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9)
- 2023(12877)
- 2022(11147)
- 2021(10987)
- 2020(8946)
- 2019(21290)
- 2018(21257)
- 2017(39080)
- 2016(22004)
- 2015(25251)
- 2014(25405)
- 2013(24718)
- 2012(22877)
- 2011(20916)
- 2010(20871)
- 2009(18688)
- 2008(17900)
- 2007(15481)
- 2006(13649)
- 2005(12374)
- 学科
- 济(82966)
- 经济(82867)
- 管理(56344)
- 业(51568)
- 企(42081)
- 企业(42081)
- 方法(38956)
- 数学(34050)
- 数学方法(33694)
- 中国(29883)
- 教育(23043)
- 农(21405)
- 学(20093)
- 财(19300)
- 贸(17023)
- 贸易(17010)
- 业经(16890)
- 理论(16632)
- 易(16616)
- 地方(15264)
- 制(14552)
- 和(14070)
- 农业(14046)
- 技术(13482)
- 环境(12786)
- 银(12226)
- 银行(12193)
- 发(11992)
- 行(11685)
- 融(11606)
- 机构
- 大学(311103)
- 学院(301798)
- 济(120579)
- 经济(117993)
- 管理(116527)
- 研究(108302)
- 理学(101002)
- 理学院(99773)
- 管理学(98106)
- 管理学院(97531)
- 中国(76759)
- 京(68875)
- 科学(65365)
- 所(53930)
- 财(53156)
- 研究所(49418)
- 范(49167)
- 师范(48872)
- 中心(46881)
- 北京(45211)
- 农(43420)
- 财经(42905)
- 江(42785)
- 业大(41743)
- 师范大学(40359)
- 经(39306)
- 院(38939)
- 教育(38303)
- 经济学(36650)
- 州(34640)
- 基金
- 项目(205238)
- 科学(163165)
- 研究(157403)
- 基金(148166)
- 家(128154)
- 国家(126994)
- 科学基金(108376)
- 社会(97696)
- 社会科(92379)
- 社会科学(92357)
- 基金项目(78154)
- 教育(77948)
- 省(77321)
- 自然(68580)
- 划(68112)
- 自然科(67003)
- 自然科学(66988)
- 自然科学基金(65794)
- 编号(65454)
- 资助(61209)
- 成果(56098)
- 部(48163)
- 课题(47193)
- 重点(46664)
- 发(44105)
- 创(42394)
- 教育部(42176)
- 项目编号(40221)
- 大学(39845)
- 人文(39652)
- 期刊
- 济(128645)
- 经济(128645)
- 研究(101124)
- 中国(64705)
- 教育(61674)
- 学报(45871)
- 科学(42977)
- 管理(41736)
- 农(39174)
- 财(37901)
- 大学(35767)
- 学学(31591)
- 技术(28421)
- 农业(27926)
- 融(23113)
- 金融(23113)
- 财经(20892)
- 经济研究(20764)
- 图书(20127)
- 业经(18532)
- 经(17915)
- 问题(16661)
- 业(14928)
- 理论(14592)
- 坛(14576)
- 论坛(14576)
- 职业(14388)
- 贸(14282)
- 科技(14017)
- 技术经济(13986)
共检索到45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王承绪教授、潘懋元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11年7月5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教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周远清会长宣读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汪永铨教授"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的决定,高度评价了汪永铨教授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号召中青年高等教育学者学习汪永铨教授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求真唯实的治学态度。汪永铨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大学表示感谢,并对高等教育研究繁荣发展提出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永铨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杰出开拓者中的重要代表。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院系调整期间,汪永铨教授调至北京大学工作,历任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电化教育中心主任、教务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潘懋元教授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学",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两大区别,并提出要建立"高等专业教育学"的构想。1978年正式提出创建"高等教育学"。1984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潘先生是系统提出高等教育特点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第一人,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倡导者,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潘先生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勤于思考,笔耕不止。他的足迹踏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地,去了数百所高校,做了上千场报告,一直引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他博大精深的理论底...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学科 创始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1978年5月17日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它的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联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昨天,畅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今天,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明天,以之纪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建院30周年。我们相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潘懋元教授在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对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还诠释了高等教育应用理论的解释力,显示了高等教育应用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教授 ,1 92 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召集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教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潘懋元教授在中国创建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 ,成为中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培养了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硕士生和博士生。潘懋元教授主要著作有《高等教育学讲座》 ( 1 983 )、《高等教育学》 ( 1 984)、《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 ( 1 991 )、《新编高等教育学》 ( 1 996)、《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原名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它是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组织。潘懋元作为其主要的倡议者、筹建者、领导者和引领者,对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的筹备、创建、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重大贡献。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 研究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自2006年4月换届以来,已经6年多了。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和民政部的指导下,在各位专家学者、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本届理事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借鉴超越: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路径研究》计划在潘懋元教授悉心指导之下,厦门大学陈兴德博士等九位学者分工合作,深入研讨,以不足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此项意义重大的作业,这是高教研究的喜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进入关键性时刻。文化定位、资源分配、制度更张、课程调整、教学措施、科研评审等问题,还未有确定的答案。2008年4月,国内22所大学的领导人组团到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 bor)进行为期月余的访问。除了学术交流之外,也考察这一所建校一百九十多年的公立大学的历史、行政、业绩和未来计划,以为回国后参考之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彩真
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和提高质量,但是由于科学性不足、单一化与重点偏离,所以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否搞得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加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一、成立高教所(室)协作组的原因高教所(室)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队伍,多年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将这支重要队伍组织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高教学会换届后,我们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要组织成立全国高教所(室)协作组的意见,得到了大家一致赞成。原因有如下几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年有两件大事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一件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