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7)
- 2023(13909)
- 2022(11901)
- 2021(11596)
- 2020(9718)
- 2019(23031)
- 2018(22852)
- 2017(41177)
- 2016(22933)
- 2015(26700)
- 2014(26744)
- 2013(25713)
- 2012(23956)
- 2011(21691)
- 2010(21495)
- 2009(19672)
- 2008(19462)
- 2007(16916)
- 2006(14501)
- 2005(13160)
- 学科
- 济(90273)
- 经济(90175)
- 管理(57093)
- 业(55265)
- 方法(45063)
- 企(44511)
- 企业(44511)
- 数学(40260)
- 数学方法(39739)
- 中国(31807)
- 农(23664)
- 财(22544)
- 教育(21344)
- 学(19976)
- 贸(18902)
- 贸易(18894)
- 易(18476)
- 业经(17107)
- 理论(16175)
- 制(15424)
- 农业(15337)
- 地方(14729)
- 和(14284)
- 技术(13518)
- 务(13499)
- 财务(13453)
- 财务管理(13418)
- 银(13319)
- 银行(13293)
- 融(13208)
- 机构
- 大学(324987)
- 学院(316705)
- 济(132325)
- 经济(129788)
- 管理(118604)
- 研究(113065)
- 理学(102594)
- 理学院(101370)
- 管理学(99462)
- 管理学院(98833)
- 中国(81298)
- 京(69721)
- 科学(66429)
- 财(58863)
- 所(55752)
- 中心(51611)
- 研究所(51043)
- 范(49830)
- 师范(49441)
- 农(48808)
- 财经(47560)
- 江(46165)
- 北京(44819)
- 业大(44197)
- 经(43495)
- 经济学(41680)
- 师范大学(40614)
- 院(40234)
- 农业(38374)
- 教育(38178)
- 基金
- 项目(211975)
- 科学(169030)
- 研究(159604)
- 基金(154524)
- 家(134634)
- 国家(133229)
- 科学基金(113735)
- 社会(100942)
- 社会科(95518)
- 社会科学(95492)
- 省(80698)
- 基金项目(80471)
- 教育(80232)
- 自然(72004)
- 划(70846)
- 自然科(70353)
- 自然科学(70329)
- 自然科学基金(69100)
- 编号(65479)
- 资助(63997)
- 成果(55304)
- 部(50006)
- 重点(49193)
- 课题(47011)
- 发(45972)
- 创(44144)
- 教育部(43728)
- 国家社会(42125)
- 大学(41632)
- 创新(41161)
- 期刊
- 济(134942)
- 经济(134942)
- 研究(100931)
- 中国(67303)
- 教育(59566)
- 学报(48292)
- 财(45619)
- 科学(44265)
- 农(42403)
- 管理(41591)
- 大学(37912)
- 学学(33634)
- 技术(31257)
- 农业(29503)
- 融(24780)
- 金融(24780)
- 财经(23319)
- 经济研究(22775)
- 经(20180)
- 业经(19760)
- 图书(19013)
- 统计(18756)
- 问题(17983)
- 贸(17497)
- 业(17475)
- 世界(15855)
- 策(15781)
- 国际(15368)
- 职业(15233)
- 技术经济(15102)
共检索到47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静茹 邵丽鑫
以合著度和合著率为计量指标统计分析2015年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所载研究论文,发现目前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合著发文现象已十分普遍。合作发文以同一级单位内,相同院系的作者合作为主,合作的主要方式为教师间合作,师生合作以教师作为第一作者署名为主,跨学科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较少。合作发文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呈现研究成果的必然趋势,应确立合著文章的署名规范,鼓励跨学科、跨单位的合作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合作发文 跨单位合作 教师合作 师生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鹤 王丹
科研合作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知识生产的手段之一。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合著现象较为普遍,合著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两人的合作占主流,其中师生合作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合作的稳定性较低;合著文章主要来自综合类大学教育学院和国内顶尖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城际合作、省域合作的随机性较强,受地理区位的影响较大。为促进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科学易行的科研合作机制,完善教学、科研评价制度,探索团队评价体制机制,激发合作者的兴趣,建立共同的学术话语体系。
关键词:
科研合作 个体 机构 地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潘昆峰 周详 曲霞 黄露 刘静茹 武建鑫 宋小舟 崔鹤 刘畅 邵力鑫 刘乙江 何章立
2015年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仍然较少,其教育科研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团队科研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其中,在读学生当中以博士发文为主;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中观层面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结构主义为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嘉铭 姜尚峰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发展取决于学科内部的知识创生与学科外部的院校需求之间的互动建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思路,通过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考察,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热点和网络结构上存在数量和质量的正相关关系,并由此进一步论证了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定位、发展的阶段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学科知识 学科网络 中心性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周详 崔鹤 王嘉铭 姜尚峰 刘植萌 刘乙江 韩丹旸 黄闪闪 张建良 符策旭 于睿青
2016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仍然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呈现大幅度增长;高教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在读博士生发文增长较大;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研究论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科研持续的主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贡献率超过50%,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论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中职称主要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发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仍然占较大比重。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选题较为广泛,符合政策和社会热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昆峰 孙怡帆 何章立
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期刊影响因子大小与其刊载文章的质量密切相关。对2015年18家教育类中文期刊不同类型期刊的研究发现:综合类期刊与纯高教类期刊在论文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的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对刊文合作网络的研究发现:学科合作结构模式主要分为"星型模式""团簇模式"和"多分支模式"三种,影响因子最高的6种期刊大多倾向于教育学科为核心的"星型模式";地域合作模式呈现出单中心模式、多中心模式、无中心模式三种模式。对期刊影响因子关联因素的研究发现:论文的显性特征,如作者的院校层级、作者职称和论文所受的基金资助状况与期刊影响因子呈显著正向关联。实证研究范式的发文比例与期刊影响因子显著...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偏好模式 影响因子 合作网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范笑仙 刘乙江 刘植萌 崔鹤 韩丹旸 刘晶
