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2542)
- 2022(10565)
- 2021(10034)
- 2020(7932)
- 2019(18510)
- 2018(18354)
- 2017(33585)
- 2016(18991)
- 2015(21505)
- 2014(21414)
- 2013(20570)
- 2012(19626)
- 2011(18348)
- 2010(18839)
- 2009(17257)
- 2008(17256)
- 2007(15780)
- 2006(14685)
- 2005(13783)
- 学科
- 济(78960)
- 经济(78875)
- 管理(46575)
- 业(44615)
- 企(34413)
- 企业(34413)
- 中国(33075)
- 方法(24778)
- 农(23870)
- 数学(21558)
- 地方(21455)
- 教育(21300)
- 数学方法(21299)
- 制(18340)
- 财(18097)
- 业经(18048)
- 贸(17106)
- 贸易(17089)
- 易(16652)
- 银(15930)
- 银行(15922)
- 行(15622)
- 农业(15482)
- 融(15099)
- 金融(15099)
- 发(14831)
- 学(14672)
- 策(14514)
- 理论(13454)
- 体(12490)
- 机构
- 大学(263304)
- 学院(261371)
- 济(115835)
- 经济(113396)
- 研究(105193)
- 管理(91017)
- 中国(78716)
- 理学(75651)
- 理学院(74657)
- 管理学(73581)
- 管理学院(73023)
- 京(59465)
- 科学(57135)
- 财(55360)
- 所(52983)
- 研究所(47322)
- 中心(45272)
- 范(44617)
- 师范(44353)
- 江(42191)
- 财经(41314)
- 北京(40124)
- 农(38113)
- 经(37662)
- 院(37477)
- 教育(36391)
- 经济学(36174)
- 师范大学(36019)
- 州(33380)
- 经济学院(32284)
- 基金
- 项目(157069)
- 研究(127086)
- 科学(125854)
- 基金(111132)
- 家(94880)
- 国家(93926)
- 社会(80524)
- 科学基金(79444)
- 社会科(76233)
- 社会科学(76222)
- 教育(64077)
- 省(59779)
- 基金项目(55692)
- 编号(53110)
- 划(52463)
- 成果(47535)
- 资助(46444)
- 自然(45698)
- 自然科(44608)
- 自然科学(44598)
- 自然科学基金(43823)
- 课题(41307)
- 发(40389)
- 部(37735)
- 重点(36932)
- 发展(34056)
- 年(33959)
- 性(33952)
- 展(33460)
- 教育部(33358)
- 期刊
- 济(141334)
- 经济(141334)
- 研究(101163)
- 中国(70566)
- 教育(60933)
- 财(40193)
- 管理(37896)
- 农(37046)
- 科学(33172)
- 融(32593)
- 金融(32593)
- 学报(31973)
- 大学(26541)
- 技术(25420)
- 农业(25288)
- 经济研究(23504)
- 学学(23059)
- 业经(22054)
- 财经(21442)
- 经(18792)
- 问题(18155)
- 贸(17263)
- 国际(16132)
- 世界(15738)
- 职业(15553)
- 坛(14630)
- 论坛(14630)
- 业(14049)
- 发(12520)
- 技术经济(12296)
共检索到444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珍彦 马海庆
客观地看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告诫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违之必受到来自社会客观实际的惩罚。1999-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又试行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表象上看虽然比教育部原定教育振兴计划提前8年迈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但是它还是超越了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也仍然不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和谐。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要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走稳步攀升持续性自然增长之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中国高等教育力争能跨入普及化门槛,进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从一个落后的教育大国真正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坎坷发展 跨越式发展 和谐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英 刘小玉
和谐教育是人们历来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和谐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继承性与创造性、多样性与持续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等特点,提出了和谐教育中,高等教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
和谐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 视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鲁
"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高等教育,求解"可持续复苏路线图",视高等教育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美、英、法、德、日、俄等国,纷纷制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经历世纪之交10余年的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宝梅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般说来,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 使命 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小琳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十余年累积和暴露的问题需要正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须转变思想,提升对高等教育本质的认识;破解政策制约,调整、健全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突破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确立"和而不同"的办学新理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问题 审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倪好 辛越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区域布局结构失衡、进军全球步伐迟缓、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与民办高校低位发展始终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充分、均衡发展的重大难题。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构发展愿景,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整体布局,强化育人理念与大学责任,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与创新驱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智慧基础。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包括目标性和谐、结构性和谐、功能性和谐与机制性和谐。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重物轻人、目标偏颇,盲目攀比、结构失衡,使命模糊、功能失调,体制制约、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兼顾的发展观,整合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树立合理分工、整体优化的发展观,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树立扬正抑负、主动适应的发展观,完善高等教育的适应功能;树立统筹协调、持续有序的发展观,健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主题为"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提交论坛的论文围绕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提炼和综合介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文化建设 改革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之红 常学洲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政策为指导,加强质量监控,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优化国际化课程,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启迪
高等教育是各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投入、质量、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认真审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密切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的经费管理,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校 经济 社会 经费 文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石虹
我国西部区域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化阶段,今后的发展目标应该围绕大众化,在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两条腿走路、人才立教、培育地方品牌、重视应用型等方面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
区域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目标重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贺胜
和谐社会的外在形态就是各方面融洽、发展均衡、公平自由、运行良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使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这当然要包括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文章主要阐述和谐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途径。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高等教育 内在要求 发展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钱民辉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危机、改革策略及启示钱民辉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自从获得独立时起,其高等教育①就一直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嬗变。在经过了30年的快速膨胀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正愈来愈受到一种充满限制与挑战的环境的威胁和考验;而且传统的高等教育规划和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