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6)
2023(13474)
2022(11597)
2021(11506)
2020(9444)
2019(22190)
2018(22215)
2017(40824)
2016(23134)
2015(26566)
2014(26661)
2013(25785)
2012(23959)
2011(21809)
2010(21772)
2009(19721)
2008(19278)
2007(16807)
2006(14815)
2005(13233)
作者
(64561)
(53523)
(53248)
(50877)
(34322)
(25739)
(24265)
(21178)
(20671)
(19233)
(18433)
(18130)
(17058)
(16849)
(16615)
(16585)
(16055)
(16023)
(15358)
(15200)
(13535)
(13284)
(12763)
(12174)
(11888)
(11877)
(11877)
(11876)
(10762)
(10634)
学科
(86589)
经济(86493)
管理(59217)
(53853)
(44409)
企业(44409)
方法(40466)
数学(35048)
数学方法(34587)
中国(29915)
教育(23264)
(23258)
(22027)
(19823)
理论(17998)
业经(17601)
(17562)
贸易(17550)
(17135)
地方(15114)
(15076)
农业(14374)
(14055)
技术(13858)
环境(13064)
(12694)
银行(12652)
(12320)
(12122)
(12044)
机构
大学(329190)
学院(319814)
(124156)
经济(121396)
管理(120570)
研究(114331)
理学(104388)
理学院(103118)
管理学(101174)
管理学院(100593)
中国(80725)
(72708)
科学(70643)
(57685)
(54814)
研究所(52954)
(51527)
师范(51141)
中心(49842)
(48517)
北京(47349)
业大(46044)
(45784)
财经(44558)
师范大学(42105)
(41080)
(40735)
教育(39767)
农业(38111)
经济学(37965)
基金
项目(216370)
科学(170474)
研究(163159)
基金(155369)
(135241)
国家(134042)
科学基金(113538)
社会(100348)
社会科(94757)
社会科学(94733)
(82200)
基金项目(81398)
教育(80876)
自然(72665)
(71923)
自然科(70992)
自然科学(70975)
自然科学基金(69691)
编号(67538)
资助(64823)
成果(58055)
(49993)
重点(49329)
课题(48949)
(46262)
(44312)
教育部(43396)
大学(41850)
项目编号(41493)
创新(41137)
期刊
(133237)
经济(133237)
研究(103575)
中国(67728)
教育(63831)
学报(52028)
科学(47527)
(43931)
管理(43800)
大学(40171)
(39645)
学学(36193)
农业(31485)
技术(30332)
(23333)
金融(23333)
财经(21906)
经济研究(21424)
图书(19268)
业经(18985)
(18788)
问题(17142)
(16895)
理论(15128)
职业(15015)
(14992)
科技(14666)
技术经济(14662)
(14577)
(14322)
共检索到477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涂又光教授的新近力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26.6万字,责任编辑陈雅峰),是一本颇具特色、很有深度的中国高教史论著。作为一部史论,本书的特点,不仅资料翔实,引述了不少经典原著,每论必有理有据,凡重要论据决不用第二手材料,反映出作者极其严谨的治学作风;而且结构新颖,不同于某些摆流水账的叙史方法,而是把到清朝末年数千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划分为5段,在每段又只着重介绍一二个代表人物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读后使人感到十分明晰、深刻而很受教益;特别是本书以深邃的哲学思维,对中国高等教育史提出了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毛祖桓  
本文对建国5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作了简要回顾。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蓄势”,“十年浩劫”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才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成果增长迅猛,研究队伍蓬勃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本文最后就学科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与海外学者以及与其他学科学者的交流合作;二是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碧  
中国学界的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在三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进步线性史观主导下,中国学者将美国高等教育史描绘为由各类成功改革构成的凯歌,其间充斥着种种"神话"。神话折射出中国高教界对大学迅速崛起的迷恋和世界一流大学情结,它是研究者以实用心态对历史进行预制性解读的产物。从学术价值评判,神话遮蔽了真实而复杂的历史;从效用价值评判,它声称的借鉴意义也难以成立。中国的美国高等教育史研究要走出"神话时代",关键在于重审学术价值与效用价值、中国视角与美国学术、原始资料与二手文献三对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本文是为涂又光先生专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写的"序",论述了先生极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本文共五部分:第一,论述该专著完全是从中国高等教育历史这个实际出发的,讲史立论,均据于此;第二,论述了高等教育不等于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不等于高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不等于高等学校教育;第三,论述了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人文与科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基本矛盾;第四,论述了"教育定位于文化领域之中",以及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第五,论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后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表述了对先生的思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刘海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学及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两门学科之交叉的高等教育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关于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笔者曾于1992年12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高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开展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必须“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陈兴德  
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003年底出版的两部《外国高等教育史》,是近年来我国外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两本外国高等教育史专业著作的体例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域的视角。随着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学科对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将对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孔炽  
新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高等教育史》,是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外国高等教育史方面的专著。 《外国高等教育史》以河北大学教育史博士点的一批专家学者为主撰写。20世纪80年代,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海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教育史不是教育与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两个学科的汇聚与共生。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 ,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可能流于空洞。在教育与历史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是教育史学科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飞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外国高等教育史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孕育和发展的历程,重点描述和评介了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学者在外国高等教育通史、外国高等教育断代史、外国高等教育国别史和外国高等教育专题史等方面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明了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会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这种选择的倾向和价值表现就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不同时期、不同高等教育哲学流派主要呈现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这三类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随社会发展进步而有所变化,并有不同的侧重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活跃于宗教、政治、教育三重领域的马相伯,是中国近代三所大学(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创始人和发起者。他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长期探索,以及由此而深入思考的近代大学理想、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等问题,均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甜  
在计量史学及"系列史"的理论与视角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史研究突破传统方法、运用计量方法的可能性。为具体化此方法的应用,本文以"区域分布史"为研究范例,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史的"计量史学式"研究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方展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