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7)
- 2023(14701)
- 2022(12289)
- 2021(11348)
- 2020(9596)
- 2019(22273)
- 2018(21766)
- 2017(39859)
- 2016(22720)
- 2015(25939)
- 2014(25689)
- 2013(25232)
- 2012(23570)
- 2011(21505)
- 2010(21553)
- 2009(19720)
- 2008(19545)
- 2007(17368)
- 2006(15010)
- 2005(13479)
- 学科
- 济(88749)
- 经济(88658)
- 管理(57300)
- 业(56505)
- 方法(44447)
- 企(42337)
- 企业(42337)
- 数学(40409)
- 数学方法(40106)
- 中国(30972)
- 农(23829)
- 财(22841)
- 贸(21219)
- 贸易(21211)
- 教育(20933)
- 易(20712)
- 学(20360)
- 业经(17364)
- 制(16489)
- 农业(15787)
- 地方(14782)
- 理论(14272)
- 银(13972)
- 银行(13911)
- 技术(13748)
- 务(13616)
- 财务(13596)
- 财务管理(13563)
- 融(13549)
- 金融(13547)
- 机构
- 大学(330245)
- 学院(321460)
- 济(133110)
- 经济(130467)
- 研究(117135)
- 管理(116639)
- 理学(101573)
- 理学院(100300)
- 管理学(98647)
- 管理学院(98026)
- 中国(82909)
- 科学(71603)
- 京(70645)
- 农(60351)
- 所(60231)
- 财(58670)
- 研究所(55345)
- 中心(52224)
- 业大(50684)
- 范(49219)
- 师范(48696)
- 农业(48194)
- 财经(47867)
- 江(47303)
- 北京(45133)
- 经(43847)
- 经济学(42605)
- 院(41251)
- 师范大学(40019)
- 经济学院(38834)
- 基金
- 项目(217873)
- 科学(172038)
- 基金(158229)
- 研究(157978)
- 家(140555)
- 国家(139322)
- 科学基金(117014)
- 社会(100990)
- 社会科(95653)
- 社会科学(95624)
- 省(83507)
- 基金项目(82893)
- 教育(78772)
- 自然(75080)
- 划(73804)
- 自然科(73424)
- 自然科学(73396)
- 自然科学基金(72188)
- 资助(64588)
- 编号(63352)
- 成果(53528)
- 重点(51041)
- 部(50708)
- 发(47590)
- 课题(46088)
- 创(45630)
- 教育部(43656)
- 创新(42570)
- 科研(42379)
- 国家社会(42371)
共检索到47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学岭 Chen Ling 王磊
本文利用统计学中变量选择法和模型选择法并依托R语言计算能力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动态回归模型。由于对ARIMA模型进行了交叉验证,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一步预测得到中国今后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趋势将放缓的结论具有合理性。动态回归模型则对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主要因素之重要性进行度量,说明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进口的主要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国内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人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分析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不足是导致服务进口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菁 凌慧 潘修扬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面开放的重要推进环节。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及潜力、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科教质量提升、来华留学激励政策等因素促成了近年来华留学生急剧增加。中国高等教育服务产业海外市场竞争力提升亦经积累人力资本、消除文化壁垒、促进双向投资及国际贸易等途径迂回性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选取2004—2014年来华留学主要生源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出口及留学生来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生源国经济规模、中国经济潜力、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生源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来华留学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与生源国经济潜力对来华留学规模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米红,文新兰,周仲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红玲 刘琪瑾
文章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获取捐赠的现状,之后构建高等教育校友捐赠的影响因素模型,加权最小二乘实证结果显示,大学的综合声誉、造富能力和成立基金会显著促进了捐赠,综合声誉提高1%,捐赠上升0.56%;造富能力提高1%,捐赠上升0.59%;成立基金会,捐赠上升0.17%。高校的区位影响了校友捐赠,处于西部有碍捐赠的获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郝庆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大豆产能有限但国内大豆需求剧增,我国需要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大量的进口使得国内的豆农、豆制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本文基于1991—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的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态势短期内不会得到扭转,为了缓解进口继续激增的态势,本文从中国大豆供给和需求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豆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开明
从需求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供给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从效果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国家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根据高等学校的生师比确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同时国家应该改革财政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监管体系,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招生规模 实证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梅
本文运用了动态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95年-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外溢的角度考虑了影响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效率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比重对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无明显影响,人力资本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效率 区域差异 DSBM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詹宏毅 张宇星
世界各国普遍将高等教育视为政府公共投入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现实中各国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又是千差万别的。本研究尝试采用OECD国家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相对收入、生均经费、人口结构和财政支出比重四个变量对高等教育公共投入的影响都非常显著,其中,前三个变量与公共投入是负的相关性,而财政支出比重与公共投入则为正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越高、生均经费越高、适龄人口比例越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资金占总经费的比例越低;而财政支出比重越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资金所占比例则越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共投入 OECD国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晖 张琳 张红伟
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研究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农科专业学生的家庭作为调查分析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居民家庭投资农业高等教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居民家庭投资 农业高等教育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国维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教育投入、教师数量等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对2013年-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进行预测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并日益趋缓,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宜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模型 发展规模 发展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文章基于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产业结构变化到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单向非线性影响,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变化则仅产生线性影响。经比较确定的三次项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实际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有较强拉动效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则呈反"N"型变化关系,且具有抑制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盛欣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民工荒"的加剧,使得高等教育对就业机会的作用受到了质疑。本文采用"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调查"的数据,以就业概率为核心观察变量,通过对中国五个城市劳动力就业机会与受教育程度关系的分析,考察了中国高等教育对青年城镇就业机会获得的影响。分析显示高等教育不仅在青年时期是一个促进就业机会获得的重要支持,而且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这一因素都是就业机会获得的有利保障。因此,青年在进行教育与就业的选择时,应将青年时期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一个最优选择予以考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青年 就业机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芳 钟秉林
当前,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存在区域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源于过度需求,而非差异化需求;衡量过度需求的变量对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而衡量差异化需求的四个变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差异化需求并非是决定一个规模地和区相民对办规高模等影教响育均发呈展显的著主正要相因关素;;从从政供策给角角度度看看,政,人府均对G民D办P对高民等办教高育等的教政育策的显绝著对影响地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且同等条件下,人口越多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的绝对规模越大。故需转变观念,多样化发展;适度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导向;加大财政...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民办高等教育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本文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人口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关系,认为国家宏观调控对高等教育稳步、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