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3)
2023(10429)
2022(8664)
2021(8410)
2020(6828)
2019(15755)
2018(15614)
2017(27603)
2016(16231)
2015(18626)
2014(18749)
2013(17703)
2012(16760)
2011(15465)
2010(15605)
2009(14427)
2008(14501)
2007(12946)
2006(11583)
2005(10835)
作者
(43608)
(36546)
(36473)
(34751)
(23404)
(17362)
(16582)
(14187)
(14031)
(13190)
(12738)
(12368)
(11932)
(11923)
(11762)
(11358)
(10917)
(10760)
(10654)
(10612)
(9681)
(8994)
(8695)
(8468)
(8341)
(8264)
(8099)
(8069)
(7322)
(7274)
学科
(57811)
经济(57712)
管理(42589)
(36485)
(30519)
企业(30519)
中国(25575)
方法(24526)
教育(21129)
数学(20672)
数学方法(20405)
(16695)
(16096)
(15433)
(14226)
业经(13123)
(12994)
贸易(12985)
理论(12858)
(12758)
(11318)
(10810)
银行(10792)
(10444)
(10182)
金融(10178)
农业(9539)
(9493)
环境(9393)
体制(9370)
机构
大学(235426)
学院(226069)
(93701)
经济(91836)
研究(87945)
管理(76501)
理学(65324)
理学院(64351)
管理学(63192)
管理学院(62711)
中国(61972)
(52171)
科学(49385)
(45863)
(43905)
(40004)
研究所(39803)
师范(39744)
中心(37045)
财经(35876)
(34661)
教育(34570)
北京(34247)
师范大学(33065)
(32829)
(32706)
(31444)
经济学(30919)
业大(28391)
经济学院(27691)
基金
项目(145372)
科学(117356)
研究(113647)
基金(106124)
(92381)
国家(91531)
科学基金(76999)
社会(73419)
社会科(69372)
社会科学(69357)
教育(59592)
基金项目(54257)
(53338)
(48665)
自然(46138)
编号(45957)
自然科(45084)
自然科学(45066)
自然科学基金(44327)
资助(43218)
成果(42111)
(36270)
课题(35770)
重点(35089)
(32239)
教育部(32131)
(32001)
国家社会(30872)
(30645)
(30128)
期刊
(103876)
经济(103876)
研究(82449)
中国(57452)
教育(55835)
(35577)
学报(34136)
科学(33057)
(30209)
管理(29759)
大学(27882)
学学(24661)
技术(20619)
农业(20487)
(20042)
金融(20042)
财经(19350)
经济研究(17025)
(16822)
问题(13925)
(13904)
职业(13762)
业经(13275)
世界(12855)
国际(12424)
(11665)
(11483)
论坛(11483)
(10859)
(9709)
共检索到359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晓云  文辅相  张应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晓蕾  樊平军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指的是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主要被三种路径依赖束缚:移植别国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的应急性选择、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强控制力。突破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束缚,实现制度创新,就要创新高等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健全多元监督机制,并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晓红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量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可以看到,中外合作办学在促成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树立高等教育制度典范的双重意义上具有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潜力,但中外合作办学所体现出来的"移植式课程"、"半截子留学"、教学单一定位、对合作双方的高度依赖使其还不能完全发挥影响作用。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合作双方对办学的定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鹏  
高等教育投入问题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要求政府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出发来对高等教育投入进行制度改革。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自建国以来的变化,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制度变迁的原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匣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国民政府留下的旧教育,而对私立大学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私立高等教育制度瓦解的制度性因素。即新中国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成为改造的基本依据;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改造,树立起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认知;而私立大学组织内部的改造是思想、政策落实的具体反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忻红  
高等教育收费的高低牵动着社会各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是按照教育成本来确定的,因此教育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收费的标准。影响教育成本的因素很多,本文试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制度的改变对教育成本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教育成本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蕊竹   孙善学  
发展双元制高等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技能形成体制的新变化。采用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系统分析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起源与发展,探讨“堆叠”“转换”“漂移”三个制度变迁阶段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双元制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动力来自大中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多元协同创新、制度的活力在于形式灵活,但双元制高等教育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现阶段我国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与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目的有相似之处。借鉴德国经验,建议在我国职教本科发展的政策上应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丰富职业本科教育形式、适度提高发展速度和规模、重视职业本科高校合理布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大型高等教育研究专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0年 ( 1 949- 1 999)》的突出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 ,并在此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 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进程、理论建树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 ,建国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与进展 ,成果数量逐年递增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学科意识明显增强 ,并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但总体而言 ,目前的研究水平还不高 ,科学性较弱 ,规范性也有待加强 ,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朝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法对陷入绝对贫困的人口实施基本生存保障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西方称为“贫困线”制度。我国1993年在上海率先推出“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到1999年底,要求在全国县级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以上城市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戴特·迈尔  侯龙龙  
本文利用美国和德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比较数据,试图对导致制度变迁的三类因素的普遍性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这些因素是:机遇(或外因)、内因以及理性的人类预见。其中理性预见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当中最少出现的,笔者例举了制度创立者和政府对制度变迁的干预来加以说明,并讨论了这些干预的相对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智兴  段鑫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历经三大发展阶段。基于此,借助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变迁根本上由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社会经济体制安排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等宏观制度背景所决定;经济发展、利益因素、观念等政治变量及相关行为主体和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互动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也存在以重大事件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否决点"。由此,加快推进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的构建和完善,需充分观照相应时代的现实需求、注重相关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遵守政府与大学权责结构变迁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理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金栋昌  李天姿  
土地级差收入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理解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钥匙。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土地级差收入先后经历了"空转""以税代租""场地使用费"和"土地出让金"四个制度变迁阶段,并在土地生产关系和土地市场方面呈现阶段性特征。以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从生产关系维度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透视,既有助于从实践上掌握土地级差收入的演进规律与转型方向,明确当下土地出让金与"土地财政"的评价立场与改革重点;又能在理论上界定土地级差收入的属性特征和学理范式,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内容素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瑜琢  
芬兰高等教育长期秉承了北欧福利制度的特征,如政府办大学、教育平等和免学费政策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芬兰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2010年新大学法的实施,把芬兰的高等教育改革推向了一个市场化的进程,其目的是给予大学更加充分的自主权,扩大社会参与,拓展经费来源,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但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联进  冒荣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8月研究高等教育制度的意蕴在于学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科研的创新,而学术、人才、科研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制度逻辑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着不同的神话:以英国为典型的高等教育制度演绎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邓周平  钱志发  
支配中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理念是英才教育理念、教育控制论、公共产品论。以三论为基础的高教制度理念严重地阻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必须用新的制度理念取而代之。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理念应当是平等开放、大学自治和市场化。相应地 ,建立以大学自治为基础、以政府间接指导为辅、以市场配置高教资源为轴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是 2 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制度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