- 科学(118492)
- 基金(105378)
- 家(90383)
- 国家(89497)
- 社会(75755)
- 科学基金(75408)
- 社会科(71473)
- 社会科学(71457)
- 教育(61303)
- 省(55645)
- 基金项目(52531)
- 编号(50255)
- 划(49423)
- 成果(45671)
- 资助(43951)
- 自然(43606)
- 自然科(42605)
- 自然科学(42596)
- 自然科学基金(41876)
- 课题(38789)
- 部(36100)
- 重点(35049)
- 发(33998)
- 性(32382)
- 教育部(31844)
- 年(31811)
- 国家社会(31292)
- 创(30169)
- 期刊
- 济(121806)
- 经济(121806)
- 研究(91811)
- 中国(60564)
- 教育(57875)
- 财(37772)
- 农(35419)
- 管理(32884)
- 学报(32147)
- 科学(31281)
- 融(27665)
- 金融(27665)
- 大学(26250)
- 农业(24319)
- 技术(23371)
- 学学(22862)
- 经济研究(20286)
- 财经(20081)
- 业经(18301)
- 经(17578)
- 问题(16480)
- 贸(16052)
- 职业(15107)
- 国际(14610)
- 世界(14207)
- 业(13013)
- 坛(12942)
- 论坛(12942)
- 图书(11741)
- 技术经济(10737)
共检索到39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从"管理"走向"治理"不但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型,也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根本转变。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权力的分配,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系统层级的治理、大学层面的治理和基层学术组织的治理。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回答的十个问题是:政校分开、社会问责、举办体制、法人治理结构、大学董事会、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学术权力、大学内部组织构架、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和大学章程建设。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变革是外部动力驱动的,它反映了环境中最强劲的行动者的利益和权力,国家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育国家制度能力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确立以教育现代化引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并进而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必须将彰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要靠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好发展愿景、发展道路、发展动力三个重点问题。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应着力做好七个关键领域的工作。一是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二是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裕 史洪波
"现代性"的互主体哲学视角对职业教育集团治理提出了利益契合、民主协商与分工互动的理性诉求,以达成集团内各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局面。在办学实践中,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集团工作的非常态化倾向突出、成员组织间合作深度不够与效益水平欠佳导致集团内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产权形式创新、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完善、信息平台搭建和治理文化塑造是职业教育集团应对治理困境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编者按: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高等教育界必须回应的历史命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杰 张德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主体层面的多元共治举步维艰,治理思维层面的线性思维根深蒂固,治理工具层面的依法治理任重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要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治理方式;落实大学法人地位,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治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刁玉华 闫治国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央政府应根据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精准施策,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地方政府应立足省情,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亚平 陈良雨
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标准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的异质性、治理禀赋的互补性、治理地位的稳定性以及治理疆域的限定性四个方面。但由于现代化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在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也面临转型问题,通过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生态位困境,诸如高等教育治理生态位重叠困境、生态位宽幅失衡以及生态位"碎片"倾向进行分析,以期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错位参与、恰适宽度以及包容治理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位 高等教育治理 现代化 包容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者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协同共治。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观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分析各利益相关方的现实困境,探究转型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需要在民主、科学、务实的精神指引下,通过学校主动作为、政府积极支持、社会全面参与,从而实现成功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治理理念下,要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而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献忠 伍星怡 聂羽西 成明洁 王永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战略支撑。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多元主体参与,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治理是解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办学和管学问题的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二者高度相关、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参与管学和参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钱小龙
开放性和国际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通过对国际学生、外语学习、出国学习、国际课程和国际化政策五个方面的现状分析,能够明了美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状况和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11之后,美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资助体系、校园国际化和国际化师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了较多战略性的举措,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改革,目前亟需打造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国际化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国际化的社会服务制。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立平 刘承波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作敏
分析了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提出了加快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