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发文规模相当,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民办机构与其他机构、特别是企业发文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内部科研实力差距较大。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向,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高职教育科研作者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普通高教研究更为鲜明。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比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热点众多且较为宏观,分析结果反映政府政策向高职教育研究的传导存在滞后性,研究热点与政策热点不完全匹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研究 统计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元俊 顾坤华
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有所增长,但数量仍然很少且不平衡,且大多集中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此,应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一方面,核心期刊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在选用稿件时去除官本位意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加强科研管理,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注重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殷传波 王洋 高丽丽 徐琪 刘单单 曹弈
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发文量仍然比较少,所占的比例较低;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西北部边远地区明显薄弱;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文章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职称构成中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朱文志 方水凤 李伟燕 尚晓晓
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由教师和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构成,作者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刘植萌 李璐
连续4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公办本科院校的贡献度在持续上升,公办高职院校的贡献度有所下降。小规模研究团队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来自公办本科院校的活跃作者数和贡献度更大。"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发文呈现明显的"阶梯型长尾现象"。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关注议题呈现传统研究议题与政策热点、趋势关注并重的特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详 聂文静 刘植萌 姜晨晖 彭安莉 曾晶晶
连续3年全国高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发文规模占比相当,民办院校与其他机构发文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内部教育科研实力差距较大。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高职教育科研作者学科背景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普通高教研究更为鲜明。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科研的属地性较明显。高职教育研究热点众多,偏重宏观,年度热点转换较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详 范笑仙 韩丹旸 姜晨晖 刘植萌 崔鹤 冯丽华 黄达
连续两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与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但整体发文活力有减弱趋势,民办教育机构与其他机构、特别是企业的教育科研论文发表量仍然较少。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发文贡献度较高,但其内部教育科研实力差距仍然较大,且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示范作用开始减弱。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队伍主要特征,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是论文发表的主要群体,高职教育科研作者学科背景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较高等教育研究更为鲜明,教育学科背景开始增强。从基金支持上看,高职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教育科研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王者鹤 周光礼 周详 李璐 刘植萌
基于2019年全国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分析,国内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发文呈现不平衡,公办本科高校尤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在发文总贡献率、活跃作者占比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而普通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贡献率明显偏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类型的科研机构与境外高校也在教育科研论文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显示出高等教育科研生态的多样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的发文占比超过中级职称作者。近7成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有基金资助,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超过一半。从研究热点来看,呈现出对"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的高度关注和传统研究议题持续跟踪的特征,显示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范畴趋于稳定并保持着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21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析报告——基于14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发文统计
2022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析——基于19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发文统计
2023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析报告——基于23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发文统计
2014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7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
中国职教研究学术影响力 基于2008年度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
中国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基于2014年17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科研论文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近三年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量化分析的研究
问题与对策: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深度透视——基于10年教育类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2006-2015年)
整合还是分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的深度聚焦——基于17家核心期刊2014年高教类论文发文倾向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